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刀机构的枢轴,其中,枢轴至少包括由虚拟转动轴外轮廓一部份构成的转动轮廓、及由同虚拟转动轴另一部份构成的限位轮廓;轴套至少包括由虚拟转动轴孔内轮廓一部份构成的配合转动轮廓、及由虚拟转动轴孔另一部份构成的配合限位轮廓;其中,虚拟转动轴与虚拟转动轴孔的配合,使枢轴的转动轮廓在轴套的配合转动轮廓上进行枢转运动,而枢轴的限位轮廓与轴套的配合限位轮廓的抵触,则形成枢轴在轴套内的转动限位及限定剪刀机构运动角度的变化。(*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剪刀机构中的辅件,尤指一种利用类似凸轮结构配合构成剪刀机构的中间转轴、以限定剪刀机构运动角度的枢轴。按,在可自由升降的运动装置中,不论负载的轻重,剪刀机构的运用极为广泛,例如运用在负载较重场合中,有垂直升降梯、起重器等,而运用在负载较轻场合中,有笔记型电脑的按键、剪刀延伸机构等;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种运用在笔记型电脑按键1上的剪刀机构12,此对称双连杆构件的剪刀机构12设置在按键1的顶盖11与链盘的基板10间,在笔记型电脑按键的运用中,顶盖11与基板10及剪刀机构12的双连杆间又设有供按压回复力的橡皮13。参见图1、2、上述剪刀机构12以二支杆121在中间交叉处以一枢轴120连接,枢轴120由设在一支杆121上的圆轴122与设在另一支杆121上的圆孔123相配合组成,圆轴122在圆孔123中的转动,使剪刀机构12的二支杆121得以进行升降的作业。当双对称连杆的剪刀机构12(尤其是较小型者),因两侧连杆为同步运动的结构,故为了制造容易、动作协调,在制造上,往往将二连杆上相对应的支杆121制成一体成形的构件,此构件可为方形枢架或U形枢架,例如图1所示的剪刀机构12,相对应的两支杆121即分别制成一方框形以及一U形框件(隐藏在顶盖11下的构件位置以虚线示意)。在习知的剪刀机构12中,其圆轴122可在圆孔123中自由转动,因此,当将剪刀机构12装设至一运用装置上(注意一侧的剪刀机构12共有上下四个装设点),其装置方向需极为小心,避免剪刀机构12在装设点的错置,会影响整体装置的组装及后续的操作功能;为此,在键盘结构较小型剪刀机构的装置方向上尤为显著。前述剪刀机构12的缺点即是在组装时,二剪刀支杆121应先行组装,保证圆轴122在圆孔123中自由转动,但在某些情形下,圆轴122极有可能误装为滑动轴(例如在图1基板10上的二不同支杆121的架设点),即二支杆121在剪刀机构12架设前即已误转了180度,如此势必造成组装及后续运用上的困难;此一问题,即使在二支杆121一体成形的情形下(如图1所示),也未能避免,因方框形的构件同样会产生方向辨识的困难。以笔记型电脑的键盘结构为例,当剪刀机构12的装置方向错误时,不但会使错误装置的按键高度异常,还会影响按压操作;在产业中,为使剪刀机构的安装正确,常在剪刀机构上附加标记或记号指明正确的装置方向,但较小型的剪刀机构中,所能附加标记的空间与尺寸皆有限,即使有足以辨识的标记或特征,往往也会因剪刀机构的尺寸微小,导致辨识不易;再者,在笔记型电脑键盘结构的微小剪刀机构中,因装置方向错误所产生的差异,外观极不易辨识,故剪刀机构的安装反而成为制造的瓶颈。习知剪刀机构12的另一缺点是在支杆121的制作宽度与厚度上有限制,因此,支杆121上圆孔123的制作,会使圆孔123与支杆121外围间的内厚太薄,成为剪刀机构12结构强度最弱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剪刀机构的枢轴,利用类似凸轮枢轴的配合,以限制剪刀机构运动角度,达到可明显辨识剪刀机构装置方向的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刀机构的枢轴,其枢轴孔的设计使该处支杆上有较大的臂厚,可有效增进该处支杆的结构强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剪刀机构的枢轴,其中剪刀机构包括以枢轴连结并形成交叉枢转结构的二支杆组成,其特征在于枢轴结构包括一枢轴突出并垂直在一支杆上,又至少包括一转动轮廓及一限位轮廓,转动轮廓为一虚拟转动轴外轮廓的一部份,且该转动轮廓的范围超过该虚拟转动轴的半圆范围,而限位轮廓则去除该虚拟转动轴另一部份所构成的轮廓,该限位轮廓相对应该虚拟转动轴乃又形成一转动圆心角α;轴套设在另一支杆上,其内部轮廓与枢轴配合,该内部轮廓又至少包括配合转动轮廓及配合限位轮廓,该配合转动轮廓为一虚拟转动轴孔内轮廓的一部份,且该配合转动轮廓的范围超过该虚拟转动轴孔的半圆范围,而配合限位轮廓为填补该虚拟转动轴孔另一部份所构成的轮廓,该配合限位轮廓相对应该虚拟转动轴孔乃又形成一配合转动圆心角β;其中,该虚拟转动轴与该虚拟转动轴孔具有一共同转动的轴线,每一配合转动圆心角β小于相对应的转动圆心角α;则枢轴在转动轮廓与相对应配合转动轮廓中转动,并由限位轮廓与相对应配合限位轮廓的碰触形成枢轴的转动限位;而每一配合转动圆心角β与相对应转动圆心角α间的绝对差异角度(α-β)中的最小者,即为该剪刀机构的可变化转动角度。本技术还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所述的差异角度(α-β)介在15度至165度间;所述的限位轮廓为平齐去除该虚拟转动轴另一部份所构成的轮廓;所述配合限位轮廓为平齐填补该虚拟转动轴孔另一部份所构成的轮廓;所述枢轴具有二对称的转动轮廓,该二转动轮廓由虚拟转动轴的一直径形成对称的轮廓;所述轴套又具有二配合转动轮廓,该二配合转动轮廓由该虚拟转动轴孔的一直径形成对称的轮廓;所述枢轴延伸形成两段结构,其中的一段架构转动轮廓,另一段架构限位轮廓;而该轴套亦形成与枢轴相配合的结构;所述枢轴上的限位轮廓形成一凹陷,相对轴套上则对应设置有向该凹陷突出的配合限位轮廓;此限位轮廓在虚拟转动轴上的转动圆心角β大于配合限位轮廓在虚拟转动轴孔上的配合转动圆心角α,而此枢轴结构的可转动角度为(β-α)。现通过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已有技术中枢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枢轴结构第一种截面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图3中枢轴截面的立体图(一)。图5、为图3中枢轴截面的立体图(二)。图6、为本技术枢轴结构第二种截面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枢轴结构第三种截面实施例示意图。同前图1、2所示的结构中可知、一种剪刀机构120包括二个以枢轴120连结并形成交叉枢转结构的支杆121,二支杆121的个别未端架设在所连结的元件上,借枢轴120的枢转功能,使剪刀机构120所连结的元件组成一可伸张远离与压缩迫近的组成。参见图3、为本技术剪刀机构的枢轴120第一种截面实施例的示意图;其枢轴120包括一突出并垂直在一支杆121上的枢轴124、及设在另一支杆上的轴套125,该轴套125用以承座枢轴124,并供枢轴124在其内部所提供的空间转动。枢轴124包括一转动轮廓1241及一限位轮廓1242,此转动轮廓1241有一虚拟转动轴1240,外轮廓超过半圆的一部份,限位轮廓1242则去除同一虚拟转动轴1240另一部份所构成的轮廓,此限位轮廓1242在虚拟转动轴1240所形成的截面上乃有一转动圆心角α。轴套125,用以提供一内部轮廓供枢轴124转动与限位,此内部轮廓又包括一配合转动轮廓1251及一配合限位轮廓1252,配合转动轮廓1251有一虚拟转动轴孔1250,内轮廓超过半圆的一部份,而配合限位轮廓1252则填补虚拟转动轴孔1250另一部份所构成的轮廓,配合限位轮廓1252在虚拟转动轴孔1250所形成的截面乃有一转动圆心角β。虚拟转动轴1240与虚拟转动轴孔1250可组成相互配合的转动,并具有共同转动的轴线,故枢轴120可借转动轮廓1241与配合转动轮廓1251达成相互配合的转动效果;并且,借限位轮廓1242与配合限位轮廓1252在转动至一定位置时的碰触,形成对枢轴120的转动限位。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刀机构的枢轴,其中剪刀机构包括以枢轴连结并形成交叉枢转结构的二支杆组成,其特征在于:枢轴结构包括:一枢轴突出并垂直在一支杆上,又至少包括一转动轮廓及一限位轮廓,转动轮廓为一虚拟转动轴外轮廓的一部份,且该转动轮廓的范围超过该虚拟转动轴的半圆范围,而限位轮廓则去除该虚拟转动轴另一部份所构成的轮廓,该限位轮廓相对应该虚拟转动轴乃又形成一转动圆心角α;轴套设在另一支杆上,其内部轮廓与枢轴配合,该内部轮廓又至少包括配合转动轮廓及配合限位轮廓,该配合转动轮廓为一虚拟转动轴孔内轮廓的一部份,且该配合转动轮廓的范围超过该虚拟转动轴孔的半圆范围,而配合限位轮廓为填补该虚拟转动轴孔另一部份所构成的轮廓,该配合限位轮廓相对应该虚拟转动轴孔乃又形成一配合转动圆心角β;其中,该虚拟转动轴与该虚拟转动轴孔具有一共同转动的轴线,每一配合转动圆心角β小于相对应的转动圆心角α;则枢轴在转动轮廓与相对应配合转动轮廓中转动,并由限位轮廓与相对应配合限位轮廓的碰触形成枢轴的转动限位;而每一配合转动圆心角β与相对应转动圆心角α间的绝对差异角度(α-β)中的最小者,即为该剪刀机构的可变化转动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士,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