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182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包括上下连接在一起的承拉管和大泵筒,在上述二者构成的管腔内部中心设置有小柱塞和大柱塞,所述小柱塞外侧套有小泵筒并通过小泵筒外侧上端套设的悬挂接头悬挂在承拉管内部。大柱塞通过自身上端的上接箍连接在小柱塞的下端。小柱塞上端通过出油接头连接抽油杆,大柱塞下端的下接箍通过进液接头连接抽油杆。出油接头上设有出液孔,进液接头上设有进液孔。承拉管下端设有泄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消除因柱塞不同心造成的杆柱下行困难问题,加深泵挂,减少井内管、杆柱冲程损失,提高油井产液量,降低能耗;避免作业过程中造成污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用有杆抽油泵辅助工具,具体地说是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有杆泵采油,主要有抽油杆带动抽油泵举升原油,为石油开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①对于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油田,由于低渗油藏存在着埋藏深、液面低等问题,因此受抽油机悬点载荷、抽油杆强度等限制,无法进一步加深泵挂深度,因而得不到有效地开发不能进一步提高产量要想进一步加深泵挂,需改变抽油机型号及其他条件,增加成本井内管、杆柱冲程损失大,能耗量大。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消除因柱塞不同心造成的杆柱下行困难问题,加深泵挂,减少井内管、杆柱冲程损失,提高油井产液量,降低能耗;避免作业过程中造成污染。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包括上下连接在一起的承拉管和大泵筒,在上述二者构成的管腔内部中心设置有小柱塞和大柱塞,所述小柱塞外侧套有小泵筒并通过小泵筒外侧上端套设的悬挂接头悬挂在承拉管内部。所述大柱塞外壁紧贴在大泵筒内壁且大柱塞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接箍和下接箍。所述大柱塞通过自身上端的上接箍连接在小柱塞的下端。所述小柱塞和大柱塞为上下贯通设计,小柱塞上端通过出油接头连接抽油杆,大柱塞下端的下接箍通过进液接头连接抽油杆。所述出油接头上设有出液孔,进液接头上设有进液孔。所述承拉管与大泵筒通过泵筒接箍相连接。[0011 ] 所述承拉管上设有泄油孔。所述大泵筒下端还连接有限位接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设计了承拉管,小泵筒悬挂在承拉管内,不承受拉力,也不受泵挂深度限制;2、小泵筒成悬臂梁状态,消除了因柱塞不同心造成的杆柱下行困难问题,提高应用可靠性;3、减轻驴头悬点载荷,减小杆柱伸缩对抽油泵的影响,提高泵效,节能效果显著;4、承拉管下端有泄油孔,在油井需要作业时,与出油接头对接形成泄油通道,可避免作业过程中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抽油杆1、出油接头2、小栗筒3、小柱塞4、泄油孔5、承拉管6、栗筒接榧7、上接榧8、大柱塞9、下接榧10、进液孔11、大栗筒12、悬挂接头13、进液接头14、限位接头15。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根据图1所示,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包括上下连接在一起的承拉管6和大泵筒12,在上述二者构成的管腔内部中心设置有小柱塞4和大柱塞9,小柱塞外侧套有小泵筒3并通过小泵筒外侧上端套设的悬挂接头13悬挂在承拉管内部。大柱塞外壁紧贴在大泵筒内壁且大柱塞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接箍8和下接箍10。大柱塞通过自身上端的上接箍连接在小柱塞4的下端。大泵筒下端还连接有限位接头15。小柱塞和大柱塞为上下贯通设计,小柱塞上端通过出油接头2连接抽油杆1,大柱塞下端的下接箍通过进液接头14连接抽油杆I。出油接头上设有出液孔,进液接头上设有进液孔11。承拉管与大泵筒通过泵筒接箍相连接。承拉管上设有泄油孔5。运行时,承拉管6上下端分别与油管及大泵筒12连接,而小泵筒3悬挂在承拉管6内,小柱塞4上端通过出油接头2与抽油杆I相连接,下端通过上接箍8与大柱塞9连接、大柱塞9通过下接箍10与进液接头14连接、进液接头14和抽油杆I相连接。当抽油机光杆上冲程运行时,油井产出液自进液孔11进入,然后从出油接头2排出,利用大小柱塞之间的面积差和油套之间的压差(即大柱塞上下端面处的压力有一个差值),由该压力差所产生的一个向上举升力(助力)作用在大柱塞下端面,从而减轻了抽油机的驴头悬点载荷。在不改变抽油机型号的条件下,进一步加深了泵挂,减少了井内管、杆柱冲程损失,提高了油井产液量,降低了能耗。当油井需要作业时,承拉管6下端的泄油孔5,可与出油接头2对接形成泄油通道,可避免作业过程中造成污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技术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连接在一起的承拉管和大泵筒,在上述二者构成的管腔内部中心设置有小柱塞和大柱塞,所述小柱塞外侧套有小泵筒并通过小泵筒外侧上端套设的悬挂接头悬挂在承拉管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连接在一起的承拉管和大泵筒,在上述二者构成的管腔内部中心设置有小柱塞和大柱塞,所述小柱塞外侧套有小泵筒并通过小泵筒外侧上端套设的悬挂接头悬挂在承拉管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柱塞外壁紧贴在大泵筒内壁且大柱塞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接箍和下接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柱塞通过自身上端的上接箍连接在小柱塞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油式深抽减载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生黄润晶于雪林张中慧王慧莉刘晓玲徐建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