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防水屋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3947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防水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一种防水屋面系统,包括置于屋面檩条上方的底板、保温材料层与面板,所述底板、保温材料层与面板为预制成整体状的屋面复合板,所述屋面复合板的面板上还设有柔性防水材料层,且固定件由柔性防水材料层覆盖。通过将下层底板与保温材料层结合面板采用工厂化预制为整体,使得其质量较易得到控制,施工中仅需将屋面复合板固定于檩条上并与柔性防水材料相互粘结,大大简化了现场施工中的工序,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柔性防水屋面系统结构简单,施工方法操作简便,且材料损耗量较少,并有效缩短柔性防水屋面系统的施工工期,适宜于各类建筑的防水屋面处理,应用范围广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屋面系统,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柔性防水屋面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柔性防水屋面系统主要由下层支撑板、中间保温材料(其材质多为挤塑板、岩棉)和上层柔性防水卷材组成。现场安装时,需要将下层支撑板和屋面檩条连接,再将中间保温材料和下层支撑板连接,最后将柔性防水卷材铺设于保温材料上,具体为使用自攻螺钉进行逐层安装,首先将支撑板安装在屋面檩条上,再将保温棉覆盖在支撑板上,使用自攻钉穿过支撑板粘结在屋面檩条上,最后铺设柔性防水材料,使用自攻钉穿过保温材料和支撑板固定于屋面檩条。该安装方式使用自攻钉多,安装费时,且自攻钉暴露在外部容易导致冷桥效应。因此采用前述逐层安装的方式存在施工周期较长,材料零散,现场材料管理复杂,雨天需要覆盖保管,且现场施工容易破坏材料,损耗大等缺陷,有必要对柔性防水屋面系统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柔性防水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周期长,材料损耗大,以及柔性防水屋面系统后期使用中出现的冷桥效应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防水屋面系统,包括置于屋面檩条上方的底板、保温材料层与面板,所述底板、保温材料层与面板为预制成整体状的屋面复合板,且屋面复合板中保温材料层置于底板与面板之间;所述屋面复合板的底板上设有呈凸出状的安装节点,且安装节点突出在底板内侧形成的空间由保温材料层填充;所述屋面复合板上与底板安装节点位置相对应的面板上设有开孔,且开孔中埋入呈槽状、且两侧设有延伸段的固定件,且固定件两侧的延伸段搭扣在面板开孔的两侧;所述固定件的内部设有固定螺钉,且固定螺钉由固定件内部穿过屋面复合板的保温材料层与底板上的安装节点,固定在屋面檩条上;所述屋面复合板的面板上还设有柔性防水材料层,且固定件由柔性防水材料层覆至Jhl o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件的内部空间还填充有发泡剂,且发泡剂至少将固定螺钉整体覆盖,所述固定螺钉与固定件的接触面之间还设有橡胶垫;所述面板上的开孔中埋入的固定件与底板上的安装节点在同一条与垂直于底板的直线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屋面复合板为多个相互拼接的单元,且每个单元的两端均设有相互吻合的企口。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屋面复合板拼接的每个单元两端相互吻合的企口为在其底板的其中一端上设置与安装节点凸出轮廓相吻合的搭扣,在面板的两端上分别设置呈台阶状、且相互吻合的搭扣。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屋面复合板的底板与面板均为镀铝锌层的钢制板材,且底板上还设有烤漆层。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屋面复合板的保温材料层为岩棉或玻璃棉层;所述固定螺钉为自攻螺钉,且其长度大于柔性防水材料层与屋面复合板的厚度之和。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也为多个相互拼接的单元,且每个单元之间通过热风焊接固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的材质为TPO卷材、EPDM卷材以及PVC卷材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柔性防水屋面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A、屋面复合板预制铺设,以边跨檩条为基准线,将屋面复合板通过其每个单元两端的企口进行拼接,依次铺设于屋面檩条上;步骤B、屋面复合板安装,在屋面复合板上与屋面檩条的连接位置进行钻孔,将固定件放置于开孔内,使用自攻螺钉由固定件的内部穿过屋面复合板的保温材料层与底板上的安装节点,将屋面复合板固定于屋面檩条上;再在固定件的内部空间中注入发泡剂将自攻螺钉覆盖;步骤C、柔性防水材料铺设,将柔性防水材料卷材铺设到屋面复合板上的预定位置,并将需进行满粘的位置进行折返,然后在折返的柔性防水材料卷材背面及屋面复合板上相应的位置涂覆粘合剂,待粘合剂充分晾干后,将柔性防水材料卷材折返的部分推平到屋面复合板上,并进行滚压;步骤D、柔性防水材料焊接,将柔性防水材料卷材单元的边缘相互搭接,相互覆盖屋面复合板上安装固定件的位置,并在安装固定件的位置之间进行热风焊接。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进行步骤A之前,需预先以施工场所的屋面檩条间距、结构形式与屋面复合板及柔性防水卷材的尺寸作为变量进行计算,确认屋面复合板安装顺序与柔性防水卷材单元搭接位置;所述步骤B中在屋面复合板上钻孔的孔径与固定件的大小相吻合,且在固定件中注入的发泡剂固化后,将其处理至与屋面复合板的高度面板齐平;所述步骤B不断循环,直至步骤A中预制铺设的屋面复合板安装完毕后,再进行下一步骤;所述步骤C中在进行柔性防水材料卷材单元相互搭接并焊接之前,首先进行施工放样计算,以尽量减少柔性防水材料卷材单元的搭接缝数量,且热风焊接的方式为自动焊接或手动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下层底板与保温材料层结合面板采用工厂化预制为整体,使得其质量较易得到控制,施工中仅需将屋面复合板固定于檩条上并与柔性防水材料相互粘结,大大简化了现场施工中的工序,增强柔性防水屋面系统材料的整体性,减少了安装中自攻螺钉的应用数量,并采用固定件与发泡剂结合的方式将自攻螺钉与外界完全隔离,彻底杜绝了其在后期使用中的冷桥效应;通过在屋面复合板上增设的面板,还增加了与柔性防水材料粘合的平整度,使粘合不易脱落,且金属制的面板还可有效防止保温材料层被冰雹所破坏;同时本技术所提供一种柔性防水屋面系统结构简单,施工方法操作简便,且材料损耗量较少,并有效缩短柔性防水屋面系统的施工工期,适宜于各类建筑的防水屋面处理,应用范围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用于说明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屋面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屋面檩条、2为屋面复合板、21为底板、22为保温材料层、23为面板、24为安装节点、25为企口、3为固定件、4为柔性防水材料层、5为发泡剂、6为固定螺钉、7为搭接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柔性防水屋面系统,包括置于屋面檩条I上方的底板21、保温材料层22与面板23,而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前述的底板21、保温材料层22与面板23需预制成整体状的屋面复合板2,且屋面复合板2中的保温材料层22置于底板21与面板23之间;并在屋面复合板2的底板21上设置呈凸出状的安装节点24,且安装节点24突出在底板21内侧形成的空间由保温材料层22填充;另外屋面复合板2上与底板21安装节点24位置相对应的面板23上设有开孔,且在该开孔中埋入呈槽状、且两侧设有延伸段的固定件3,该固定件3两侧的延伸段搭扣在面板23开孔的两侧上;而埋入前述固定件3的目的是在其内部安装固定螺钉6,即该固定螺钉6由固定件3内部依次穿过屋面复合板2的保温材料层22与底板21上的安装节点24,固定在屋面檩条I上;在前述基础上,还需在屋面复合板2的面板23上设置柔性防水材料层4,且固定件3由柔性防水材料层4所覆盖,而柔性防水材料层4可直接粘合在屋面复合板2平整的面板23上。在上述实施例中,为提高屋面复合板2的坚固性,防止其使用中被重物打击(如冰雹)损坏保温材料层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防水屋面系统,包括置于屋面檩条(1)上方的底板(21)、保温材料层(22)与面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保温材料层(22)与面板(23)为预制成整体状的屋面复合板(2),且屋面复合板(2)中保温材料层(22)置于底板(21)与面板(23)之间;所述屋面复合板(2)的底板(21)上设有呈凸出状的安装节点(24),且安装节点(24)突出在底板(21)内侧形成的空间由保温材料层(22)填充;所述屋面复合板(2)上与底板(21)安装节点(24)位置相对应的面板(23)上设有开孔,且开孔中埋入呈槽状、且两侧设有延伸段的固定件(3),且固定件(3)两侧的延伸段搭扣在面板(23)开孔的两侧;所述固定件(3)的内部设有固定螺钉(6),且固定螺钉(6)由固定件(3)内部穿过屋面复合板(2)的保温材料层(22)与底板(21)上的安装节点(24),固定在屋面檩条(1)上;所述屋面复合板(2)的面板(23)上还设有柔性防水材料层(4),且固定件(3)由柔性防水材料层(4)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成全黄宗发
申请(专利权)人:罗保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