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风能集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171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能集聚装置,特点是包括固定设置的中心管和集风管,集风管呈圆台形,中心管套在风力发电机外,集风管的小口端与中心管的前端固定连接,集风管的圆周面上铰接有至少两块开口挡板;优点是通过将该装置安装在风力发电机上,可增加吹向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密度,提高风速,使风力发电机在自然风速较小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而当自然风速较大时,可将铰接在集风管上的开口挡板吹起形成一个开口,让风从开口吹出,减弱了吹到风力发电机上的风速,从而使风力发电机在自然风速较大时也可以正常工作,在有利于风速变化均匀的同时,扩大了风力发电机的适用风速范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领域的集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能集聚装置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是发电装置之一,其应用比较广。但是目前的风力发电机受风速的影响比较大,当自然风速比较小时,风力发电机无法正常启动,而当自然风速比较大时,为保护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将处于保护状态而停止工作,因此,使得风力发电机的适用风速范围比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扩大风力发电机的适用风速范围的风能集聚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能集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中心管和集风管,所述的集风管呈圆台形,所述的中心管套在风力发电机外,所述的集风管的小口端与所述的中心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集风管的圆周面上铰接有至少两块开口挡板。所述的集风管的内表面与所述的开口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拉簧。所述的开口挡板的前端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的集风管上,所述的开口挡板的后端为自由端。所述的一种风能集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的集风管的大口端的底部通过支撑架与所述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中心管通过固定架与所述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中心管的底部设置有开槽,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安装脚穿过所述的开槽与所述的底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将该装置安装在风力发电机上,可增加吹向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密度,提高风速,使风力发电机在自然风速较小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而当自然风速较大时,可将铰接在集风管上的开口挡板吹起形成一个开口,让风从开口吹出,减弱了吹到风力发电机上的风速,从而使风力发电机在自然风速较大时也可以正常工作,在有利于风速变化均匀的同时,扩大了风力发电机的适用风速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自然风速较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自然风速较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风能集聚装置,包括底板1、中心管2和集风管3,集风管3呈圆台形,中心管2套在风力发电机4外,集风管3的小口端与中心管2的如端固定连接,集风管3的大口端的底部通过支撑架31与底板I固定连接,中心管2通过固定架21与底板I固定连接,中心管2的底部设置有开槽(图中未显示),风力发电机4的安装脚穿过开槽与底板I固定连接,集风管3的圆周面上通过合页32铰接有四块均匀分布的开口挡板5,开口挡板5的后端为自由端,集风管3的内表面与开口挡板5之间固定设置有拉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能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的中心管和集风管,所述的集风管呈圆台形,所述的中心管套在风力发电机外,所述的集风管的小口端与所述的中心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集风管的圆周面上铰接有至少两块开口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能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的中心管和集风管,所述的集风管呈圆台形,所述的中心管套在风力发电机外,所述的集风管的小口端与所述的中心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集风管的圆周面上铰接有至少两块开口挡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风管的内表面与所述的开口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拉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富李洪滨何明腾司徒洁芸孙广辉赵旭施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