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69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性驱动器具有承载件运动到可调节范围的驱动壳体。承载件覆盖通道形壳体凹口,凹口通过两个相对侧壁限定。为了限定承载件的行程,第一邻靠件设置在壳体凹口内,第一邻靠件与第一相对邻靠件协作,从外侧插入一侧的开口内,使其延伸到壳体凹口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性驱动器,其包括驱动壳体,其中定位有能够受到驱动以便进行线性运动并与适用于在驱动壳体外部运动的线性引导承载件或滑动件驱动连接的驱动装置,以及在驱动壳体和承载件之间作用的行程限制装置,这种限制装置包括布置在承载件上的第一邻靠件和布置在壳体上、延伸到第一邻靠件的运动行程内并与承载件重叠的第一相对邻靠件。
技术介绍
欧洲专利出版物0868965B1披露的此类型的线性驱动器具有承载件、第一邻靠件布置在其底壁侧上,横跨驱动壳体,这种第一邻靠件与壳体上、位于其运动行程内的相对邻靠件协作,以便限定通过方向上行程端部处的承载件端部位置。这种行程限制装置的工作范围是限定在驱动壳体和承载件之间并通向侧部的间隙状中间空间。在德国专利申请19531532C2中披露的线性驱动器的情况下,行程限制装置完全不覆盖。与承载件协作的壳体上的相对邻靠件通过驱动壳体外周壁上的连接夹固定。由于为相对邻靠件设置不同和可选择应用的连接点,承载件行程可在宽的范围内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驱动器,该驱动器在具有紧凑尺寸的同时,可以可靠地设置承载件的行程。为了实现从此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和/或其它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承载件布置成使其根据位置覆盖在驱动壳体内由两个相对侧壁限定的通道形壳体凹口的开口纵向侧或多或小的长度,第一邻靠件位于壳体凹口内,并且至少一个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与第一邻靠件协作的第一相对邻靠件可从外侧插入该开口,使其横向延伸到壳体凹口内。因此,至少第一邻靠件和与其协作的第一相对邻靠件位于驱动壳体内的通道形壳体凹口内,如果需要,使得这种行程限定装置的工作范围可与外部密封,这减小损坏的危险以及收集污物的趋势。在限定通道形壳体凹口的一个侧壁内的开口内安装第一相对邻靠件,从而确保出于更新驱动器或维护的目的充分接近第一相对邻靠件。假如承载件的结构适当,另外还可以如下方式安装第一邻靠件和相对邻靠件,使得当它们之间出现相互冲击时,力对称分布,这减小来自引导装置的负载,以便线性引导承载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利的变型限定在权利要求中。为了形成通道形壳体凹口,驱动壳体最好是U形外形。两个分支表示壳体凹口的相对侧壁。第一邻靠件最好座置在布置在承载件的终端端部上的支承壁上,所述壁伸入通道形壳体凹口。该支承壁可以是板形形状,并且最好大致与通道形壳体凹口的内部形状或轮廓相对应。为了进行相应承载件位置的细微调节,第一邻靠件最好以轴向可调节的方式布置在支承壁上,特别可以形成无台阶的设置。这种细微调节更加特别有利,当在驱动壳体的侧壁中,多个隔开壁开口设置成在承载件的行程方向上隔开,这种开口能够有选择地与第一相对邻靠件配合。对于行程的粗略调节来说,在所需承载件端部位置上的第一相对邻靠件可定位在最近的壁开口处。可接着使用可调节的第一邻靠件进行细微调节。如果在端部处限定通道形壳体凹口的终端壁具有在行程方向上与第一邻靠件相对的窗口形开口,有助于第一邻靠件的调节。当承载件运动到第二承载件位置时,该开口另外可以使得轴向伸过承载件的部分插入。因此驱动壳体的总体长度可以保持相对的短。第一相对邻靠件最好能够互锁地插入相关的壁开口内,使其在承载件的行程方向上贴靠壳体。因此由于承载件或滑动件冲击产生的力的大部分通过壳体承受,并且确保准确保持第一相对邻靠件的位置。线性驱动器可以时无活塞杆的类型。但是最好是设置连接杆以便在驱动装置和承载件之间传递驱动力。插入驱动壳体的夹紧单元可与该连接杆协作,并用来相对于驱动壳体将连接杆临时保持在轴向上,以便根据需要定位承载件。承载件可以具有特别紧凑的尺寸以及极度牢固的支承,承载件沉入通道形壳体凹口,使得承载件在两个纵向侧通过壳体凹口的侧壁侧面相接。在两个纵向侧和侧壁之间最好具有用于线性引导的引导装置。为了视觉上检查行程限制功能,第一相对邻靠件的外形或轮廓可适用于相关壁的内部形状,使得留有检查窗口,以便可以从外部看到通道形壳体凹口内部。行程限制装置最好可以在两个行程方向上设置承载件的端部位置。为此,除了该对协作的第一邻靠件和相对邻靠件之外,设置另一对协作第二邻靠件和相对邻靠件,第一对在一个行程方向上作用,另一对在另一行程方向上作用。第二邻靠件最好座置在通道形壳体凹口内的承载件的终端端部处,而第二相对邻靠件在其轴向延伸部内布置在限定壳体凹口的终端壁上。每个邻靠件或各自每个相对邻靠件可以是简单固定邻靠件的形式,或者包括减振装置以便减小冲击。接合附图,将从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利的变型和方便形式。附图说明图1以后视立体图表示线性驱动器的第一优选结构,其中承载件缩回;图2以相应视图表示图1的线性驱动器,其中承载件延伸;图3是图1条件下线性驱动器的前视立体图;图4是图2条件下线性驱动器的前视立体图,使用所述替代第一相对邻靠件;图5表示图2箭头V方向看到的线性驱动器的后侧;图6表示通过图2截线VI-VI截取的线性驱动器的截面图;图7是通过图2截线VII-VII截取的线性驱动器的截面图;图8是图5截线VIII-VIII截取的线性驱动器,其中承载件在缩回位置上;图9是图5截线VIII-VIII截取的线性驱动器的纵向截面图,承载件位于图2和4的延伸位置;图10是图5的截线X-X截取的图8操作条件下的纵向截面图;图11表示截线X-X截取的图9操作位置的纵向截面图;图12表示图5的截线XII-XII截取的线性驱动器的另一纵向截面图,其中承载件在缩回位置上;图13表示图12的线性驱动器的截面图,其中承载件在其延伸位置;图14表示图5箭头XIV方向上看到的线性驱动器的部分剖去平面图,其中承载件在延伸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尽管还可以电启动,附图中描述的线性驱动器设计用来使用流体动力进行操作。线性驱动器具有驱动壳体2,驱动壳体具有带有纵向轴线3、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横向轴线4以及垂直于所述两个轴线的直立轴线5的细长构造。所述三个轴线因此形成直角坐标系。驱动壳体2的截面最好是U形(特别参考图6和7),与两个U形的分支相对应的壳体部分限定在纵向轴线3的方向上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和第二侧壁6和7。与U形的横向部分相对应的壳体部分形成底壁8,底壁和两个侧壁6和7一起限定通道形的壳体凹口12,该凹口在与底壁8相对的纵向侧开口。在后端侧13处,通道形壳体凹口12通过安装在驱动壳体2的端表面上的终端壁14限定。但是另一方面,在相对的前端侧15处,壳体凹口12开口。在横向轴线4的方向上,第一侧壁6具有比相对窄的第二侧壁7更小的厚度。这是由于纵向延伸形成在内部的周边封闭的空腔,该空腔在这里称为驱动空间16,这是由于在空间内具有能够被驱动以便在纵向轴线3的方向上进行线性平移运动的驱动装置17。在工作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7包括两个在驱动空间16内运行并以密封方式将驱动空间16划分成前后工作腔室18和19的活塞。单独流体导管22a和22b通向每个工作腔室18和19内,流体介质可以通过导管供应或排出以便以受控的方式作用在活塞17上,使得活塞以所需方式移动。流体供应装置途经未详细示出的柔性流体管道,该管道能够连接与流体导管22a和22b连通的连接开口23,这种开口最好位于终端壁14的外表面上。以活塞杆为形式的连接杆24一方面连接在活塞17上,并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性驱动器,包括驱动壳体,其中定位有能够受到驱动以便进行线性运动并与适用于在驱动壳体外部运动的线性引导承载件或滑动件驱动连接的驱动装置,以及在驱动壳体和承载件之间作用的行程限制装置,这种限制装置包括布置在承载件上的第一邻靠件和布置在壳体上、延伸到第一邻靠件的运动行程内并与承载件重叠的第一相对邻靠件,其中承载件布置成使其根据位置覆盖在驱动壳体内由两个相对侧壁限定的通道形壳体凹口的开口纵向侧或多或小的长度,第一邻靠件位于壳体凹口内,并且至少一个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与第一邻靠件协作的第一相对邻靠件可从外侧插入该开口,使其横向延伸到壳体凹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安格S科普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