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辊轧机辊箱轧线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221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十辊轧机辊箱轧线调整结构,所述上辊箱上端面与外安装架上端之间安装向下推顶上辊箱的液压缸,所述下辊箱底面与外安装架下端之间安装由推进缸驱动且向上推顶下辊箱的多个挤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液压缸和挤压块调换了位置,并在上辊箱上端面设置一鱼腹梁,通过鱼腹梁、液压缸和挤压块的相互配合,使上辊箱和下辊箱在高度方向窗口侧边缘变形的差值以及二者高度方向另一侧边缘变形的差值均小于0.01毫米,该误差由凸度调节装置进行抵消,保证了轧制的精确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二十辊轧机辊系支撑结构
,尤其是二十辊轧机辊箱轧线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2011201113403、名称为带有上轧线调整装置的冷轧机辊箱外安装架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二十辊轧机中外安装架和上、下辊箱之间的轧线调整装置,其结构如图3、4所示:外安装架I内自上至下依次安装上辊箱4和下辊箱6,上辊箱和下辊箱之间安装辊系5,下辊箱底部所制的凹槽11表面压接外安装架底部所装的液压缸2,上辊箱上端面压接一挤压块14,该挤压块沿推进缸7驱动的斜楔块8侧面所制的滑道向下运动,在长槽四周形成四点接触的将上辊箱向下推挤,液压缸和挤压块相互配合,解决了两个辊箱变形导致的轧制力不均匀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发现,下辊箱底面凹槽处压接液压缸的活塞,实质上为一中间支撑、两边受力的结构,上辊箱易变形;下辊箱上制出多个泄油孔,导致下辊箱强度的下降,易变形;下辊箱不仅要承受轧制力,而且承受上辊箱及整个辊系的重力,其变形较上辊箱大。经过计算,在轧制力为1000吨时,上辊箱和下辊箱在高度方向窗口侧边缘的变形分别是0.072毫米和0.038毫米,二者在高度方向的另一侧边缘变形分别是0.0325毫米和0.008毫米,前者差值为0.0344毫米,后者差值为0.0245毫米,上述两个差值较大,通过棍箱上安装的凸度调节装置无法很好的抵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形量较小、易于抵消的二十辊轧机辊箱轧线调整结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十辊轧机辊箱轧线调整结构,包括外安装架、上辊箱、下辊箱、液压缸和挤压块,上辊箱和下辊箱安装在外安装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箱上端面与外安装架上端之间安装向下推顶上辊箱的液压缸,所述下辊箱底面与外安装架下端之间安装由推进缸驱动且向上推顶下辊箱的多个挤压块。而且,所述上辊箱上端面制出一向上凸起的鱼腹梁,该鱼腹梁的上端面压接在所述液压缸活塞的下端面。而且,所述外安装架下端安装一面板,该面板的每个侧边均间隔安装两个连接块,每两个对称的连接块内侧表面所制的凸块滑动插装在位于该两个连接块之间的由推进缸驱动的斜楔块所制下滑道内,该斜楔块所制上滑道内滑动插装位于该斜楔块上方的挤压块底面所制凸棱,该挤压块两侧边滑动嵌装所述连接块两侧竖直安装的导轨,两个所述挤压块的上端面两侧均制出凸起。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将液压缸和挤压块调换了位置,并在上辊箱上端面设置一鱼腹梁,通过鱼腹梁、液压缸和挤压块的相互配合,使上辊箱和下辊箱在高度方向窗口侧边缘变形的差值以及二者高度方向另一侧边缘变形的差值均小于0.01毫米,该误差由凸度调节装置进行抵消,保证了轧制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主视图;图4的图3的左视图;图5是挤压块、推进缸和下辊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挤压块的右视图;图7是图6的仰视图;图8是图5的A-A向截面图;图9是图6的B-B向截面图;图10是图5中斜楔块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二十辊轧机辊箱轧线调整结构,如图1 10所示,包括外安装架1、上辊箱4、下辊箱6、液压缸2和挤压块13,上辊箱和下辊箱安装在外安装架内,两个辊箱之间安装辊系5,本技术的创新在于:所述上辊箱上端面与外安装架上端之间安装向下推顶上辊箱的液压缸,所述下辊箱底面与外安装架下端之间安装由支撑架9上所装推进缸7驱动且向上推顶下辊箱的多个挤压块。上辊箱上端面制出一向上凸起的鱼腹梁3,该鱼腹梁的上端面压接在所述液压缸活塞的下端面。经过计算,采用液压缸和挤压块调换方向以及鱼腹梁的使用,在轧制力为1000吨时,上辊箱和下辊箱在高度方向窗口侧边缘的变形分别是0.052毫米和0.0422毫米,二者在高度方向的另一侧边缘变形分别是0.019毫米和0.0095毫米,前者差值为0.0098毫米,后者差值为0.0095毫米,两个差值均小于0.01毫米的要求。本实施例中,挤压块、斜楔块和推进缸之间的结构如图5 10所示,外安装架下端安装一面板12,该面板的每个侧边均间隔安装两个连接块15,每两个对称的连接块内侧表面所制的凸块22滑动插装在位于该两个连接块之间的由推进缸驱动的斜楔块8所制下滑道18内,该斜楔块所制上滑道17内滑动插装位于该斜楔块上方的挤压块底面通过螺栓20连接的L型部件上所制的凸棱23,该挤压块两侧边的导槽14内滑动嵌装所述连接块两侧所装的导轨16,两个所述挤压块的上端面两侧均制出凸起24。斜楔块和挤压块均为两组,每组由两对斜楔副构成,挤压块上制出减重孔21,两组斜楔块沿推进缸活塞轴向间隔安装,导轨使挤压块不会出现左右的窜动,L型部件上端安装在挤压块底面所制安装槽19内且使挤压块不会出现上下的窜动。当推进缸推进斜楔块前进时,由于斜楔块上端面前进将挤压块向上挤压,挤压块沿着导轨向上运动,同时L形滑块沿着上滑道滑动,由此使挤压块上升对下辊箱底面形成挤压力,该两个挤压块与下辊箱底面形成四点接触,这样对下辊箱的压力均匀,避免了辊箱受挤压而变形造成的轧制力不均匀,而且对辊箱内的辊系起到了收拢的作用。本技术中,将液压缸和挤压块调换了位置,并在上辊箱上端面设置一鱼腹梁,通过鱼腹梁、液压缸和挤压块的相互配合,使上辊箱和下辊箱在高度方向窗口侧边缘变形的差值以及二者高度方向另一侧边缘变形的差值均小于0.01毫米,该误差由凸度调节装置进行抵消,保证了轧制的精确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十辊轧机辊箱轧线调整结构,包括外安装架、上辊箱、下辊箱、液压缸和挤压块,上辊箱和下辊箱安装在外安装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箱上端面与外安装架上端之间安装向下推顶上辊箱的液压缸,所述下辊箱底面与外安装架下端之间安装由推进缸驱动且向上推顶下辊箱的多个挤压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十辊轧机辊箱轧线调整结构,包括外安装架、上辊箱、下辊箱、液压缸和挤压块,上辊箱和下辊箱安装在外安装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箱上端面与外安装架上端之间安装向下推顶上辊箱的液压缸,所述下辊箱底面与外安装架下端之间安装由推进缸驱动且向上推顶下辊箱的多个挤压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十辊轧机辊箱轧线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箱上端面制出一向上凸起的鱼腹梁,该鱼腹梁的上端面压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波李润生赵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冶金规划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