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液晶光栅装置及3D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6466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7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液晶光栅装置,包括下基板和上基板,在所述下基板上设置有条形光栅、第一导通端子、第二导通端子,其中第一导通端子连接所述条形光栅,并向所述条形光栅输入第一电压信号;在所述上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设置有公共电极;所述下基板在所述条形光栅外面还设置有环形电极,所述环形电极与所述第二导通端子连接,通过含有导电材料的封框胶连接所述公共电极,使得第二导通端子与所述公共电极连接,由所述第二导通端子向所述公共电极输入第二电压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上述3D液晶光栅装置的3D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适于点胶以及全周导工艺,与现有的工艺可以很好的兼容,从而获取更好的导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3D显示的3D液晶光栅装置及3D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LCD三维显示功能将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3D显示功能已经在众多液晶电子产品上得到应用,必将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而更加深入我们的生活。中国专利申请CN200810066924.6中介绍了3D显示的原理,通过条形光栅对像素进行选择性的遮挡,控制不同的光线进入人的左、右眼,形成视觉差,人脑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合成后最终产生3D效果。目前现有技术中的3D液晶光栅结构如附图1-4所示。参见图1,3D液晶光栅装置包括基板102,其包括下基板102-1、上基板102-2;上基板102-2、下基板102-1之间通过封框胶103进行贴合,二者之间还夹有液晶层(位于封框胶所包围的区域内,图中未示出)。该图1还示出了该3D液晶光栅的可视区域104、设置于下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侧上的条形光栅105、设置于上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侧上的公共电极101、导通部分107、导电材料108、导通端子106,该导通端子106包括第二导通端子106-1和第一导通端子106-2。上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和下基板的条形光栅可以为ITO(Indium Tin Oxides,铟锡氧化物)或者IZO(Indium Zinc Oxide,铟氧化锌)等透明导电材料。图2为该3D液晶光栅中位于下基板上的电极的平面结构图,其中更具体的示出了由多根平行的条形电极构成的条形光栅105,以及条形电极与条形电极之间的缝,条形光栅105连接至设置于下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侧上的第一导通端子106-2,该第一导通端子106-2用于向条形光栅105提供第一电压信号;设置于下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侧上的第二导通端子106-1为单独的导通端子,与条形光栅105和第一导通端子106-2绝缘。第一导通部分107-1为第二导通端子106-1上的一部分,用于将信号传输至上基板102-1上的公共电极。图3表示该3D液晶光栅中位于上基板上的公共电极的平面结构图,其具有一整片的公共电极101,该公共电极101与下基板上的条形光栅105对应,其面积大于条形光栅的面积,且能够覆盖条形光栅所在的全部区域,同时该公共电极101包括第二导通部分107-2,其位置与图2中的下基板102-1上的第一导通部分107-1对应。图4为该3D液晶光栅结构沿A1-A2线的剖面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4可以看出,上基板102-2和下基板102-1通过环绕该条形光栅105的封框胶103粘合在一起,上基板102-2和下基板102-1之间的液晶层被封框胶103封闭起来。在下基板上第一导通部分107-1和上基板的第二导通部分107-2之间的封框胶103内设置有导电材料108(如金球)。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多种缺陷:        (1)第一导通部分107-1和上基板的第二导通部分107-2之间要单独点胶,与涂布封框胶103为两个单独的步骤,工艺相对复杂。(2)由于公共电极101和第二导通端子106-1之间通过点胶导通,二者导通的接触面积较小,导电能力受限,并且随着3D液晶光栅尺寸的增大,上基板信号传输延迟的问题会愈发显著。(3)在3D液晶光栅制作后,有一道目视检测程序(Visual Test),用于检测光栅制作的效果,一般在第二导通端子106-1、第一导通端子106-2上扎针,由于制备第二导通端子106-1和第一导通端子106-2的金属/ITO很薄,针容易使得金属/ITO走线划伤或者划断,导致模组压合(bonding)后,导通信号出现问题。(4)由于现有技术只设计两组导通端子106-1、106-2,则在模组压合时,经常会出现导电粒子容易被压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上下基板通过点胶导通的3D液晶光栅装置,制备工艺复杂、导电能力有限、信号延迟问题严重、模组压合时导电粒子容易被压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3D液晶光栅装置,其中包括,下基板和上基板;设置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粘合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的封框胶;在所述上基板上设置有公共电极;设置于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的条形光栅和向所述条形光栅传输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导通端子;设置于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的环绕所述条形光栅的环形电极和向所述环形电极传输第二电压信号的第二导通端子;所述环形电极位于所述封框胶区域并通过设置于所述封框胶中的导电材料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传输给所述公共电极。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电极封闭,所述第一导通端子与所述封闭的环形电极和所述封框胶交叉,在所述交叉处所述第一导通端子通过绝缘层与所述封闭的环形电极和所述封框胶绝缘。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电极不封闭,其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导通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处并与所述封框胶交叉,所述公共电极在对应所述交叉处具有第二缺口。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电极不封闭,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导通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处并与所述封框胶交叉,在所述交叉处所述第一导通端子通过绝缘层与所述封框胶绝缘。进一步的,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条形光栅采用透明导电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条形光栅采用ITO。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通端子、所述第二导通端子和所述环形电极采用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电极区域的宽度小于框胶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电极区域的宽度不均匀。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电极区域为矩形,在第一位置处的宽度大于第二角位置处的宽度。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导通端子、所述第二导通端子之外还设置有导通端子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通端子、所述第二导通端子分别各连接有一个导通端子组。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检测程序中金属/ITO走线容易被划伤或划断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导通端子组中包括至少一个导通端子。进一步的,导通端子组的位置与相应的导通端子之间具有间隔。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材料为金球。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3D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平面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任意一种3D液晶光栅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3D液晶光栅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制作上基板,在所述上基板上沉积一层透明导电材料,然后将其刻蚀成具有第二缺口的公共电极图形结构,其中,所述公共电极的面积能够完全覆盖下基板上的条形光栅;(2)制作下基板,在所述下基板上沉积一层透明导电材料,然后将其刻蚀形成具有条形光栅、第二导通端子、第二导通端子、环形电极的图形;其中第二导通端子连接所述条形光栅,并向所述条形光栅输入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导通端子与所述条形光栅之间绝缘;环形电极环绕所述条形光栅,并与所述第二导通端子连接,与所述第二导通端子绝缘;(3)在所述下基板的环状电极上涂布封框胶,所述封框胶中均匀的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液晶光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液晶光栅装置包括:上基板;下基板;设置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粘合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的封框胶;设置于所述上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的公共电极;设置于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的条形光栅和向所述条形光栅传输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导通端子;设置于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的环绕所述条形光栅的环形电极和向所述环形电极传输第二电压信号的第二导通端子;所述环形电极位于所述封框胶区域并通过设置于所述封框胶中的导电材料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传输给所述公共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液晶光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液晶光栅装置包括:
上基板;
下基板;
设置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粘合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的封框胶;
设置于所述上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的公共电极;
设置于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的条形光栅和向所述条形光栅传输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导通端子;
设置于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的环绕所述条形光栅的环形电极和向所述环形电极传输第二电压信号的第二导通端子;
所述环形电极位于所述封框胶区域并通过设置于所述封框胶中的导电材料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传输给所述公共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液晶光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电极封闭,所述第一导通端子与所述封闭的环形电极和所述封框胶交叉,在所述交叉处所述第一导通端子通过绝缘层与所述封闭的环形电极和所述封框胶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液晶光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电极不封闭,其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导通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处并与所述封框胶交叉,所述公共电极在对应所述交叉处具有第二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液晶光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电极不封闭,其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贤军赵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