一种织机多臂装置传动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508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机多臂装置传动结构,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现有传动结构中存在直齿轮组齿轮承受较大负荷时齿面易磨损和轮齿根部弯曲应力大,易断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依次啮合的五个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五个传动齿轮均为弧齿齿轮,齿轮的齿廓曲面为一个渐开线螺旋面,弧齿齿轮采用无须润滑的塑料材料制造。一对平行轴圆柱弧齿轮啮合时,弧齿轮的齿廓是逐渐进入啮合后又逐渐脱离的,因此弧齿轮齿廓接触线的长度由零逐渐增加,又逐渐缩短,直至脱离啮合,而载荷也是逐渐加上和卸下的,所以弧齿轮传动工作较直齿轮更为平稳,轮齿根部弯曲应力小,不易断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机多臂装置传动结构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尤其与一种织机多臂装置传动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剑杆织机中多臂装置的传动结构包括五个直齿齿轮组成的传动结构,所述的 直齿圆柱齿轮在啮合时,齿面的接触线平行于齿轮轴线,在整个齿宽上同时进入啮合或脱 离,载荷沿齿宽突然加上或卸下,齿面易磨损,轮齿根部弯曲应力大易断裂,弧齿轮传动的 平稳性较差,容易产生冲击和噪音,不适用于高速和重载荷的传动。此外,由于直齿轮采用 金属材料制造而成,必须在含油的润滑条件下工作,需要经常操作油泵手动加油;直齿轮加 工经过多道工序,容易产生累计误差,精度难于得到保证,影响传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织机多臂装置传动结构中直齿轮组齿轮承受较 大负荷时齿面易磨损和轮齿根部弯曲应力大,易断裂的缺陷,提供一种平稳性好、载荷能力 大的新型剑杆织机多臂装置传动结构。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织机多臂装置传动结构,包括依次啮合 的五个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五个传动齿轮均为弧齿齿轮,齿轮的齿廓曲面为一个渐开线 螺旋面,渐开线螺旋面和齿轮母线之间形成一个30-40度之间任一角度的螺旋角;所述的 弧齿齿轮采用无须润滑的塑料材料制造,在日常使用中无须停机加油润滑,缩短了维护使 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技术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渐开线螺旋面和齿轮母线之间形成一个35度的螺旋角。使用本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现有传动结构中直齿 轮改成弧齿轮传动,大大提高了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可承受更大载荷,工作更平稳;弧齿齿 轮采用无须润滑的塑料材料制造,在日常使用中无须停机加油润滑,缩短了维护使用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弧齿轮齿廓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由五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五个传动齿轮均为弧 齿齿轮,齿轮的齿廓曲面为一个渐开线螺旋面,由于弧齿轮是有一定宽度的,因此齿轮的齿 廓沿轴线方向形成一曲面;弧齿轮轮齿渐开线曲面的形成如图2所示,当平面S沿基圆柱作纯滚动时,其上与母线NN之间具有倾斜角β的斜直线ΚΚ,在空间所走过的轨迹形成一 个渐开线螺旋面,该螺旋面与基圆柱相接的部分成为弧齿圆柱齿轮的齿廓曲面,β称为基 圆柱上的螺旋角,角度为35度,当平行轴圆柱弧齿轮啮合时,弧齿轮的齿廓是逐渐进入啮 合后又逐渐脱离的,因此弧齿轮齿廓接触线的长度由零逐渐增加,又逐渐缩短,直至脱离啮 合,而载荷也是逐渐加上和卸下的,所以弧齿轮传动工作较直齿轮更为平稳,轮齿根部弯曲 应力小,不易断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机多臂装置传动结构,包括依次啮合的五个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个传动齿轮均为弧齿齿轮,齿轮的齿廓曲面为一个渐开线螺旋面,渐开线螺旋面和齿轮母线之间形成一个30?40度之间任一角度的螺旋角;所述的弧齿齿轮采用无须润滑的塑料材料制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机多臂装置传动结构,包括依次啮合的五个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个 传动齿轮均为弧齿齿轮,齿轮的齿廓曲面为一个渐开线螺旋面,渐开线螺旋面和齿轮母线 之间形成一个30-40度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军胡广吕伯洪赵森君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