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高效治理污染地表水的组合式生物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442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高效治理污染地表水的组合式生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过滤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回流单元和出水单元四部分;进水过滤单元包括栅网过滤器;生物处理单元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组成的,厌氧池和缺氧池内设置束状弹性填料;好氧池分层设置,相邻层之间用不透水硬质塑料板隔开,每层高度50~100cm,内填加球形填料;所述的回流单元由蓄水回流池和提升泵构成;所述的出水单元由栅网过滤器和清水池组成的。本装置设置在受污染的地表水旁边,将地表水引入本装置,出水即可达标。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运行成本低,复氧效率高,处理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高效处理受污染地表水的组合式生物膜>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长,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城市污水管网的收集能力与配套建设有限以及老城区排水管网本身设计缺陷和改造的困难,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一些城市内河完全沦为排污河,丧失景观功能,并严重的影响河道两岸的居住环境质量。另外,由于传统农业对高产稳产的追求,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过剩的化肥和农药随雨水进入地表水体,导致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污染地表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传统的河道曝气技术处理效果好、见效快,但需投入较多设备,且动力消耗大运行成本高,在我国应用较少。有些研究者开发使用以好氧生物膜为基础的处理工艺来对受污染地表水体进行治理,但仍存在着氮、磷去除率不高的问题。另有采用厌氧/好氧交替的工艺,但脱氮除磷效果一般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地表水体治理技术存在的氮磷去除效果一般、治理技术运行成本高、治理周期长的难题,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治理污染地表水的组合式生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过滤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回流单元和出水单元四部分;所述的进水过滤单元包括栅网过滤器,在栅网过滤器的侧壁设置进水口;所述的生物处理单元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组成的,厌氧池和缺氧池内设置束状弹性填料,厌氧池高于缺氧池;好氧池建于二沉池之上,二沉池高于蓄水回流池;好氧池设置四层或者四层以上,相邻层之间用不透水隔板隔开,每层高度50~100cm,每层均填充填料或者滤料;每层采用单极虹吸复氧,整体呈S型多级虹吸复氧;所述的回流单元由蓄水回流池和提升泵构成;所述的蓄水回流池设置在缺氧池的后面,且邻接二沉池;所述的出水单元由栅网过滤器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治理污染地表水的组合式生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过滤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回流单元和出水单元四部分; 所述的进水过滤单元包括栅网过滤器,在栅网过滤器的侧壁设置进水口 ; 所述的生物处理单元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组成的,厌氧池和缺氧池内设置束状弹性填料,厌氧池高于缺氧池;好氧池建于二沉池之上,二沉池高于蓄水回流池; 好氧池设置四层或者四层以上,相邻层之间用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骞陈鸣钊薛朝霞王萧林俊雄操家顺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