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及其腿托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955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座椅用腿托调节装置,主要包括调角器和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调角器的固定件用于与所述座椅的固定件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入杆与所述调角器的转动输出件相连,所述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出杆用于与腿托相连,以调节所述腿托的姿态在伸出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切换。本方案采用调角器作为运动输出构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特点,显然,相对于采用丝杆螺母机构作为运动输出的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进行车内总体布置;同时,预留出更多的乘客活动空间,为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了可靠保障。此外,调角器为一个封闭的零件,能够防止灰尘及杂物,维护成本较低。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腿托调节装置的座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配置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及其腿托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座椅属于生活中必备的用品,其提供人们乘坐并代替双腿支撑人体的重量,使人们腿部得以放松。根据使用地点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座椅具有多种不同结构,就装设于车辆内部的座椅而言,其主要结构是在一椅座后端连接有一椅背,当乘坐者坐在椅座上时,其背部可倚靠于椅背,且椅背与椅座之间设置有调角器,提供椅背可相对于椅座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以配合不同乘坐者的习惯或需求而提供有较佳的舒适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用座椅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对于配置高档的豪华车型,大多都要求乘客座椅配置可调节的腿托机构,以对腿部提供全面的支撑,如此设置,在长程路途中,乘坐者的腿部不会因为长时间弯曲而产生疲劳,可完全规避发麻或酸痛等不适,使乘客能够以更加舒适的姿态乘坐或躺卧休息。现有技术已开发出多种腿托调节机构,但这些机构都存在一些缺点,或结构复杂、成本高昂,或在折叠状态时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车内空间布置。例如,技术专利CN 101580034A《汽车座椅腿托机构》中,所述的腿托调节机构包括:实现翻转动作的翻转运动机构及电机1、实现向前伸展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座椅用腿托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角器,所述调角器的固定件用于与所述座椅的固定件连接;连杆机构,其动力输入杆与所述调角器的转动输出件相连,其动力输出杆用于与腿托相连,以调节所述腿托的姿态在伸出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座椅用腿托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角器,所述调角器的固定件用于与所述座椅的固定件连接; 连杆机构,其动力输入杆与所述调角器的转动输出件相连,其动力输出杆用于与腿托相连,以调节所述腿托的姿态在伸出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用腿托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作为动力输入杆的第一构件,与所述调角器的转动输出件固定连接; 第二构件,其一端用于与所述座椅的固定件铰接于第一铰点;和 作为动力输出杆的第三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铰接于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用腿托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构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构件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腿托铰接于第四铰点;且,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 第四构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构件的活动端铰接于第五铰点,其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腿托的中部铰接于第六铰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用腿托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收回状态下的所述连杆机构具体配置成:所述调角器的转动中心、所述第一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海东高元和刘国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