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粉末冶金的偏心斜齿轮成型模具的结构,包括一中模、一第一下冲子、一第二下冲子、一芯棒及一上冲子,第一下冲子、第二下冲子、芯棒及上冲子在中模内对粉末挤压成型偏心斜齿轮,中模在偏心斜齿轮成型的过程中下降时,第一下冲子与第二下冲子因结合而可相对中模同步转动,此时齿盘与偏心轴随第一下冲子与第二下冲下同步转动,以维持偏心斜齿轮的形状,由此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末冶金的偏心斜齿轮成型模具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齿轮的模具结构,尤指一种粉末冶金的偏心斜齿轮成型模具的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7所示,为已知的斜齿轮8,在一齿盘80的环周具有外斜齿800,齿盘80的侧面具一与齿盘80同轴心的轴81,一穿孔82于该齿盘80的轴心贯穿齿盘80及轴81。又如图8至图9所示,为成型该斜齿轮8的成型模具9包括一中模90、一第一下冲子91、一第二下冲子92、一芯棒93及一上冲子94,成型时该第一下冲子91可相对枢转地置入该中模90的纵向模穴900中,该第二下冲子92则于第一下冲子91中不转动,在倒入成型的粉末后,如图10所示,上冲子94相对枢转地置入该纵向模穴900中加压而成型该同心斜齿轮8。上述已知的成型模具9,其所成型该同心斜齿轮8必然是轴81与齿盘80为同轴心,若欲成型轴相对于齿盘为偏心的偏心斜齿轮,已知成型的方式是再对该同心斜齿轮8的轴81进行车削或铣削加工,使轴81与该齿盘80呈偏心。但是,依此方式成型偏心斜齿轮,在制程上因须二次加工而显得复杂繁琐,且轴81再经二次加工为偏心,较容易因加工过程的瑕疵而造成精密度无法维持在稳定范围内,进而导致良率不佳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上述常用斜齿轮成型模具的问题者,即为本技术主要重点所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粉末冶金的偏心斜齿轮成型模具的结构,偏心斜齿轮由该成型模具一体成型,故其偏心轴不需要再通过加工即偏离齿盘的轴心,故相对地可达到制程容易且精度容易控制在稳定范围内的功效。本技术的偏心斜齿轮具有一齿盘,此齿盘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且齿盘的环周具有外斜齿,一偏心轴成型于该齿盘的第一侧面,一穿孔于该齿盘的轴心贯穿齿盘及偏心轴。为达前述目的,本技术包括:—中模,具有一纵向模穴,且于此纵向模穴的内壁具有成型该外斜齿的内斜齿;一第一下冲子,环周具有一于该中模的下方伸入纵向模穴中且可相对枢转地与该内斜齿哨合的第一斜齿段,并具有一于纵向模穴中成型该齿盘的第一侧面的第一端面,且纵向贯穿一第一轴孔;一第二下冲子,外径与该第一轴孔相同,由第一下冲子的下方伸入该第一轴孔内,且与第一下冲子结合而同步转动,此第二下冲子具有一于该第一轴孔中形成该偏心轴的端面且与该第一端面间预留该偏心轴成型的深度的第二端面,且第二下冲子纵向贯穿一对准该纵向模穴轴心的第二轴孔;一芯棒,外径与该第二轴孔相同而由第二下冲子的下方伸入该第二轴孔内,且伸入该纵向模穴中以成型该穿孔;一上冲子,环周具有于该中模的上方伸入纵向模穴中且可相对枢转地与该内斜齿啮合传动的第二斜齿段,并具有一于纵向模穴中成型该齿盘的第二侧面且与该第二端面间成型该齿盘的厚度的第三端面。所述第一轴孔于所述第一下冲子的第一端面深入一偏离所述第一下冲子轴心的偏心孔段,且所述第一轴孔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另一端深入一与所述第一下冲子的轴心同轴的同心孔段,所述偏心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同心孔段而以径差形成一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二下冲子具有一轴径对应所述偏心孔段的偏心轴段,且具有一轴径对应该同心孔段的同心轴段,该偏心轴段的外径小于所述同心轴段而以径差形成一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下冲子以所述第一阻挡部与所述第二下冲子的所述第二阻挡部相对阻挡而同步转动。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偏心斜齿轮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成型模具的配置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成型模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中模、第一下冲子、第二下冲子与芯棒位在预备位置时,倒入 粉末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上冲子朝中模之纵向模穴中伸入并对粉末挤压的动作示意 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冲子上移且中模下降使成型的偏心斜齿轮露出的动作示 意图。 图7为已知偏心斜齿轮的立体外观图。图8为已知成型模具的配置示意图。 图9为已知成型模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已知成型 模具的上冲子朝中模内对粉末挤压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6,图中所示者为本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在此仅供说明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粉末冶金的偏心斜齿轮成型模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此述的偏心斜齿轮I具有一齿盘10,此齿盘10具有一第一侧面100与一第二侧面101,且齿盘10的环周具有外斜齿102, —偏心轴11成型于该齿盘10的第一侧面100,—穿孔12于该齿盘10的轴心贯穿齿盘10及偏心轴11。如图2至图3所示,该偏心斜齿轮I的成型模具,其结构包括一中模2、一第一下冲子3、一第二下冲子4、一芯棒5及一上冲子6,其中:如图2至图3所示,该中模2具有一纵向模穴20,且于此纵向模穴20的内壁具有内斜齿21,以此内斜齿21成型该外斜齿102。如图2至图3所示,该第一下冲子3环周具有一第一斜齿段30,此第一斜齿段30于该中模2的下方伸入纵向模穴20中,且第一斜齿段30可相对枢转地与该内斜齿21啮合,第一下冲子3于第一斜齿段30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端面300,此第一端面300于纵向模穴20中成型该齿盘10的第一侧面100,且第一下冲子3纵向贯穿一第一轴孔31。如图2至图3所示,该第二下冲子4外径与该第一轴孔31相同,第二下冲子4由第一下冲子3的下方伸入该第一轴孔31内,且第二下冲子4与第一下冲子3结合而同步转动,此第二下冲子4具有一第二端面40,此第二端面40于该第一轴孔31中形成该偏心轴11的端面,且第二端面40与该第一端面31间预留该偏心轴11成型的深度,且第二下冲子4纵向贯穿一第二轴孔41,此第二轴孔41对准该纵向模穴20的轴心。如图2至图3所示,该芯棒5的外径与该第二轴孔41相同,芯棒5由第二下冲子4的下方伸入该第二轴孔41内,且伸入该纵向模穴20中以成型该穿孔12。如图2至图3所示,该上冲子6环周具有第二斜齿段60,此第二斜齿段60于该中模2的上方伸入纵向模穴20中,且第二斜齿段60可相对枢转地与该内斜齿21哨合传动,上冲子6于第二斜齿段60的一端具有一第三端面600,此第三端面600于纵向模穴20中成型该齿盘10的第二侧面101,且第三端面600与该第二端面40间成型该齿盘10的厚度。如图2至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轴孔31于该第一下冲子3的第一端面300深入一偏心孔段310,此偏心孔段310偏离第一下冲子3的轴心;该第一轴孔31于该第一端面300的另一端深入一同心孔段311,此同心孔段311与第一下冲子3的轴心同轴,该偏心孔段310的内径小于该同心孔段311而以径差形成一第一阻挡部32。如图2至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下冲子4具有一偏心轴段42,此偏心轴段42的轴径对应该偏心孔段310,且第二下冲子4具有一同心轴段43,此同心轴段43的轴径对应该同心孔段311,该偏心轴段42的外径小于该同心轴段43而以径差形成一第二阻挡部44,该第一下冲子3以第一阻挡部32与该第二下冲子4的第二阻挡部44相对阻挡而同步转动。本实施例的成型模具在成型偏心斜齿轮I时,该第一下冲子3、第二下冲子4以及芯棒5位在预先设定的位置,此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末冶金的偏心斜齿轮成型模具的结构,所述偏心斜齿轮具有一齿盘,该齿盘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且该齿盘的环周具有外斜齿,一偏心轴成型于所述齿盘的第一侧面,一穿孔于所述齿盘的轴心贯穿所述齿盘及所述偏心轴,其特征在于:一中模,具有一纵向模穴,且于该纵向模穴的内壁具有成型所述外斜齿的内斜齿;一第一下冲子,环周具有一于所述中模的下方伸入所述纵向模穴中且可相对枢转地与所述内斜齿啮合的第一斜齿段,并具有一于所述纵向模穴中成型所述齿盘的第一侧面的第一端面,且纵向贯穿一第一轴孔;一第二下冲子,外径与该第一轴孔相同,由所述第一下冲子的下方伸入该第一轴孔内,且与所述第一下冲子结合而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下冲子具有一于所述第一轴孔中形成所述偏心轴的端面且与该第一端面间预留所述偏心轴成型的深度的第二端面,且所述第二下冲子纵向贯穿一对准所述纵向模穴轴心的第二轴孔;一芯棒,其外径与所述第二轴孔相同而由所述第二下冲子的下方伸入该第二轴孔内,且伸入所述纵向模穴中以成型该穿孔;一上冲子,环周具有于所述中模的上方伸入所述纵向模穴中且可相对枢转地与所述内斜齿啮合传动的第二斜齿段,并具有一于所述纵向模穴中成型齿盘的第二侧面且与所述第二端面间成型该齿盘的厚度的第三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冶金的偏心斜齿轮成型模具的结构,所述偏心斜齿轮具有一齿盘,该齿盘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且该齿盘的环周具有外斜齿,一偏心轴成型于所述齿盘的第一侧面,一穿孔于所述齿盘的轴心贯穿所述齿盘及所述偏心轴,其特征在于: 一中模,具有一纵向模穴,且于该纵向模穴的内壁具有成型所述外斜齿的内斜齿;一第一下冲子,环周具有一于所述中模的下方伸入所述纵向模穴中且可相对枢转地与所述内斜齿啮合的第一斜齿段,并具有一于所述纵向模穴中成型所述齿盘的第一侧面的第一端面,且纵向贯穿一第一轴孔; 一第二下冲子,外径与该第一轴孔相同,由所述第一下冲子的下方伸入该第一轴孔内,且与所述第一下冲子结合而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下冲子具有一于所述第一轴孔中形成所述偏心轴的端面且与该第一端面间预留所述偏心轴成型的深度的第二端面,且所述第二下冲子纵向贯穿一对准所述纵向模穴轴心的第二轴孔; 一芯棒,其外径与所述第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基,陈仲威,
申请(专利权)人:庆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