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链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276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链筒,包括甲板链孔、舷边链孔和筒体,筒体由筒身和筒唇两部分焊接而成,筒身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筒身的上、下孔分别为甲板链孔和舷边链孔,筒唇光滑焊接于甲板链孔处的半侧筒身上沿,筒唇为向外侧弯曲的圆弧状结构,筒唇的内壁圆弧的切线与垂直方向成5°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锚链筒增设了与垂直方向成5°角的筒唇,在船舶放锚时,锚链划过筒体内壁,以此缓解了锚链的轴向冲击,减轻了对锚机的冲击力,并且由于筒唇的存在,还减小了锚链与锚链筒之间的摩擦,这不仅减弱了放锚时的噪音,还增长了锚链和锚筒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锚机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锚链筒
技术介绍
锚链筒作为一种应用在船舶上、供锚链通过的管筒,在锚机放锚和收锚的时候至关重要,它关乎到锚链上下船舶的顺畅与否,现有的锚链在向水中投放时,锚链在轴方向上跳动很大,因此对锚机造成巨大冲击,并且,由于锚链与锚链筒之间的摩擦,收放锚是声音也很大。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落链异响,并且避免放锚跳链的锚链筒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开发了一种锚链筒,包括甲板链孔、舷边链孔和筒体,所述筒体由筒身和筒唇两部分焊接而成,所述筒身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筒身的上、下孔分别为所述甲板链孔和所述舷边链孔,所述筒唇光滑焊接于所述甲板链孔处的半侧筒身上沿,所述筒唇为向外侧弯曲的圆弧状结构,所述筒唇的内壁圆弧的切线与垂直方向成5°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锚链筒增设了与垂直方向成5°角的筒唇,在船舶放锚时,锚链划过筒体内壁,以此缓解了锚链的轴向冲击,减轻了对锚机的冲击力,并且由于筒唇的存在,还减小了锚链与锚链筒之间的摩擦,这不仅减弱了放锚时的噪音,还增长了锚链和锚筒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甲板链孔,2-舷边链孔,3-筒体,4-筒身,5-筒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锚链筒,包括甲板链孔1、舷边链孔2和筒体3,所述筒体3由筒身4和筒唇5两部分焊接而成,所述筒身4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筒身4的上、下孔分别为所述甲板链孔I和所述舷边链孔2,所述筒唇5光滑焊接于所述甲板链孔I处的半侧筒身上沿上,所述筒唇5为向外侧弯曲的圆弧状结构,所述筒唇5的内壁圆弧的切线与垂直方向成5°角。本技术工作时,由于筒体3的特殊结构,即增设了与垂直方向成5°角的筒唇5,并且筒唇5与筒身4光滑相接,在船舶放锚时,锚链划过筒体3内壁时,缓解了锚链的轴向冲击,减轻了对锚机的冲击力,并且由于筒唇的存在,还减小了锚链与锚链筒之间的摩擦,这不仅减弱了放锚时的噪音,还增长了锚链和锚筒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锚链筒,包括甲板链孔、舷边链孔和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筒身和筒唇两部分焊接而成,所述筒身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筒身的上、下孔分别为所述甲板链孔和所述舷边链孔,所述筒唇光滑焊接于所述甲板链孔处的半侧筒身上沿,所述筒唇为向外侧弯曲的圆弧状结构,所述筒唇的内壁圆弧的切线与垂直方向成5°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链筒,包括甲板链孔、舷边链孔和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筒身和筒唇两部分焊接而成,所述筒身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筒身的上、下孔分别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欣邹建杨定升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远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