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过滤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2290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40
一种磨床过滤水箱,包括缓冲水箱和收集水箱,缓冲水箱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翻滚板,第一、第三翻滚板的上端均与缓冲水箱的上端平齐而下端均与缓冲水箱的底面留有间隙,第二、第四翻滚板的上端均与缓冲水箱的上端留有间隔距离而下端均与缓冲水箱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翻滚板和第四翻滚板沿纵向将缓冲水箱分隔为第一缓冲池、第二缓冲池和第三缓冲池,第三缓冲池的侧壁上设有一出水管;收集水箱顶面设有开口,开口上覆盖过滤网,收集水箱中设有水泵。四块翻滚板能将冷却液中的铁屑、砂轮泥和油污充分阻留,过滤网上可加滤纸,保证冷却剂的纯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床过滤水箱
本技术涉及磨床水箱,特别涉及一种磨床过滤水箱。
技术介绍
磨床在切削加工件时需用液体冷却切削面,磨床切削冷却液经水泵抽出后,喷淋 在加工件加工面上,冷却液在带走热量的同时,也携带大量砂轮泥、加工铁屑和油污。若将 遭污染的冷却液直接排放,不仅严重污染环境,也浪费了冷却液,增加了磨床的使用成本。 目前重复利用冷却液的方式是:将遭污染的冷却液通过污液输出管输进磁性分离器中,旋 转的磁性分离器在冷却液流过的过程中将冷却液中的铁屑吸出,经过磁性分离器处理后的 冷却液经污液输出管再流入到水箱中,在水箱中的沉淀隔板上进行沉淀后再循环使用。这 种传统的过滤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对冷却液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冷却液中含有很多砂轮泥和 油污,在冷却加工件表面时,会划伤加工件表面,影响加工效果,磁性分离器的使用成本也 较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磨床过滤水箱,四块翻滚板 将水箱隔离出缓冲池,遭污染的冷却液能充分沉淀,使铁屑、砂轮泥与冷却液能充分分离, 四块翻滚板能将冷却液中的铁屑、砂轮泥和油污充分阻留,过滤网上可加滤纸,保证冷却剂 的纯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床过滤水箱,包括缓冲水箱和收集水箱,缓冲 水箱位于收集水箱上,所述缓冲水箱中沿纵向依次设有第一翻滚板、第二翻滚板、第三翻滚 板和第四翻滚板,第一翻滚板的上端与缓冲水箱的上端平齐而下端与缓冲水箱的底面留有 间隙,第二翻滚板的上端与缓冲水箱的上端留有间隔距离而下端与缓冲水箱的底面固定连 接,第三翻滚板的上端与缓冲水箱的上端平齐而下端与缓冲水箱的底面留有间隙,第四翻 滚板的上端与缓冲水箱的上端留有间隔距离而下端与缓冲水箱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翻滚 板和第四翻滚板沿纵向将缓冲水箱分隔为第一缓冲池、第二缓冲池和第三缓冲池,第三缓 冲池的侧壁上设有一出水管;所述收集水箱顶面设有开口,开口上方正对出水管,开口上覆 盖过滤网,收集水箱中设有水泵。所述出水管与缓冲水箱的底面留有间隔距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水箱中沿纵向设有第一翻滚板、第二翻滚板、第三翻滚板 和第四翻滚板,第二翻滚板和第四翻滚板沿纵向将缓冲水箱分隔为第一缓冲池、第二缓冲 池和第三缓冲池,第三缓冲池的侧壁上设有一出水管。第一翻滚板的上端与缓冲水箱的上 端平齐而下端与缓冲水箱的底面留有间隙,能有效将遭污染的冷却液中的油污滞留,第二 翻滚板的上端与缓冲水箱的上端留有间隔距离而下端与缓冲水箱的底面固定连接,能有效 减缓遭污染的冷却液的流动速度,有利于遭污染的冷却液的沉淀,滞留比冷却液重的铁屑、 砂轮泥。第三翻滚板的上端与缓冲水箱的上端平齐而下端与缓冲水箱的底面留有间隙,进一步滞留冷却液中残余的油污,第四翻滚板的上端与缓冲水箱的上端留有间隔距离而下端 与缓冲水箱的底面固定连接,使冷却液的流动速度进一步降低,沉淀铁屑、砂轮泥。第三缓 冲池的侧壁上设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缓冲水箱的底面留有间隔距离,进一步沉淀铁 屑、砂轮泥。出水管下方的收集水箱顶面设有开口,开口上覆盖过滤网,过滤网上放置滤纸, 滞留冷却液中残留的油污。收集水箱中设有水泵。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为缓冲水箱,2为收集水箱,3为第一缓冲池,4为第一翻滚板,5为第二翻 滚板,6为第二缓冲池,7为第三翻滚板,8为第四翻滚板,9为第三缓冲池,10为出水管,11 为过滤网,12为水泵。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磨床过滤水箱,包括缓冲水箱I和收集水箱2,本实施例,缓冲水箱 I和收集水箱2均采用铁皮焊接构成,缓冲水箱I的长为1180mm,宽为345mm,高为150mm, 收集水箱2的长为1180臟,宽为680臟,高为150臟,缓冲水箱I位于收集水箱2上。所述 缓冲水箱I中沿纵向依次设有第一翻滚板4、第二翻滚板5、第三翻滚板7和第四翻滚板8, 本实施例,第一翻滚板4、第二翻滚板5、第三翻滚板7和第四翻滚板8均采用铁皮,长均为 345mm,宽均为100mm,厚度均为1mm。通过焊接的方式使第一翻滚板4的上端与缓冲水箱 I的上端平齐而下端与缓冲水箱I的底面留有间隙,第一翻滚板4距离缓冲水箱I的头端 500mm ;通过焊接的方式使第二翻滚板5的上端与缓冲水箱I的上端留有间隔距离而下端与 缓冲水箱I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翻滚板5与第一翻滚板4的距离为20mm ;通过焊接的方 式使第三翻滚板7的上端与缓冲水箱I的上端平齐而下端与缓冲水箱I的底面留有间隙, 第三翻滚板7距离第一翻滚板4的距离为400mm ;通过焊接的方式使第四翻滚板8的上端 与缓冲水箱I的上端留有间隔距离而下端与缓冲水箱I的底面固定连接,第四翻滚板8距 离第三翻滚板7的距离为20mm。第二翻滚板5和第四翻滚板8将缓冲水箱I沿纵向隔离成 第一缓冲池3、第二缓冲池6和第三缓冲池9,第三缓冲池9的侧壁上设有一出水管10,本实 施例,出水管10为铁管制成,管径为100mm,出水管10与缓冲水箱I的底面留有间隔距离, 本实施例,出水管下边缘距离缓冲水箱I底板的距离为50mm。出水管10下方的收集水箱 2顶面设有开口,本实施例,开口的长为850mm,宽为330mm,开口上覆盖过滤网11,所述过滤 网11用矩形钢焊接构成,矩形框内用钢丝网构成骨架。收集水箱2中设有水泵12。使用时,先在过滤网11上放置滤纸。通过污水管将遭污染的冷却液排入第一缓冲 池3,遭污染的冷却液在第一缓冲池3中由第二翻滚板5阻拦,流速变缓,遭污染的冷却液得 到沉淀,当遭污染的冷却液水位上升到50mm时,浮在冷却液上的油污由第一翻滚板4滞留。 遭污染的冷却液水位继续上升到IOOmm时,遭污染的冷却液漫过第二翻滚板5流进第二缓 冲池6由第四翻滚板8阻拦,流速进一步降低,遭污染的冷却液得到进一步的沉淀,铁屑、砂 轮泥在第二缓冲池中大部分和冷却液分离,当遭污染的冷却液的水位上升到IOOmm时,遭 污染的冷却液漫过第四翻滚板8进入第三缓冲池9,流速进一步减缓,此时的冷却液经由第三翻滚板7和第四翻滚板8的滞留作用,遭污染的冷却液中的油污、砂轮泥和铁屑含量少, 经过第三缓冲池9的沉淀,冷却液通过出水管10流出,经由滤纸过滤残留的油污和铁屑及 砂轮泥进入收集水箱2,再由水泵12将过滤后的冷却液抽走重复使用。本技术对原有水箱的结构加了四块翻滚板,提高了过滤精度,有力保证加工 件的光洁度,制造成本低,过滤效率高,水箱安全性能好。权利要求1.一种磨床过滤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水箱(I)和收集水箱(2),缓冲水箱(I)位 于收集水箱(2)上,所述缓冲水箱(I)中沿纵向依次设有第一翻滚板(4)、第二翻滚板(5)、 第三翻滚板(7)和第四翻滚板(8),第一翻滚板(4)的上端与缓冲水箱(I)的上端平齐而下 端与缓冲水箱(I)的底面留有间隙,第二翻滚板(5)的上端与缓冲水箱(I)的上端留有间隔 距离而下端与缓冲水箱(I)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三翻滚板(7)的上端与缓冲水箱(I)的上端 平齐而下端与缓冲水箱(I)的底面留有间隙,第四翻滚板(8)的上端与缓冲水箱(I)的上 端留有间隔距离而下端与缓冲水箱(I)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翻滚板(5)和第四翻滚板(8) 沿纵向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床过滤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水箱(1)和收集水箱(2),缓冲水箱(1)位于收集水箱(2)上,所述缓冲水箱(1)中沿纵向依次设有第一翻滚板(4)、第二翻滚板(5)、第三翻滚板(7)和第四翻滚板(8),第一翻滚板(4)的上端与缓冲水箱(1)的上端平齐而下端与缓冲水箱(1)的底面留有间隙,第二翻滚板(5)的上端与缓冲水箱(1)的上端留有间隔距离而下端与缓冲水箱(1)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三翻滚板(7)的上端与缓冲水箱(1)的上端平齐而下端与缓冲水箱(1)的底面留有间隙,第四翻滚板(8)的上端与缓冲水箱(1)的上端留有间隔距离而下端与缓冲水箱(1)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翻滚板(5)和第四翻滚板(8)沿纵向将缓冲水箱(1)分隔为第一缓冲池(3)、第二缓冲池(6)和第三缓冲池(9),第三缓冲池(9)的侧壁上设有一出水管(10);所述收集水箱(2)顶面设有开口,开口上方正对出水管(10),开口上覆盖过滤网(11),收集水箱(2)中设有水泵(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