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金属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2893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络合物,该聚酰亚胺络合物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其中,A为过渡金属元素,n和m是聚酰亚胺分子结构元数,其值是大于2的正整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聚酰亚胺络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高介电常数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中分布不均匀以及与聚酰亚胺基体不相容性等不足,同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优良柔韧性,高介电常数及低介电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无机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PI)是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的具有优良耐热性、耐化学稳定性、优异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气、微电子以及汽车等高新
但由于其介电常数较小(一般为3.0左右),很难应用于高密度储能容器。为了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一般将金属,碳材料,陶瓷或有机物质添加在聚酰亚胺中制备高介电常数的复合材料,但由于这些添加的物质在聚酰亚胺中分布不均匀,以及与聚酰亚胺基体不相容性等原因,导致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局限性,影响着其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的聚酰亚胺介电常数都较小(一般为3.0左右)。虽然某些分子中含有联嘧啶结构的聚酰亚胺的介电常数在8左右,如基于5,5'-双[P-(4-氨基苯氧基)苯氧基]联嘧啶的新型聚酰亚胺,但这样的介电常数仍然偏低,难以满足高储能密度电容器等行业中的应用要求。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有必要研发一种具有更高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充分扩展其应用的广泛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高介电常数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络合物,同时克服了聚酰亚胺基体本身介电常数不高、添加材料在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中分布不均匀、以及添加材料与聚酰亚胺基体不相容性等多种不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高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络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提供一种聚酰亚胺络合物,该聚酰亚胺络合物结构如下式(I)所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亚胺络合物,该聚酰亚胺络合物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其中,A为过渡金属元素,n和m是聚酰亚胺分子结构元数,其值是大于2的正整数。FDA000028298304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络合物,该聚酰亚胺络合物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2.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结构中的Ar为以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3.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结构中的A选自镱、铜、镧、铕、镝或铺。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络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聚阶段:将结构如式(2)所示的5,5'-双(4-氨基苯氧基)-2,2'-联嘧啶与结构如式(3)所示的二酐在低温和/或常温下共反应6-12小时,得到特性粘度为1.0-2.0dl/g的聚酰胺酸溶液,再加入无水过渡金属盐或者其溶液,在室温下搅拌30~48小时,得到聚酰胺酸络合过渡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豪情彭信文陈水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