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264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合收割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机架,分别设于机架前后侧的驱动轮与张紧轮,设于机架上且位于驱动轮与张紧轮之间的支重轮,张紧于驱动轮、支重轮及张紧轮外围的履带,最为靠近驱动轮的支重轮的轴心位置高于其余支重轮的轴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履带前端得到有效支撑,从而使联合收割机更易驶过田埂,也使履带不易损伤,提高履带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联合收割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如公开号为CN101070080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联合收割机的履带行走装置,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737070U 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通过对上述两个专利文献及未在此列出的文献的阅读,特别是对上述两个专利文献说明书附图的理解,可见现行的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其所有支重轮的轴心都处于同一高度,且所有支重轮的尺寸相同,且一般情况下为了在使用过程,便于清理履带上部内表面与支重轮之间的秸杆杂物等,支重轮的尺寸往往较小,从而使得位于最前端的支重轮与驱动轮之间的间距较大,从而使得联合收割机的向前行驶过程,当履带前端受力阻力时,如遇到较高的田埂时,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撑,从而不易驶过田埂,且履带易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它使履带前端得到有效支撑,从而使联合收割机更易驶过田埂,也使履带不易损伤,提高履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机架,分别设于机架前后侧的驱动轮与张紧轮,设于机架上且位于驱动轮与张紧轮之间的支重轮,张紧于驱动轮、支重轮及张紧轮外围的履带,最为靠近驱动轮的支重轮的轴心位置高于其余支重轮的轴心位置。最为靠近驱动轮的支重轮的轴心位置,缩小了此支重轮与驱动轮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履带前端处于驱动轮与此支重轮之间部分长度缩短,从而尽可能地使履带前端受到阻力时,能够得到有效支撑,从而使联合收割机更易驶过田埂,也使履带不易损伤,提高履带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有所述支重轮的最低点处于同一平面。上述设置,有利于加强联合收割机行驶的稳定性;同时,此设置,使得最为前端的支重轮,即最为靠近驱动轮的支重轮的半径大于其余的支重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轴心位置较其余支重轮较高的支重轮的最大半径为该支重轮轴心与所述驱动轮轴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驱动轮的半径之差。上述设置,是为了使驱动轮能够沿其自身的轴线方向从最为前端的支重轮与机架之间取出,从而便于对驱动轮地维修与维护。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轴心位置较其余支重轮较高的支重轮的半径为220-280mm ;其余支重轮的半径为160_200mm。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使履带前端得到有效支撑,从而使联合收割机更易驶过田埂,也使履带不易损伤,提高履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I的前后侧分别设有驱动轮2与张紧轮3,驱动轮2与张紧轮3与机架I的具体连接方式在图中未示出;驱动轮2与张紧轮3外圈张紧设有履带5。机架I的下部设有位于驱动轮2与张紧轮3之间的五个支重轮,即支重轮4-1,支重轮4-2,支重轮4-3,支重轮4-4及支重轮4-5 ;五个支重轮的下端与履带5下内壁之间张紧,从而便于在行驶为履带5下部提供支撑;机架I上还设有分别对履带5上下内壁进一步提供有效支撑的上托轮6与下托轮7。为对履带5前端提供有效支撑,以使联合收割机更易驶过田埂,减少履带5地损伤,提高履带5的使用寿命,最为前端的支重轮,即支重轮4-1,也即最为靠近驱动轮2的支重轮的轴心位置较其它四个支重轮较高,且由于所有支重轮的最低点一般都处于同一平面,所以也就使得最为前端的支重轮4-1的半径较大;且此最为前端的支重轮4-1的最大半径为该支重轮4-1轴心与驱动轮2轴心之间的距离与驱动轮2的半径之差;一般此最为前端的支重轮4-1的半径优选为此最大半径;以尽可能地为履带5前端提供有效支撑,又便于使驱动轮2能够沿其自身的轴线方向从最为前端的支重轮4-1与机架I之间取出,从而便于对驱动轮2的维修与维护。实施例2:与实施I的不同之处在于,最为前端的支重轮4-1的半径为220-mm ;其余支重轮的半径为160_。实施例3:与实施I的不同之处在于,最为前端的支重轮4-1的半径为280mm;其余支重轮的半径为200mm。实施例4:与实施I的不同之处在于,最为前端的支重轮4-1的半径为240mm ;其余支重轮的半径为18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机架(1),分别设于机架(1)前后侧的驱动轮(2)与张紧轮(3),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驱动轮(2)与张紧轮(3)之间的支重轮(4?1,4?2,4?3,4?4,4?5),张紧于驱动轮(2)、支重轮(4?1,4?2,4?3,4?4,4?5)及张紧轮(3)外围的履带(5),其特征在于,最为靠近驱动轮(2)的支重轮(4?1)的轴心位置高于其余支重轮(4?2,4?3,4?4,4?5)的轴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机架(I),分别设于机架(I)前后侧的驱动轮(2 )与张紧轮(3 ),设于机架(I)上且位于驱动轮(2 )与张紧轮(3 )之间的支重轮(4-1,4-2,4-3,4-4,4-5 ),张紧于驱动轮(2 )、支重轮(4-1,4-2,4-3,4_4,4_5 )及张紧轮(3 )外围的履带(5),其特征在于,最为靠近驱动轮(2)的支重轮(4-1)的轴心位置高于其余支重轮(4-2,4-3,4-4,4-5)的轴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支重轮(4-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菊平张福强顾伟冯云云冯涛
申请(专利权)人: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