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臂举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418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叉臂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用以承载的支撑板以及两个外侧板,其左端与底板可旋转连接,所述的外侧板右端外侧设置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外定位块;两个内侧板,其被两个外侧板局限在内侧并且中间与所述的外侧板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的内侧板左端与支撑板可旋转连接,右端外侧设置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内定位块;气缸,其缸体相对底板可旋转连接,活塞杆端与连接内侧板的横梁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举升机构,利用交叉臂原理实现举升,举升平稳占地面积小,可适用于各种大面积体积的物料举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臂举升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占地空间小举升平稳的交叉臂举升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如汽车制造业中,汽车部件在出厂前需要进行加工、装配及性能检测或加工精度的检测,而在进行上述步骤是经常需要将一些部件举升起来,一般采用举升气缸来实现,但是单纯的举升气缸举升效果不佳。中国专利201120516707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检测装置上的举升机构,包括用于对检测部件施力的横梁、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导轨、沿所述的导轨滑动的滑动部件、用于驱动横梁运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的横梁与滑动部件相互固定。但是该举升机构体积过大,且举升大体积物体时仍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小举升平稳的交叉臂举升机构。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交叉臂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用以承载的支撑板以及两个外侧板,其左端与底板可旋转连接,所述的外侧板右端外侧设置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外定位块,所述的外侧板外侧固定设置有外滑动杆,所述的外定位块内侧设置有可允许所述的外滑动杆前后水平滑动的外限位槽;两个内侧板,其被两个外侧板局限在内侧并且中间与所述的外侧板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的内侧板左端与支撑板可旋转连接,右端外侧设置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内定位块,所述的内侧板内侧固定设置有内滑动杆,所述的内定位块外侧设置有可允许所述的内滑动杆前后水平滑动的内限位槽;气缸,其缸体相对底板可旋转连接,活塞杆端与连接内侧板的横梁铰接。所述的气缸为两个气缸。所述的气缸的缸体被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上,所述的旋转轴两端被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旋转支架支撑。所述的内侧板左端与连接块可旋转连接,所述的连接块上侧面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内滑动杆和外滑动杆端部设置有轴承或者滚轮。在所述的连接块下端形成有支撑脚,对应地在外定位块下端形成有支撑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举升机构,利用交叉臂原理实现举升,举升平稳占地面积小,可适用于各种大面积体积的物料举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去除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所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交叉臂举升机构,包括底板(图中未示出)和用以承载的支撑板I以及两个外侧板2,两个内侧板3以及气缸4。其中,如图所示,所述的两个外侧板2左端与底板通过旋转轴可旋转连接,所述的外侧板右端外侧设置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外定位块5,所述的外侧板外侧固定设置有外滑动杆,所述的外定位块内侧设置有可允许所述的滑动杆前后水平滑动的外限位槽。所述的两个内侧板3被两个外侧板局限在内侧并且中间与所述的外侧板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的内侧板左端与支撑板与连接块7通过旋转轴可旋转连接,所述的连接块上侧面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内侧板右端外侧设置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内定位块6,所述的内侧板内侧固定设置有内滑动杆,所述的内定位块外侧设置有可允许所述的内滑动杆前后水平滑动的内限位槽。为提高该交叉臂举升机构在最低位时的平稳性,在所述的连接块下端形成有支撑脚,对应地在外定位块下端形成有支撑脚,当位于最低位时,四个支撑脚可以对支撑板提供支撑定位。优选地,所述的气缸为两个,所述的气缸的缸体被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上,所述的旋转轴两端被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旋转支架支撑,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端与连接内侧板的横梁铰接,具体地说,所述的铰接为通过旋转轴的可旋转连接。进一步地,为提升所述的内滑动杆和外滑动杆相对内滑动槽和外滑动槽的运行平稳性,在所述的内滑动杆和外滑动杆端部设置有轴承或者滚轮,利用轴承或者滚轮在槽内的滑动杆,有效减小摩擦,提高整体运行平稳性。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气缸动作与支撑板或者底板发生干涉,提高连接处的高度或者在对应处开设通孔即可。本技术的交叉臂举升机构,当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时,其拉动内侧板左端升起右端的内滑动杆在内滑动槽内滑动,同时支撑板的升起的带动外侧板右端升起,外侧板右端升起的同时外滑动杆在外滑动槽内滑动,通过内外支撑板对支撑板的支撑,可以有效保证升起的平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叉臂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用以承载的支撑板以及两个外侧板,其左端与底板可旋转连接,所述的外侧板右端外侧设置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外定位块,所述的外侧板外侧固定设置有外滑动杆,所述的外定位块内侧设置有可允许所述的外滑动杆前后水平滑动的外限位槽;两个内侧板,其被两个外侧板局限在内侧并且中间与所述的外侧板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的内侧板左端与支撑板可旋转连接,右端外侧设置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内定位块,所述的内侧板内侧固定设置有内滑动杆,所述的内定位块外侧设置有可允许所述的内滑动杆前后水平滑动的内限位槽;气缸,其缸体相对底板可旋转连接,活塞杆端与连接内侧板的横梁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臂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用以承载的支撑板以及 两个外侧板,其左端与底板可旋转连接,所述的外侧板右端外侧设置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外定位块,所述的外侧板外侧固定设置有外滑动杆,所述的外定位块内侧设置有可允许所述的外滑动杆前后水平滑动的外限位槽; 两个内侧板,其被两个外侧板局限在内侧并且中间与所述的外侧板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的内侧板左端与支撑板可旋转连接,右端外侧设置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内定位块,所述的内侧板内侧固定设置有内滑动杆,所述的内定位块外侧设置有可允许所述的内滑动杆前后水平滑动的内限位槽; 气缸,其缸体相对底板可旋转连接,活塞杆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军刘彬康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立德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