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庆钟专利>正文

一种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63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主要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的一ㄩ型截面底座、一对侧座、一具有横贯的中心油道且其上开设有数个可调式给油嘴向下贯穿油道的顶座、及一对经押制成型的侧盖板、一对给油滚筒在两侧座之间结合装设;可借由一对一对侧盖板作两侧边锁合,将给油滚筒在两侧座间完成稳固组装,达到简便、准确的组装,且使各组件均具有相互衔制的稳固定位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特别是一种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
技术介绍
一般的冲床加工过程中,对在物料表面的大质量冲击,即因表面摩擦度的影响,而产生高温或变型量无法准确预期的瑕疵;为此,在冲床的加工位置上多设有对加工物表面,施予表面微量润滑油剂的给油器,借此达到冲击的缓冲及增加加工流程的顺畅度。在现有较佳的给油器型式中,主要是一种油量多少可依据工作现况作调节的双滚筒式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该种双滚筒式给油器,主要包括一底板21的两端提供两侧板22矗接后,由该侧板22相对内侧面所设置的直向滑槽221提供第一滚筒23及一顶板24的两端筒座231、241导入装设定位;并由顶板24的两侧段位置处,设以向下接至第一滚筒23侧段筒座231顶面的轴栓25及其上弹簧251,可由轴栓25提供第二滚筒26的两端筒座261穿套及使滚筒23、26形成贴近;而配合在侧板22顶段开设的导油孔222对正顶板24的内段横贯式油道(未绘出),使中段处多个设在顶板24板体中段向下通过顶板24内侧油孔的可调式油嘴27,可经调节内侧供油孔的余隙大小,逐一控制对第一滚筒23顶面滴落的油量多少;而位于两侧段的油嘴271则借由供油管2711的延接,可将油料供入设有内侧油道(未绘出)的第二滚筒筒26座261内侧,使其再导入第二滚筒26内段时,可向外渗出而令其表面达到润湿的作用。但此结构的给油器,除了需要在各组件定寸、成型及后续凿设内段油孔的各项加工操作上均要采用,因而对各部分分别加工的组件尺寸配合度要求甚高、装配操作上相当困难,相当繁琐、不便的缺点外,且因其外露式的各组件部位容易发生积垢,或因工作时的碰撞,导致组件松动、准确度不佳的情形极易发生;如此,即会令第一或第二滚筒23、26在给油的运转过程中出现运动不顺畅、不稳定等的操作瑕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简便、易制且尺寸精确的制作优势、且使各组件均具有相互衔制的稳固定位效果的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其主要是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的ㄩ型截面底座、侧座、顶座,配合一对经押制成型的侧盖板所组成。本技术设计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其中,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的顶座,可同时成型内段横贯的油道;而相同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的侧座,可同时成型提供油管配置空间及给油滚筒套置限制的贯通口、直向筒槽;由此达到可免另外加工开设孔、槽,或单独押制成型该组件时的不便性,达到降低制作成本与降低加工难度的经济、实用效益。本技术设计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其中,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的底座、侧座、顶座等具有组件提供凹口嵌入、盖合及包覆供油管、弹簧等的作用组件隐藏效果,除了达到外观性的增进外,主要有防止各组件积垢或被碰撞的积极防护效果,有助于给油操作的稳定性与耐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的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包括一底座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设有向上凹口的ㄩ型截面座体;底座两侧端面底段则分别开设有栓孔;一对侧座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呈H型截面的立置状座体,并以其底段分别置入在底座的凹口两侧段位置进行套设;其中,侧座的相对内侧面边部设有向内伸出的挡止部,形成两相对而内侧面部分为开放状的直向筒槽,提供给中心为贯穿状油道的给油滚筒,以其侧段筒座套入其内,接受垂直方向的滑动限制,并形成给油滚筒在两侧座间横置及可连续迭接;所述给油滚筒的侧段筒座上、下端则分别设置有一压缩弹簧;在侧座中段挡面开设有一向内贯穿的供油管窗,而两侧座相对外侧则为向下贯通的贯通口;一顶座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的条状座体,且两端对正跨置在两侧座的上方;其中,顶座中段具有横贯的中心油道,而座体由顶面中段向下开设有数个可调式外给油嘴,分别向下贯穿中心油道,形成在顶座底面排列分布的给油端口,可分别对正在给油滚筒的正上方;且,位于顶座两侧或其中一侧配置有其二或其一的可调式内给油嘴,则可借供油管延接后,使供油管管体中段收合在侧座的贯通口内,而后段则在穿过侧座中段供油管窗后,接至给油滚筒的侧端进油孔处;顶座两侧端面顶段则分别开设有栓孔;一对侧盖板为经押制成型的板体其相对内面的侧边中段部位凸设有左、右各一挡唇,由此挡唇形成的相对内段凹部,除提供侧座的后端面适可嵌入定位外,亦可同时提供挡唇底端分别跨置在底座两侧顶端及挡唇顶端,分别提供顶座两侧底端的跨置,形成各组件间的初步衔置定位;而侧盖板的顶段及底段两侧,分别开设有对应于顶座侧面栓孔及底座侧面栓孔的贯穿孔;其中,其一或两侧盖板的上段,对应顶座中心油道的出口端位置,开设有一可外接供油管,可向内供油进入顶座中心油道的给油孔。本技术设计的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在使用时,由顶座处向下紧压,使给油滚筒的侧段筒座上、下端的压缩弹簧变形,形成两滚筒间的夹置弹性设定后,分别逐以螺栓通过贯穿孔,锁入顶座栓孔及底座栓孔,即可完成各组件相互衔制、稳固定位的准确组装操作,且可同时进行外部和内部的给油操作,因而具有给油操作简便、稳定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设计目的、结构特点及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给油器的结构说明图。图2为本技术设计的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的立体分解说明图。图3为本技术设计的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的立体组合说明图。图4为本技术设计的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组合的横向剖面及给油示意图。其中,附图中所述各标号分别表示为21为底板;22为侧板;221为直向滑槽;222为导油孔;23为滚筒;231为筒座;24为顶板;241为筒座;25为轴栓;251为弹簧;26为滚筒;261为筒座;27为可调式油嘴;271为油嘴;2711为供油管;3为底座;31为凹口;3S为栓孔;4为侧座;41A为挡止部;41为直向筒槽;42为供油管窗;43为贯通口;5为给油滚筒;51为筒座;52为油道;521为进油孔;53为压缩弹簧;6为顶座;61为中心油道;62为外给油嘴;621为给油端口;63为内给油嘴;6S为栓孔;7为侧盖板;71为挡唇;711为凹部;72为贯穿孔;73为螺栓;G为供油管。具体实施方式请首先配合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设计的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主要包括一底座3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设有向上凹口31的ㄩ型截面座体;底座3两侧端面底段,则分别开设有栓孔3S;一对侧座4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呈H型截面的立置状座体,并以其底段分别与底座3的凹口31两侧段接受套设;其中,侧座4的相对内侧面边部设有向内伸出的挡止部41A,形成两相对而内侧面部分开放状的直向筒槽41,提供给中心为贯穿状油道52的给油滚筒5,以其侧段筒座51套入其内,接受垂直方向的滑动限制,并形成给油滚筒5在两侧座4间横置及可连续迭接;其中,给油滚筒5的侧段筒座51上、下端则分别设置有一压缩弹簧53;在侧座4中段挡面开设有一向内贯穿的供油管窗42,而侧座4的两相对外侧为向下贯通的贯通口43;一顶座6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条状座体,并在两端对正跨置在两侧座4的上方;其中,顶座6中段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床用双滚筒给油器的组装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设有向上凹口的凵型截面座体;底座两侧端面底段则分别开设有栓孔;    一对侧座;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呈H型截面的立置状座体,并以其底段分别置入在底座的凹口两侧段位置进行套设;其中,侧座的相对内侧面边部设有向内伸出的挡止部,形成两相对而内侧面部分为开放状的直向筒槽,提供给中心为贯穿状油道的给油滚筒,以其侧段筒座套入其内,接受垂直方向的滑动限制,并形成给油滚筒在两侧座间横置及可连续迭接;所述给油滚筒的侧段筒座上、下端则分别设置有一压缩弹簧;在侧座中段挡面开设有一向内贯穿的供油管窗,而两侧座相对外侧则为向下贯通的贯通口;    一顶座:以铝挤型直向抽制成型后,定寸截成的条状座体,且两端对正跨置在两侧座的上方;其中,顶座中段具有横贯的中心油道,而座体由顶面中段向下开设有数个可调式外给油嘴,分别向下贯穿中心油道,形成在顶座底面排列分布的给油端口,可分别对正在给油滚筒的正上方;且,位于顶座两侧或其中一侧配置有其二或其一的可调式内给油嘴,则可借供油管延接后,使供油管管体中段收合在侧座的贯通口内,而后段则在穿过侧座中段供油管窗后,接至给油滚筒的侧端进油孔处;顶座两侧端面顶段则分别开设有栓孔;    一对侧盖板为经押制成型的板体:其相对内面的侧边中段部位凸设有左、右各一挡唇,形成相对内段凹部;而侧盖板的顶段及底段两侧,分别开设有对应于顶座侧面栓孔及底座侧面栓孔的贯穿孔;其一或两侧盖板的上段,对应顶座中心油道的出口端位置开设有一外接供油管,向内供油进入顶座中心油道的给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钟
申请(专利权)人:吴庆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