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6984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传动装置,它包括框架门、连杆Ⅰ、连杆Ⅱ和电池框架;所述电池框架的前端上部设有两端带连接杆的传动管;所述电池框架前端的下部和中部分别与连杆Ⅰ和连杆Ⅱ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Ⅰ和连杆Ⅱ的另一端分别与框架门的后端和前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杆Ⅲ与连杆Ⅱ铰接;所述连接杆和连杆Ⅲ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由于连杆Ⅰ、连杆Ⅱ、连杆Ⅲ和框架门为铰接,当传动管接受到驱动装置传递的动力进行转动时,连杆Ⅰ、连杆Ⅱ和连杆Ⅲ会带动框架门上移,以便密封电池框架;省去了操作人员携带大量工具进行电池的装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费时费力、安全性差和密封不严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电动车电池的更换,多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装卸,这种手动装卸方式需要操作人员携带大量的工具,且工作过程较复杂,费时费力;在操作中也容易对工作人员构成伤害,安全性差;并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更换电池的开口处由于密封不严,容易溅入污水或沙石,损坏电池包或其他内部设备,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费时费力、安全性差和密封不严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传动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传动装置,其要点是它包括框架门、连杆1、连杆II和电池框架;所述电池框架的前端上部设有两端带连接杆的传动管;所述电池框架前端的下部和中部分别与连杆I和连杆II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I和连杆II的另一端分别与框架门的后端和前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杆III与连杆II铰接;所述连接杆和连杆III铰接。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框架门的边缘设有密封胶垫。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由于连杆1、连杆I1、连杆III和框架门为铰接,当传动管接受到驱动装置传递的动力进行转动时,连杆1、连杆II和连杆III会带动框架门上移,以便密封电池框架,防止杂物进入损坏电池包或内部设备;同时,省去了操作人员携带大量工具进行电池的装卸,省时省力。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费时费力、安全性差和密封不严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框架2、传动管3、连接杆4、连杆III 5、连杆II 6、框架门7、连杆I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本技术它包括框架门6、连杆I 7、连杆II 5和电池框架I ;所述电池框架I的前端上部设有两端带连接杆3的传动管2 ;所述电池框架I前端的下部和中部分别与连杆I 7和连杆II 5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I 7和连杆II 5的另一端分别与框架门6的后端和前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通过连杆III 4与连杆II 5连接;所述连接杆3和连杆III 4、连杆III 4和连杆II 5分别相互铰接;所述框架门6的边缘设有密封胶垫。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框架门、连杆1、连杆II和电池框架;所述电池框架的前端上部设有两端带连接杆的传动管;所述电池框架前端的下部和中部分别与连杆I和连杆II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I和连杆II的另一端分别与框架门的后端和前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杆III与连杆II铰接;所述连接杆和连杆III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架门的边缘设有密封胶垫。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传动装置,它包括框架门、连杆Ⅰ、连杆Ⅱ和电池框架;所述电池框架的前端上部设有两端带连接杆的传动管;所述电池框架前端的下部和中部分别与连杆Ⅰ和连杆Ⅱ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Ⅰ和连杆Ⅱ的另一端分别与框架门的后端和前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杆Ⅲ与连杆Ⅱ铰接;所述连接杆和连杆Ⅲ铰接。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由于连杆Ⅰ、连杆Ⅱ、连杆Ⅲ和框架门为铰接,当传动管接受到驱动装置传递的动力进行转动时,连杆Ⅰ、连杆Ⅱ和连杆Ⅲ会带动框架门上移,以便密封电池框架;省去了操作人员携带大量工具进行电池的装卸。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费时费力、安全性差和密封不严的技术问题。文档编号H01M2/10GK202966262SQ20122060059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鲍文光, 李根宏, 何志刚, 丁登太 申请人: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框架门、连杆Ⅰ、连杆Ⅱ和电池框架;所述电池框架的前端上部设有两端带连接杆的传动管;所述电池框架前端的下部和中部分别与连杆Ⅰ和连杆Ⅱ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Ⅰ和连杆Ⅱ的另一端分别与框架门的后端和前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杆Ⅲ与连杆Ⅱ铰接;所述连接杆和连杆Ⅲ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文光李根宏何志刚丁登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