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起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410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起重机。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包括:拉伸油缸(4),拉伸油缸(4)的第一端铰接于起重机的转台(3);拉杆总成(2),拉杆总成(2)的第一端与拉伸油缸(4)的第二端铰接,拉杆总成(2)的第二端与起重机的变幅油缸(1)铰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拉杆总成作为连接部件,拉杆总成在提拉变幅油缸而受力时,变形量非常小,从而通过控制拉伸油缸的行程,就可精确控制变幅油缸的转动角度,便于变幅油缸的准确定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随着风电、化工、核电的发展,汽车起重机等起重机吨位越来越大,起重机各个部套的重量也越做越大,为保证整车上路时满足道路法规的要求,需要先将吊臂从转台上拆卸下来单独运输,在吊臂的装拆过程中必然需要多次进行变幅油缸的安装。如图1所示,第一种现有技术中,起重机在转场时吊臂8与带转台3和车架9的整车是分离的。为便于说明变幅油缸I与吊臂8间的相互关系而将吊臂8画在图1中。该现有技术中起重机转场时转台3朝车尾布置,变幅油缸I的变幅前铰点12与转台3的下铰点通过销轴连接,变幅油缸I可绕该销轴转动,变幅油缸I的下端有尼龙块14,变幅油缸通过尼龙块14放置在起重机的后支腿91上,与转台3 —起随车行走。到达工作场地后,需要借助辅助起重机将变幅油缸I上摆使变幅前铰点12与吊臂8的前铰点81对准,插入销轴后完成变幅油缸I与吊臂8的安装。第一种现有技术中,在将变幅油缸I与吊臂8装配时,为对准变幅前铰点12与吊臂8的前铰点81,需要借助辅助起重机来提拉变幅油缸1,使变幅油缸I绕连接变幅油缸I的变幅前铰点12与转台3的下铰点的销轴转动,直至变幅前铰点12与吊臂8的前铰点81对准。整个过程中需要在辅助起重机的作用下反复调整,完成一次装拆的成本大,效率低。为了简化变幅油缸和起重机的吊臂的连接过程,如图2所示,第二种现有技术中设置了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在转台3上焊接了耳铰5,其上装有拉伸油缸4,拉伸油缸4与变辐油缸I的钢丝绳连接部13’之间通过钢丝绳2’连接。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的非工作状态下,待安装的变幅油缸I处于水平放置,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的工作状态下,拉伸油缸4由全伸的初始状态开始收缩,由于与拉伸油缸4相连的钢丝绳2’沿图2所示的D方向拉动变幅油缸I绕连接变幅前铰点12与转台3的下铰点的销轴转动并使变幅油缸I缓缓上升,直至与吊臂的安装定位块接触,插入销轴后完成变幅油缸I的安装。第二种现有技术中,实现了利用整车自身装配的拉伸油缸4加钢丝绳2’来辅助装配变幅油缸I。该第二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a)没有解决拉伸油缸4在非工作状态下的固定问题,现有状态下拉伸油缸4在随车行走过程中必然会绕拉伸油缸4和耳铰5之间的连接销轴反复摆动,容易造成拉伸油缸4反复与转台3碰撞,造成拉伸油缸4的损坏;b)第二种现有技术中动作传递路径为拉伸油缸4回缩——拉紧钢丝绳2’——提起变幅油缸1,从而将变幅油缸I拉伸至所需的安装角度,但是钢丝绳2’为典型的柔性元件,其长度会随着拉伸力的大小变化而变化,而要将变幅油缸I准确提起至安装角度,要求钢丝绳2’的变化量必须是一定的,这是一对矛盾体,且钢丝绳2’在多次提拉后还会产生塑性变形,整个长度会加长,从而给要达到安装角度时拉伸油缸4所需收缩的收缩量的计算带来难度;c)钢丝绳2’ 一般是拧成股的,在拉紧时会发生转动,从而会带动拉伸油缸4的活塞杆发生转动,容易造成拉伸油缸4的损坏;d)第二种现有技术中在变幅油缸I装配好以后,钢丝绳2’就放置在变幅油缸I上面,容易造成缠绕,没有解决钢丝绳2’的安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起重机,可以精确控制变幅油缸的转动角度,便于变幅油缸的准确定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包括:拉伸油缸,拉伸油缸的第一端铰接于起重机的转台;拉杆总成,拉杆总成的第一端与拉伸油缸的第二端铰接,拉杆总成的第二端与起重机的变幅油缸铰接。进一步地,拉杆总成的第一端与拉伸油缸的第二端可拆卸地铰接连接,拉杆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拉杆,多个拉杆中的从拉杆总成的第一端起至少一个拉杆相对于其余拉杆可折叠地设置;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设置于变幅油缸上,用于将折叠后的拉杆总成的固定于变幅油缸。进一步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抱箍,抱箍套设在变幅油缸上并具有将折叠后的拉杆总成的折叠部分固定于变幅油缸的锁定部。进一步地,锁定部包括:凹槽,朝向拉杆总成并与折叠部分配合地设置于抱箍上;锁定件,用于封闭凹槽以将折叠部分上的与凹槽配合的配合部限制于凹槽内。进一步地,拉杆总成包括位于拉杆总成的第一端的第一拉杆和与第一拉杆铰接的第二拉杆,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中的一个为单拉板,另一个为双拉板,第一拉杆相对于第二拉杆可折叠地设置。进一步地,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转台的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用于在拉杆总成的第一端与拉伸油缸的第二端处于拆卸状态时,将拉伸油缸的第二端连接于转台。进一步地,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包括第一铰耳,拉伸油缸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铰耳铰接于起重机的转台;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第二铰耳和与第二铰耳配合的限位销轴,在拉杆总成的第一端与拉伸油缸的第二端处于拆卸状态时,通过限位销轴和第二铰耳将拉伸油缸的第二端连接于转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吊臂、转台、变幅油缸和用于将变幅油缸安装于吊臂上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其中,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为前述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的拉伸油缸的第一端铰接于转台,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的拉杆总成的第一端与拉伸油缸的第二端铰接,拉杆总成的第二端与变幅油缸铰接。根据本技术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起重机,利用拉杆总成作为连接部件,拉杆总成在提拉变幅油缸而受力时,变形量非常小,从而通过控制拉伸油缸的行程,就可精确控制变幅油缸的转动角度,便于变幅油缸的准确定位。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第一种现有技术的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种现有技术的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起重机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起重机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处于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起重机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涉及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在起重机转场时可对变幅油缸进行辅助安装。本技术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主要包括拉伸油缸4和拉杆总成2。拉伸油缸4的第一端铰接于起重机的转台3。拉杆总成2的第一端与拉伸油缸4的第二端铰接,拉杆总成2的第二端与起重机的变幅油缸I铰接。根据本技术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利用拉杆总成作为连接部件,拉杆总成在提拉变幅油缸而受力时,变形量非常小,从而通过控制拉伸油缸的行程,就可精确控制变幅油缸的转动角度,便于变幅油缸的准确定位。该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利用拉杆作为连接部件取代钢丝绳拉索,可以有效的防止拉索绷直时的拉伸油缸活塞杆的转动,从而提高整个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的可靠性,增强了拉伸油缸的使用安全性。另外,该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可利用起重机自身的液压动力完成变幅油缸的提拉,从而完成变幅油缸与吊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伸油缸(4),所述拉伸油缸(4)的第一端铰接于起重机的转台(3);?拉杆总成(2),所述拉杆总成(2)的第一端与所述拉伸油缸(4)的第二端铰接,所述拉杆总成(2)的第二端与所述起重机的变幅油缸(1)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伸油缸(4),所述拉伸油缸(4)的第一端铰接于起重机的转台(3); 拉杆总成(2),所述拉杆总成(2)的第一端与所述拉伸油缸(4)的第二端铰接,所述拉杆总成(2)的第二端与所述起重机的变幅油缸(I)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杆总成(2)的第一端与所述拉伸油缸(4)的第二端可拆卸地铰接连接,所述拉杆总成(2)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拉杆,所述多个拉杆中的从所述拉杆总成(2)的第一端起至少一个拉杆相对于其余拉杆可折叠地设置; 所述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变幅油缸(I)上,用于将折叠后的所述拉杆总成(2)的固定于所述变幅油缸(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抱箍(7),所述抱箍(7)套设在所述变幅油缸(I)上并具有将折叠后的所述拉杆总成(2)的折叠部分固定于所述变幅油缸(I)的锁定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包括: 凹槽,朝向所述拉杆总成(2)并与所述折叠部分配合地设置于所述抱箍(7)上; 锁定件(71),用于封闭所述凹槽以将所述折叠部分上的与所述凹槽配合的配合部限制于所述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幅油缸装拆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总成(2)包括位于所述拉杆总成(2)的第一端的第一拉杆(24)和与所述第一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