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5272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7:22
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机械,闭路铁芯上配有一只圆形电极轴和两只半圆形电极轴,各个电极轴分别配套一只夹紧气缸,探伤工件位于电极轴之间,移动箱体通过闭路铁芯移动滚轮与闭路铁芯配合,纵向线圈I固定在移动箱体上,纵向线圈II固定在固定箱体上,移动箱体上设有移动箱体滚轮,手轮与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连接移动齿轮,移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各夹紧气缸同时工作,这样保证叉形工件夹得牢固,不易打火,并保证了磁化效果。且探伤托架为固定式结构能使工件在磁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被有效磁化的,能显著减少漏检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内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工业正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其重要性已得到公认。无损检测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原有技术的活塞探伤夹持装置均存在夹紧不牢且容易打火的现象,且探伤托架为固定式结构,这种检验方法会造成被检测工件的磁痕磨损,会形成漏检。科研单位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希望研制出一种性能优越的活塞探伤夹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该装置能显著减轻工件夹紧不牢且容易打火的现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夹持装置包括固定箱体、纵向线圈II、闭路铁芯、闭路铁芯移动滚轮、纵向线圈I、电极轴I、夹紧气缸I、气缸支架、夹紧气缸III、夹紧气缸II、电极轴III、电极轴II、移动箱体滚轮、移动箱体、减速器、移动齿轮、齿条、手轮,闭路铁芯上配有一只圆形电极轴和两只半圆形电极轴,电极轴I为圆形,电极轴II、电极轴III均为半圆形,电极轴I上配套夹紧气缸I,电极轴II上配套夹紧气缸II,电极轴III上配套夹紧气缸III,夹紧气缸I、夹紧气缸II、夹紧气缸III分别固定在气缸支架上,探伤工件位于电极轴I与电极轴II、电极轴III之间,移动箱体通过闭路铁芯移动滚轮与闭路铁芯配合,纵向线圈I固定在移动箱体上,纵向线圈II固定在固定箱体上,移动箱体上设有移动箱体滚轮,手轮与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连接移动齿轮,移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构成了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原理是:该活塞探伤夹持装置是活塞探伤仪上的一个夹持部件,用于探伤时夹持工件。夹持动作依靠夹紧气缸I、夹紧气缸II、夹紧气缸III分别推动圆形电极轴I和二只半圆形电极轴II和电极轴III实现。当探伤工件被夹紧后,通以纵周向电流对探伤工件进行磁化,并喷洒磁悬液。依据磁粉探伤原理,有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探伤工件被磁化后,磁力线在铁磁材料探伤工件中通过时,遇铁磁性材料表面、近表面缺陷形成磁力线漏出----漏磁场。当缺陷方向与磁场方向成一定角度时,由于缺陷处的磁导率的变化,磁力线逸出工件表面,产生漏磁场,漏磁场吸引磁粉堆积形成磁痕吸附磁粉形成磁痕,探伤工件的缺陷处吸附磁粉形成放大了的磁痕,从而完成磁粉探伤。有益效果:夹紧气缸I、夹紧气缸II和夹紧气缸III同时工作,这样保证叉形工件夹得牢固,不易打火,并保证了磁化效果。且探伤托架为固定式结构能使工件在磁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被有效磁化的,能显著减少漏检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的侧视图。在图中,1固定箱体、2纵向线圈II、3闭路铁芯、4探伤工件、5闭路铁芯移动滚轮、6纵向线圈I、7电极轴I、8夹紧气缸I、9气缸支架、10夹紧气缸III、11夹紧气缸II、12电极轴III、13电极轴II、14移动箱体滚轮、15移动箱体、16减速器、17移动齿轮、18齿条、19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夹持装置包括固定箱体1、纵向线圈II2、闭路铁芯3、闭路铁芯移动滚轮5、纵向线圈I6、电极轴I7、夹紧气缸I8、气缸支架9、夹紧气缸III10、夹紧气缸II11、电极轴III12、电极轴II13、移动箱体滚轮14、移动箱体15、减速器16、移动齿轮17、齿条18、手轮19,闭路铁芯3上配有一只圆形电极轴和两只半圆形电极轴,电极轴I7为圆形,电极轴II13、电极轴III12均为半圆形,电极轴I7上配套夹紧气缸I8,电极轴II13上配套夹紧气缸II11,电极轴III12上配套夹紧气缸III10,夹紧气缸I8、夹紧气缸II11、夹紧气缸III10分别固定在气缸支架9上,探伤工件4位于电极轴I7与电极轴II13、电极轴III12之间,移动箱体15通过闭路铁芯移动滚轮5与闭路铁芯3配合,纵向线圈I6固定在移动箱体15上,纵向线圈II2固定在固定箱体1上,移动箱体15上设有移动箱体滚轮14,手轮19与减速器16相连接,减速器16连接移动齿轮17,移动齿轮17与齿条18相啮合,构成了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该活塞探伤夹持装置是活塞探伤仪上的一个夹持部件,用于探伤时夹持探伤工件4。夹持动作依靠夹紧气缸I8、夹紧气缸II11、夹紧气缸III10分别推动圆形电极轴I7和二只半圆形电极轴II13和电极轴III12实现。当探伤工件4被夹紧后,通以纵周向电流对探伤工件4进行磁化,并喷洒磁悬液。依据磁粉探伤原理,有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探伤工件4被磁化后,磁力线在铁磁材料探伤工件4中通过时,遇铁磁性材料表面、近表面缺陷形成磁力线漏出----漏磁场。当缺陷方向与磁场方向成一定角度时,由于缺陷处的磁导率的变化,磁力线逸出探伤工件4表面,产生漏磁场,漏磁场吸引磁粉堆积形成磁痕吸附磁粉形成磁痕,探伤工件4的缺陷处吸附磁粉形成放大了的磁痕,从而完成磁粉探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包括固定箱体、纵向线圈II、闭路铁芯、闭路铁芯移动滚轮、纵向线圈I、电极轴I、夹紧气缸I、气缸支架、夹紧气缸III、夹紧气缸II、电极轴III、电极轴II、移动箱体滚轮、移动箱体、减速器、移动齿轮、齿条、手轮,其特征是:闭路铁芯上配有一只圆形电极轴和两只半圆形电极轴,电极轴I为圆形,电极轴II、电极轴III均为半圆形,电极轴I上配套夹紧气缸I,电极轴II上配套夹紧气缸II,电极轴III上配套夹紧气缸III,夹紧气缸I、夹紧气缸II、夹紧气缸III分别固定在气缸支架上,探伤工件位于电极轴I与电极轴II、电极轴III之间,移动箱体通过闭路铁芯移动滚轮与闭路铁芯配合,纵向线圈I固定在移动箱体上,纵向线圈II固定在固定箱体上,移动箱体上设有移动箱体滚轮,手轮与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连接移动齿轮,移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构成了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探伤夹持装置,包括固定箱体、纵向线圈II、闭路铁芯、闭路铁芯移动滚
轮、纵向线圈I、电极轴I、夹紧气缸I、气缸支架、夹紧气缸III、夹紧气缸II、电极轴III、
电极轴II、移动箱体滚轮、移动箱体、减速器、移动齿轮、齿条、手轮,其特征是:闭路铁
芯上配有一只圆形电极轴和两只半圆形电极轴,电极轴I为圆形,电极轴II、电极轴III均
为半圆形,电极轴I上配套夹紧气缸I,电极轴II上配套夹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从华魏红梅陈安林
申请(专利权)人:射阳开达探伤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