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袋机构及薄膜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287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袋机构,该制袋机构包括塑膜提供机构、拉膜机构及制袋热切机构,塑膜提供机构、制袋热切机构依次设置,塑膜提供机构提供一折合的双层薄膜,拉膜机构置于双层薄膜之间,拉动双层薄膜至设定长度。该薄膜包装机包括了上述制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制袋机构能将双层薄膜制成一端开口的单一包装袋,其生产效率高;并能通过扩袋机构将包装袋撑开成标准的长方体形,送至薄膜包装机,这样包装盒放入包装袋时,其位置可以更精确地进行控制。该制袋机构还可以根据薄膜包装机入口处电子眼检测到的包装盒高度自动制作出相应大小的包装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袋机构及薄膜包装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机的机构及一种包装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制袋机构与薄膜包装机。
技术介绍
商业化社会,企业为宣传自己的产品,都会力争使自己产品的外包装更美观更显高档,通常需在包装盒的外表面再包装上一层透明的薄膜。目前的薄膜包装技术大都是通过人工将包装盒封装上一层透明薄膜后,然后将包装盒送人热缩炉进行热缩。这种包装工艺生产效率低,且品质难以稳定管控,包装盒的薄膜边角不规则,会覆盖遮挡包装盒的商标或装潢设计,热切结合线也不够整齐。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对的包装盒封装薄膜需用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下,无法适应现行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自动化的制袋机构及薄膜包装机。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袋机构,该制袋机构包括塑膜提供机构、拉膜机构及制袋热切机构,塑膜提供机构、制袋热切机构依次设置,塑膜提供机构提供一折合的双层薄膜,拉膜机构置于双层薄膜之间,拉动双层薄膜至设定长度。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夹膜定位机构,夹膜定位机构置于热切机构之后,拉膜机构拉出的双层薄膜末端置于该夹膜定位机构固定。优选地,拉膜机构在夹膜定位机构和塑膜提供机构之间来回移动,不断将双层薄膜拉送至夹膜定位机构。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扩袋机构,扩袋机构置于热切后的双层薄膜之间,将热切后的双层薄膜撑开成一端开口的包装袋。优选地,该扩袋机构具有四个爪子,其深入热切之后的双层薄膜之间时呈闭合状态,双层薄膜热切之后,四个爪子分离将双层薄膜撑开呈一长方体形包装袋。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分膜杆,分膜杆设置在塑膜提供机构前端,并置于双层薄膜之间。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导膜机构,其置于塑膜提供机构和分膜杆之间,其包括两个导轮,该双层薄膜从该两个导轮之间穿过。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送袋机构,该送袋机构连接制袋机构至设定位置,扩袋机构设置在该送袋机构上。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膜包装机,其包括入料机构、制袋机构、推盒机构、封口机构及出料机构,入料机构、推盒机构、封口机构及出料机构依次设置,制袋机构置于入料机构和推盒机构之间,该制袋机构如上所述。优选地,入料机构进一步包括一电子眼,该电子眼与制袋机构电性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制袋机构能将双层薄膜制成一端开口的单一包装袋,其生产效率高;并能通过扩袋机构将包装袋撑开成标准的长方体形,送至薄膜包装机,这样包装盒放入包装袋时,其位置可以更精确地进行控制。在薄膜包装机的入料机构处设置电子眼,电子眼可以检测出入料包装盒的高度,制袋机构可以将双层薄膜制作自动制作成与包装盒大小相适应的包装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制袋机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制袋工艺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包装机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袋机构10的结构示意图及模块机构示意图,其包括塑膜提供机构101、导膜机构108、分膜杆102、拉膜机构104、制袋热切机构105、夹膜定位机构107、扩袋机构106及送袋机构(图未示)。塑膜提供机构101、导膜机构108、分膜杆102、制袋热切机构105及夹膜定位机构107依次设置。塑膜提供机构101提供一折合的双层薄膜103,分膜杆102及拉膜机构104置于双层薄膜103之间,分膜杆102置于导膜机构108的前端,拉膜机构104拉动双层薄膜103在制袋热切机构105的前后端运动;扩袋机构106进入制袋热切机构105和夹膜定位机构107之间的双层薄膜。塑膜提供机构101提供的双层薄膜103依次穿过导膜机构108及制袋热切机构105,其末端在夹膜固定机构107处固定;分膜机构102使折合的双层薄膜103撑开呈“<”形;拉膜机构104将双层薄膜103的末端由制袋热切机构105的后端拉至夹膜定位机构107处将双层薄膜103的末端固定后,夹膜定位机构107退回至制袋热切机构105的后端。拉膜机构104退回至制袋热切机构105后端后,扩袋机构106进入制袋热切机构105及夹膜定位机构107之间的双层薄膜103 ;随后制袋热切机构105将该段双层薄膜103热切掉,扩袋机构106将该段双层薄膜103撑开成为一长方体形的开口包装袋(图未示),随后扩袋机构106随送袋机构送至薄膜包装机40 (请参阅图4)。导膜机构108包括两个滚筒(未标号),该双层薄膜103从两个滚筒之间穿过。分膜杆102置于导膜机构108的前端,并置于双层薄膜103之间,双层薄膜103经过分膜杆102分膜后,双层薄膜103被分开形成“<”形。拉膜机构104包括一拉膜杆(未标号),该拉膜杆置于双层薄膜103之间,其前端的双层薄膜103已经被前方的制袋热切机构105热切封闭,拉膜机构104拉住该双层薄膜103的封闭端(未标号)穿过制袋热切机构105后,置于夹膜固定机构2024上并固定。制袋热切机构105设置在夹膜定位机构107的后端,包括热切刀1051和底刀1052,热切刀1051和底刀1052分别设置在双层薄膜103之间,制袋热切机构105对双层薄膜103进行热切。送袋机构连接制袋机构10和薄膜包装机,其负责将制好的包装袋(图未示)传送至薄膜包装机。扩袋机构106置于送袋机构上,随送袋机构循环。其包括四个爪子(未标号),该四个爪子伸进双层薄膜103时呈闭合状态,制袋热切机构105热切之后,四个爪子受控制分离,将该段双层薄膜103撑开呈一端开口的长方体形的包装袋。撑开后的包装袋随送袋机构移动,并送至薄膜包装机。拉膜机构104按系统指示的数值拉出设定长度的双层薄膜103至夹膜定位机构107。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制袋工艺流程图,(各机械结构请参考第一实施例的附图及标号)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01:供膜,塑膜提供机构101提供一卷双层薄膜103进行供膜。步骤302:拉膜,拉膜机构104将双层薄膜103拉出设定的长度并置于夹膜定位机构107的位置。步骤303:夹膜,拉膜机构104将双层薄膜103拉至夹膜定位机构107后,夹膜定位机构107将该双层薄膜103夹持住并固定。同时闭合状态的扩袋机构106进入双层薄膜103之间。然后,拉膜机构104退回原来的位置。步骤304:热切,制袋热切机构105将该段双层薄膜103切断,并使切断处的边线缝合,切断后的该段双层薄膜103即形成一开口的包装袋。步骤305:扩袋,扩袋机构106展开,并将包装袋撑开形成一开口的长方体形。步骤306:送袋,然后该撑开的包装袋经送袋机构传送至薄膜包装机40,用于封装包装盒。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薄膜包装机40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入料机构401、制袋机构402、推盒机构403、封口机构404及出料机构405。入料机构401、推盒机构403、封口机构404及出料机构405依次设置,制袋机构402置于入料机构401和推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制袋机构包括塑膜提供机构、拉膜机构及制袋热切机构,塑膜提供机构、制袋热切机构依次设置,塑膜提供机构提供一折合的双层薄膜,拉膜机构置于双层薄膜之间,拉动双层薄膜至设定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制袋机构包括塑膜提供机构、拉膜机构及制袋热切机构,塑膜提供机构、制袋热切机构依次设置,塑膜提供机构提供一折合的双层薄膜,拉膜机构置于双层薄膜之间,拉动双层薄膜至设定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机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夹膜定位机构,夹膜定位机构置于热切机构后方,拉膜机构拉出的双层薄膜末端置于该夹膜定位机构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拉膜机构在夹膜定位机构和塑膜提供机构之间来回移动,不断将双层薄膜拉送至夹膜定位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袋机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扩袋机构,扩袋机构置于热切后的双层薄膜之间,将热切后的双层薄膜撑开成一端开口的包装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扩袋机构具有四个爪子,其深入热切之后的双层薄膜之间时呈闭合状态,双层薄膜热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友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顺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