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用于人体生理学研究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姿突发减载装置及用其研究突发性失衡对人体影响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人-椅界面不稳定作为动态座椅的一个基本工效学特征,对于改善人-椅界面适配度缓解坐面压力和改善坐不舒适具有明显的作用。然而,有关生理、心理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腰椎稳定肌在维系腰椎稳定性中发挥80%以上的作用,因而腰部的舒适度和腰椎功能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该领域研究突发性失衡对人体影响主要通过简单的支撑结构与人工减载相配合的形式来进行,在实验中对于受试者心理干扰较大,进一步使得受试者产生心理预期导致肌肉预先控制而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对受试者干扰性较小的站姿突发减载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采用该装置研究突发性失衡对人体影响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用于姿势控制研究的站姿突发减载装置,包括箱体、信号发射装置、磁力锁、连杆机构、复位弹簧、踏板、和缓冲平台,所述箱体的上壁设有通孔,连杆机构的一端与箱体的侧壁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姿势控制研究的站姿突发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信号发射装置(2)、磁力锁、连杆机构(3)、复位弹簧(6)、踏板(7)、和缓冲平台(8),所述箱体的上壁设有通孔,连杆机构(3)的一端与箱体的侧壁相铰接,所述踏板(7)位于通孔的上方,且踏板(7)底部通过连接片与连杆机构(3)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机构(3)与箱体(1)顶部之间固定有磁力锁和复位弹簧(6),所述信号发射装置(2)与磁力锁电气连接,所述缓冲平台(8)设置在箱体(1)内且位于踏板(7)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姿势控制研究的站姿突发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信号发射装置(2)、磁力锁、连杆机构(3)、复位弹簧(6)、踏板(7)、和缓冲平台(8),所述箱体的上壁设有通孔,连杆机构(3)的一端与箱体的侧壁相铰接,所述踏板(7)位于通孔的上方,且踏板(7)底部通过连接片与连杆机构(3)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机构(3)与箱体(1)顶部之间固定有磁力锁和复位弹簧(6),所述信号发射装置(2)与磁力锁电气连接,所述缓冲平台(8)设置在箱体(1)内且位于踏板(7)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姿突发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壁的通孔为两个,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磁力锁、复位弹簧(6)、踏板(7)和连杆机构(3)的数量也相应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姿突发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杆机构(3)相互平行设置,且连杆机构(3)包括上下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侧壁和连接片相互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站姿突发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与箱体(1)侧壁相互平行,且连接片平面与踏板平面相互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站姿突发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王诗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