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481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涉及机械设备工位器具技术领域,包括有一个下框架和架设在所述下框架上方的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包括有控制器垫板和下圈架,所述控制器垫板和所述下圈架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支柱焊接固定;所述下框架底部设有行走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放置振动时效设备的控制器和其他各种部件,并且把控制器和其他各种部件集中进行运送,具有劳动强度低,搬运时间短,不容易损坏设备以及便于对控制器的操作观察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工位器具
,尤其是一种用于运送振动时效设备的可移动的操作器具。
技术介绍
振动时效显著的优点之一在于,振动时效所使用的振动时效设备是可以移动操作的。也就是振动时效设备,并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可以运送到需要振动时效处理的工件的位置,对工件进行处理;时效处理结束后,就把振动时效设备就搬离工件。长期以来,振动时效设备的移动操作都是依靠人工搬运来完成的;也就是操作人员,把振动时效设备所用的控制器、激振器、夹具、橡胶垫、电缆线以及测振器,一件一件地搬运到需要时效处理的工件位置,对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处理结束后,又把振动时效设备的这些部件搬运走。这种振动时效移动操作方式,劳动强度大,搬运时间长,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损坏设备,也不便于在振动时效过程中对控制器的操作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这种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可以放置振动时效设备的控制器和其他各种部件,并且把控制器和其他各种部件集中进行运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一个下框架和架设在所述下框架上方的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包括有控制器垫板和下圈架,所述控制器垫板和所述下圈架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支柱焊接固定;所述下框架底部设有行走轮。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下框架由呈四边形的下垫板和中垫板构成,所述下垫板和所述中垫板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四个角的支撑杆焊接固定;所述行走轮设在所述下垫板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中垫板上端的四个角处均设有定位杆,所述下圈架底端的四个角均设有与所述定位杆相对应的定位口。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垫板的宽度bl小于所述中垫板的宽度b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把振动时效设备的控制器放置在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上部的控制器垫板上,把较重的激振器以及电缆线直接放置在中垫板上,测振器、夹具和橡胶垫等放置在下垫板上,这样就可以方便和快捷地集中运送振动时效设备,劳动强度低,避免在搬运过程中损坏振动时效设备。2、控制器垫板设在最上层,便于操作人员在振动时效过程中对控制器的操作和观察,把控制器垫板的宽度做成小于中垫板的宽度,便于操作人员放置和取出较重的激振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框架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框架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B-B处的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上框架1,控制器垫板1-1,下圈架1-2,下框架2,中垫板2-2,下垫板2-3,行走轮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包括有一个下框架2和架设在下框架2上方的上框架1,上框架I包括有控制器垫板1-1和下圈架1-2,控制器垫板1-1和下圈架1-2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支柱焊接固定,如图6、图7所示。下框架2由呈四边形的下垫板2-3和中垫板2-2构成,下垫板2-3和中垫板2-2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四个角的支撑杆焊接固定;中垫板2-2上端的四个角处均设有定位杆2-1,下圈架1-2底端的四个角均设有与定位杆2-1相对应的定位口 ;定位杆2-1插装在下圈架1-2的定位口内,并与下圈架1-2焊接连接;下框架2底部装有行走轮3,本实施例的四个行走轮3通过铰接轴装在下垫板2-3的下方的行走轮支座上;行走轮3最好为万向轮,如图4、图5所示。控制器垫板1-1的宽度bl小于中垫板2-2的宽度b2。工作时,先把振动时效设备的控制器放置在控制器垫板1-1上,把激振器以及电缆线直接放置在中垫板2-2上,测振器、夹具和橡胶垫等放置在下垫板2-3上,然后把振动时效设备推运到工件的振动时效处理现场,把激振器、电缆线、测振器、夹具和橡胶垫取出,控制器还是放置在控制器垫板1-1上。由于控制器垫板1-1设在最上层,在振动时效过程中,操作者就能够方便地对控制器进行操作和观察,控制器垫板1-1的宽度bl小于中垫板2-2的宽度b2,操作者就能够方便地放置和取出较重的激振器。振动时效处理结束后,又把上述的激振器等部件放回到该装置内,把振动时效设备推运离开工件。因此,使用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具有劳动强度低,搬运时间短,在搬运过程中不容易损坏设备,也便于在振动时效过程中对控制器的操作和观察。权利要求1.一种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下框架(2)和架设在所述下框架(2)上方的上框架(1),所述上框架(I)包括有控制器垫板(1-1)和下圈架(1-2),所述控制器垫板(1-1)和所述下圈架(1-2)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支柱焊接固定;所述下框架(2)底部设有行走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2)由呈四边形的下垫板(2-3 )和中垫板(2-2 )构成,所述下垫板(2-3 )和所述中垫板(2-2 )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四个角的支撑杆焊接固定;所述行走轮(3)设在所述下垫板(2-3)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垫板(2-2)上端的四个角处均设有定位杆(2-1),所述下圈架(1-2)底端的四个角均设有与所述定位杆(2-1)相对应的定位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3)为万向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垫板(1-1)的宽度(bl)小于所述中垫板(2-2)的宽度(b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涉及机械设备工位器具
,包括有一个下框架和架设在所述下框架上方的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包括有控制器垫板和下圈架,所述控制器垫板和所述下圈架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支柱焊接固定;所述下框架底部设有行走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放置振动时效设备的控制器和其他各种部件,并且把控制器和其他各种部件集中进行运送,具有劳动强度低,搬运时间短,不容易损坏设备以及便于对控制器的操作观察等特点。文档编号C21D10/00GK202968646SQ20122062625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杨胜锋, 熊文府, 杨坤, 杨秀山, 樊雄, 农群武, 杨胜钦, 张绍明, 曾念波, 陈运寿, 黄海, 李艳 申请人:南宁市神华振动时效技术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下框架(2)和架设在所述下框架(2)上方的上框架(1),所述上框架(1)包括有控制器垫板(1?1)和下圈架(1?2),所述控制器垫板(1?1)和所述下圈架(1?2)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支柱焊接固定;所述下框架(2)底部设有行走轮(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锋熊文府杨坤杨秀山樊雄农群武杨胜钦张绍明曾念波陈运寿黄海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神华振动时效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