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动、自动一体双重保护安全停层装置。它包括吊笼(3)和导轨(4),吊笼(3)顶部设置有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所述导轨(4)有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第一机构(1)的两侧,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机构(2)的两侧,所述导轨(4)为槽钢,导轨(4)的槽内从上而下均匀设置有搁置板(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手动、自动一体双重保护安全停层装置,其吊笼顶部设置有两组独立的机构,当一组机构失效时,还有一组依然能起保护作用,因此不会发生吊笼坠落事故,安全性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停层装置,属于建筑机械
技术介绍
井字架是建筑施工现场常用的一种物料提升设备,井架物料提升机只允许载运物料,禁止运送人员。但是,当吊笼提升到停层平台后,施工人员需要进入到吊笼内部,才能将笼内的物料取出,为了防止在人员进入吊笼时发生吊笼坠落事故,井架物料提升机必须设置安全停层装置。普通的安全停层装置安装在吊笼底部,并且需要施工人员手动将吊板打开后才能起作用,因此装置设计有缺陷,不灵敏,当此安全停层装置失灵吊笼发生坠落故障时,会危害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手动、自动双重保护的安全停层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动、自动一体双重保护安全停层装置,包括吊笼和导轨,其特点是:吊笼顶部设置有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所述导轨有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第一机构的两侧,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机构的两侧,所述导轨为槽钢,导轨的槽内从上而下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搁置板,第一机构包括电磁铁,顶升角钢、第一臂杆、第二臂杆、第一推拉杆、支座、第一撑脚和第一挂架,所述支座设置在吊笼的顶部中部,电磁铁设置在支座的上部,电磁铁上方设置有顶升角钢,所述第一臂杆、第二臂杆、第一推拉杆、第一撑脚和第一挂架以支座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布置,且两个第一挂架设置在吊笼顶部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臂杆的上端与顶升角钢铰接,第二臂杆的下端与支座铰接,第一臂杆的下端、第二臂杆的上端与第一推拉杆的左端铰接,第一推拉杆的右端与第一撑脚铰接,第一撑脚的上部与第一挂架铰接,所述第二机构包括摇臂角钢、摇臂组件、摇臂座、第二推拉杆、第二撑脚、第二挂架和摇杆,所述摇臂座设置在吊笼的顶部中部,摇臂角钢设置在吊笼的出料门上,摇臂组件的上端与摇臂角钢的中部铰接,摇臂组件的下端与摇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摇杆的中部与摇臂座的上端铰接,第二挂架有两个并设置在吊笼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二推拉杆、第二撑脚、第二挂架以摇臂座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二推拉杆的右端与摇杆的左端铰接,左端与第二撑脚铰接,第二撑脚的上端与第二挂架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手动、自动一体双重保护安全停层装置,其吊笼顶部设置有两组独立的机构,当一组机构失效时,还有一组依然能起保护作用,因此不会发生吊笼坠落事故,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手动、自动一体双重保护安全停层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吊笼提升或下降工作时图1中A-A的剖面图。图3为吊笼停止在停层平台时图1中A-A的剖面图。图4为出料门开启时图1中B-B的剖面图。图5为出料门关闭时图1中B-B的剖面图。图中:第一机构I电磁铁1.1,顶升角钢1.2,第一臂杆1.3.1,第二臂杆1.3.2,第一推拉杆1.4,第一挂架1.5,支座1.6,第一撑脚1.7 ;第二机构2摇臂角钢2.1,摇臂组件2.2,摇臂座2.3,第二推拉杆2.4,第二撑脚2.5,第二挂架2.6,摇杆 2.7 ;吊笼3导轨4搁置板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自动一体双重保护安全停层装置,它包括吊笼3和导轨4,吊笼3顶部设置有第一机构I和第二机构2,所述导轨4有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第一机构I的两侧,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机构2的两侧,所述导轨4为槽钢,导轨4的槽内从上而下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搁置板5。参见图2,第一机构I包括电磁铁1.1、顶升角钢1.2、第一臂杆1.3.1、第二臂杆1.3.2、第一推拉杆1.4、支座1.6、第一撑脚1.7和第一挂架1.5,所述支座1.6设置在吊笼3的顶部中部,电磁铁1.1设置在支座1.6的上部,电磁铁1.1上方设置有顶升角钢1.2,所述第一臂杆1.3.1、第二臂杆1.3.2、第一推拉杆1.4、第一撑脚1.7和第一挂架1.5以支座1.6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布置,且两个第一挂架1.5设置在吊笼3顶部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臂杆1.3.1的上端与顶升角钢1.2铰接,第二臂杆1.3.2的下端与支座1.6铰接,第一臂杆1.3.1的下端、第二臂杆1.3.2的上端与第一推拉杆1.4的左端铰接,第一推拉杆1.4的右端与第一撑脚1.7铰接,第一撑脚1.7的上部与第一挂架1.5铰接。参见图4,第二机构2包括摇臂角钢2.1、摇臂组件2.2、摇臂座2.3、第二推拉杆2.4、第二撑脚2.5、第二挂架2.6和摇杆2.7,所述摇臂座2.3设置在吊笼3的顶部中部,摇臂角钢2.1设置在吊笼3的出料门上,摇臂组件2.2的上端与摇臂角钢2.1的中部铰接,摇臂组件2.2的下端与摇杆2.7的中部固定连接,摇杆2.7的中部与摇臂座2.3的上端铰接,第二挂架2.6有两个并设置在吊笼3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二推拉杆2.4、第二撑脚2.5、第二挂架2.6以摇臂座2.3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二推拉杆2.4的右端与摇杆2.7的左端铰接,左端与第二撑脚2.5铰接,第二撑脚2.5的上端与第二挂架2.6铰接。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物料提升机工作时,电磁铁1.1通电工作,推动顶升角钢2向上运动,在第一臂杆1.3.1和第二臂杆1.3.2的作用下,第一推拉杆1.4向吊笼内侧运动,第一撑脚1.7摆动到与吊笼3的顶面垂直的位置,脱离导轨4槽内的搁置板5,吊笼3可以提升或下降。如图3所示,当物料提升机停止工作时,电磁铁1.1断电,由于自重,顶升角钢2下落,在第一臂杆1.3.1和第二臂杆1.3.2的作用下,第一推拉杆1.4向吊笼外侧运动,第一撑脚1.7伸到导轨4槽内,由于导轨4的槽内从上而下均匀设置有搁置板5,因此能起到防止吊笼3坠落的作用。如图4所示,当物料提升机提升到停层平台后,施工人员向上开启吊笼3的出料门,设置在出料门上的摇臂角钢2.1带动摇臂组件2.2作逆时针转动,第二推拉杆2.4带动带动第二撑脚2.5向吊笼3外侧摆动,第二撑脚2.5伸到导轨4槽内,当吊笼发生下滑故障,第二撑脚2.5支撑在导轨4槽内的搁置板5上,起到防止吊笼坠落的作用。如图5所示,当施工人员离开吊笼3,向下关闭吊笼3的出料门,摇臂角钢2.1随着出料门下降到笼顶以下位置,摇臂组件2.2在自重的作用下作顺时针转动,搁置在吊笼3顶部上,此时摇臂组件2.2拉动第二推拉杆向吊笼3内侧运动,第二撑脚2.5,摆动到与吊笼3顶面垂直的位置,脱离导轨4,吊笼3可以提升或下降。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自动一体双重保护安全停层装置,包括吊笼(3)和导轨(4),其特征在于:吊笼(3)顶部设置有第一机构(I)和第二机构(2),所述导轨(4)有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第一机构(I)的两侧,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机构(2)的两侧,所述导轨(4)为槽钢,导轨(4)的槽内从上而下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搁置板(5),第一机构(I)包括电磁铁(1.1)、顶升角钢(1.2)、第一臂杆(1.3.1),第二臂杆(1.3.2)、第一推拉杆(1.4)、支座(1.6)、第一撑脚(1.7)和第一挂架(1.5),所述支座(1.6)设置在吊笼(3)的顶部中部,电磁铁(1.1)设置在支座(1.6)的上部,电磁铁(1.1)上方设置有顶升角钢(1.2),所述第一臂杆(1.3.1 )、第二臂杆(1.3.2)、第一推拉杆(1.4)、第一撑脚(1.7)和第一挂架(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自动一体双重保护安全停层装置,包括吊笼(3)和导轨(4),其特征在于:吊笼(3)顶部设置有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所述导轨(4)有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第一机构(1)的两侧,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机构(2)的两侧,所述导轨(4)为槽钢,导轨(4)的槽内从上而下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搁置板(5),第一机构(1)包括电磁铁(1.1)、顶升角钢(1.2)、第一臂杆(1.3.1),第二臂杆(1.3.2)、第一推拉杆(1.4)、支座(1.6)、第一撑脚(1.7)和第一挂架(1.5),所述支座(1.6)设置在吊笼(3)的顶部中部,电磁铁(1.1)设置在支座(1.6)的上部,电磁铁(1.1)上方设置有顶升角钢(1.2),所述第一臂杆(1.3.1)、第二臂杆(1.3.2)、第一推拉杆(1.4)、第一撑脚(1.7)和第一挂架(1.5)以支座(1.6)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布置,且两个第一挂架(1.5)设置在吊笼(3)顶部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臂杆(1.3.1)的上端与顶升角钢(1.2)铰接,第二臂杆(1.3.2)的下端与支座(1.6)铰接,第一臂杆(1.3.1)的下端、第二臂杆(1.3.2)的上端与第一推拉杆(1.4)的左端铰接,第一推拉杆(1.4)的右端与第一撑脚(1.7)铰接,第一撑脚(1.7)的上部与第一挂架(1.5)铰接,所述第二机构(2)包括摇臂角钢(2.1)、摇臂组件(2.2)、摇臂座(2.3)、第二推拉杆(2.4)、第二撑脚(2.5)、第二挂架(2.6)和摇杆(2.7),所述摇臂座(2.3)设置在吊笼(3)的顶部中部,摇臂角钢(2.1)设置在吊笼(3)的出料门上,摇臂组件(2.2)的上端与摇臂角钢(2.1)的中部铰接,摇臂组件(2.2)的下端与摇杆(2.7)的中部固定连接,摇杆(2.7)的中部与摇臂座(2.3)的上端铰接,第二挂架(2.6)有两个并设置在吊笼(3)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二推拉杆(2.4)、第二撑脚(2.5)、第二挂架(2.6)以摇臂座(2.3)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二推拉杆(2.4)的右端与摇杆(2.7)的左端铰接,左端与第二撑脚(2.5)铰接,第二撑脚(2.5)的上端与第二挂架(2.6)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军,蒋洪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星联建筑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