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立式通用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632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13:00
一种水平/立式通用轧机,包括轧机本体、轧辊驱动电动机、齿轮箱和万向接轴;所述轧机本体包括机架和两个轧辊,两个轧辊的轴线平行;所述轧辊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的输入轴,齿轮箱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接轴连接轧机本体的两个轧辊;其特征是还包括轧机辊缝同步调节结构和支撑板装配结构。采用本技术方案后,通过支撑板拆装,使同一组轧机应用于水平或立式。同时,同一水平/立式轧机上的轧辊间距可调,且调节灵活、准确。又解决了分别调两个轧辊遇到调整的程度不好把握一致,上、下轧辊所在轴线不平行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设备
,具体是一种水平/立式通用轧机
技术介绍
在棒材的轧制过程中,生产线上的轧机一般来说是固定放置的。为了保证棒材截面为正圆形,轧机的轧辊的轴向包括水平和竖直方向。轧辊为水平方向的轧机,由于其配套的电机、变速箱和联轴器等的轴向为水平方向,并且轧机主体的设计也便于使其直接安装轧辊水平方向放置,所以,一般直接安装在生产线的换机架小车上即可。但是,对于轧辊轴向为竖直方向的轧机,需要把轧机整体立起来(即立轧机列),这样,轧机的水平度校准就比较困难。同时,轧钢流水线是有一系列轧机顺次排列构成。一般来说,前一工位轧机的轧辊之间距离大于后一工位轧机轧辊之间间距。对于整条生产线来说,设备的通用性比较强,往往是一组几台轧机的规格相同。对于轧机生产厂家来说,希望轧机形成固定规格,具有一定的标准性,如果能使同一规格轧机适用于几个轧钢工位,是最节约成本的方式。这样就需要对轧机的辊缝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一种水平/立式通用轧机,包括轧机本体、轧辊驱动电动机、齿轮箱和万向接轴; 所述轧机本体包括机架和两个轧辊,两个轧辊的轴线平行; 所述轧辊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的输入轴,齿轮箱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接轴连接轧机本体的两个轧辊; 还包括轧机辊缝同步调节结构和支撑板装配结构; 所述支撑板装配结构:包括底座和条形的支撑板;轧机本体和底座是可拆卸连接,底座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底座为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形状与轧机本体底部的形状对应,轧机本体与底座为装配状态时,轧机本体底部在底座的内腔内;所述轧机本体与底座上设有连接机构,轧机本体与底座通过该连接机构连接; 所述支撑板有两条,它们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侧面的左右两边;两条支撑板的不与底座连接一面在同一平面上;底座上的支撑板安装面与轧机本体的轧辊轴向垂直,且支撑板安装面为轧辊的万向接轴安装侧的相对一侧; 所述轧机辊缝同步调节结构: 包括辊箱和辊箱的连接拉杆;辊箱上的中间位置设有轧辊轴承;所述辊箱有四个,它们分为两组,同一组的两个辊箱之间连接一个轧辊;两组辊箱上下排列,机架在两组辊箱之间;对于两组辊箱的位于同一侧的辊箱分别为上辊箱和下辊箱;所述连接拉杆至少有两根,它们分别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上、下辊箱;上、下辊箱以及机架上开有与连接拉杆对应的孔;机架上的孔为通孔,上下辊箱上的孔为螺孔; 所述连接拉杆包括柱形拉杆本体,柱形拉杆本体的组成部分为:机架连接部、辊箱连接部和转动连接部;所述机架连接部在柱形拉杆本体的中间位置,且机架连接部外壁平滑;辊箱连接部有两个,分别是上辊箱连接部和下辊箱连接部;上、下辊箱连接部分别在机架连接部两侧,上、下辊箱连接部外壁分别设有与上、下辊箱上的螺孔对应的螺纹,且两部分螺纹的方向相反;所述转动连接部在上棍箱连接部的不与机架连接部连接的ー侧; 所述连接拉杆有相同四个,上、下辊箱分别与上、下辊箱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机架连接部穿在机架上的通孔; 还包括辊缝调节驱动电机;四个柱形拉杆本体的转动连接部上都连接有蜗轮,蜗轮相应地啮合有蜗杆;每个蜗杆再通过蜗轮蜗杆结构连接辊缝调节驱动电机的输出轴。 对于支撑板装配结构,ー种方式是所述轧机本体与底座上设置的连接机构包括:螺栓、螺帽、螺栓连接块和螺帽挡块;螺栓连接块连接在底座上部的外壁上,螺栓挡块连接在轧机本体下部的外壁上;螺栓的尾端与螺栓连接块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底座上部的外壁平行,螺帽旋在螺栓的顶端上;螺栓挡块为“U”形,且,“U”形螺栓挡块的开ロ端背向轧机本体;“u”形螺栓挡块的中空部的形状与螺栓的外形对应; 轧机本体与底座为装配状态时,螺栓在U,,形螺栓挡块的中空部内,且螺栓顶端伸出螺栓挡块,螺帽自上而下旋在螺栓上,且压紧螺栓挡块。对于支撑板装配结构,另ー种方式是所述轧机本体与底座上设置的连接机构包括:螺栓、螺帽、螺栓连接块和螺帽挡块;螺帽挡块连接在底座上部的外壁上,螺栓连接块连接在轧机本体下部的外壁上;螺栓的顶端与螺栓连接块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轧机本体下部的外壁平行,螺帽旋在螺栓的尾端上;螺栓挡块为“U”形,且,“U”形螺栓挡块的开ロ端背向底座;“u”形螺栓挡块的中空部的形状与螺栓的外形对应; 轧机本体与底座为装配状态时,螺栓在U”形螺栓挡块的中空部内,且螺栓尾端伸出螺栓挡块,螺帽自下而上旋在螺栓上,且压紧螺栓挡块。对于支撑板装配结构,所述轧机本体与底座上设置的连接机构有多组,它们均布在所述轧机本体与底座的四角位置。对于支撑板装配结构,所述条形的支撑板上设有定位销,定位销伸出支撑板的不与底座连接一面。对于支撑板装配结构,所述条形的支撑板还与轧机本体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对于轧机辊缝同步调节结构,所述辊缝调节电机靠近ー侧的上、下两个辊箱;且辊缝调节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为用联轴器连接的三段,首尾的两段分别连接两组蜗杆,中间一段连接在首尾两段之间。对于轧机辊缝同步调节结构远离辊缝调节电机一侧的两个连接拉杆中的任意一个上连接有刻度盘,刻度盘与相应连接拉杆上的蜗轮同步转动。通过外力驱动转动连接部的转动,带动柱形拉杆本体超同一方向转动,由于上、下辊箱连接部上的螺纹方向相反,带动上、下辊箱相向或相反转动,从而调节辊箱上的两轧辊之间的间距。又由同步转动的蜗杆,带动对应的蜗轮同步转动。对于柱形拉杆本体,上、下辊箱连接部与机架连接部之间还连接有过渡段,过渡段的外壁平滑。对于柱形拉杆本体,从中间到两边,各组成部分的直径逐级减小。采用本技术方案后,通过支撑板拆装,使同一组轧机应用于水平或立式。同时,同一水平/立式轧机上的轧辊间距可调,且调节灵活、准确。又解决了分别调两个轧辊遇到调整的程度不好把握一致,上、下轧辊所在轴线不平行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柱形拉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下辊箱连接部1、过渡段2、机架连接部3、上辊箱连接部4、转动连接部5 ; 图2是本轧辊组件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a、上辊箱b、下辊箱C、连接拉杆d、轧棍轴承e ; 图3是本实施例中四根连接拉杆的同步机构示意图,图中:辊缝调节驱动电机6、连接拉杆上蜗轮的外壳7、蜗杆8、驱动电机的输出轴9 ; 图4是本实施例中刻度盘位置示意图,图中:刻度盘10 ; 图5是本技术方案作为水平轧机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方案作为立式轧机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5、6中:轧机本体11、万向接轴12、齿轮箱13、轧辊驱动电动机14、轧机托架15、电动机支撑台16。图7是本装配结构的底座及装配板结构示意 图8是图7的右视不意 图9是图7的俯视不意 图中:装配板21、底座22、箱体的内腔23、螺栓24、螺帽25、螺栓连接块26、螺帽挡块27、定位销28、装配板与轧机本体之间的预留的连接用螺栓孔29、装配板与螺栓连接块之间的螺栓210、装配板与底座连接之间的螺栓211。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下: 参考图5,本技术方案作为水平轧机,包括轧机本体、轧辊驱动电动机、齿轮箱和万向接轴;所述轧机本体包括机架和两个轧辊,两个轧辊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轧辊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的输入轴,齿轮箱的两个输出轴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立式通用轧机,包括轧机本体、轧辊驱动电动机、齿轮箱和万向接轴;所述轧机本体包括机架和两个轧辊,两个轧辊的轴线平行;所述轧辊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的输入轴,齿轮箱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接轴连接轧机本体的两个轧辊;其特征是还包括轧机辊缝同步调节结构和支撑板装配结构;所述支撑板装配结构:包括底座和条形的支撑板;轧机本体和底座是可拆卸连接,底座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为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形状与轧机本体底部的形状对应,轧机本体与底座为装配状态时,轧机本体底部在底座的内腔内;所述轧机本体与底座上设有连接机构,轧机本体与底座通过该连接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板有两条,它们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侧面的左右两边;两条支撑板的不与底座连接一面在同一平面上;底座上的支撑板安装面与轧机本体的轧辊轴向垂直,且支撑板安装面为轧辊的万向接轴安装侧的相对一侧;所述轧机辊缝同步调节结构:包括辊箱和辊箱的连接拉杆;辊箱上的中间位置设有轧辊轴承;所述辊箱有四个,它们分为两组,同一组的两个辊箱之间连接一个轧辊;两组辊箱上下排列,机架在两组辊箱之间;对于两组辊箱的位于同一侧的辊箱分别为上辊箱和下辊箱;所述连接拉杆至少有两根,它们分别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上、下辊箱;上、下辊箱以及机架上开有与连接拉杆对应的孔;机架上的孔为通孔,上下辊箱上的孔为螺孔;所述连接拉杆包括柱形拉杆本体,柱形拉杆本体的组成部分为:机架连接部、辊箱连接部和转动连接部;所述机架连接部在柱形拉杆本体的中间位置,且机架连接部外壁平滑;辊箱连接部有两个,分别是上辊箱连接部和下辊箱连接部;上、下辊箱连接部分别在机架连接部两侧,上、下辊箱连接部外壁分别设有与上、下辊箱上的螺孔对应的螺纹,且两部分螺纹的方向相反;所述转动连接部在上辊箱连接部的不与机架连接部连接的一侧;所述连接拉杆有相同四个,上、下辊箱分别与上、下辊箱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机架连接部穿在机架上的通孔;还包括辊缝调节驱动电机;四个柱形拉杆本体的转动连接部上都连接有蜗轮,蜗轮相应地啮合有蜗杆;每个蜗杆再通过蜗轮蜗杆结构连接辊缝调节驱动电机的输出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立式通用轧机,包括轧机本体、轧辊驱动电动机、齿轮箱和万向接轴; 所述轧机本体包括机架和两个轧辊,两个轧辊的轴线平行; 所述轧辊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的输入轴,齿轮箱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万向接轴连接轧机本体的两个轧辊; 其特征是还包括轧机辊缝同步调节结构和支撑板装配结构; 所述支撑板装配结构: 包括底座和条形的支撑板;轧机本体和底座是可拆卸连接,底座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底座为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形状与轧机本体底部的形状对应,轧机本体与底座为装配状态时,轧机本体底部在底座的内腔内;所述轧机本体与底座上设有连接机构,轧机本体与底座通过该连接机构连接; 所述支撑板有两条,它们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侧面的左右两边;两条支撑板的不与底座连接一面在同一平面上;底座上的支撑板安装面与轧机本体的轧辊轴向垂直,且支撑板安装面为轧辊的万向接轴安装侧的相对一侧; 所述轧机辊缝同步调节结构: 包括辊箱和辊箱的连接拉杆;辊箱上的中间位置设有轧辊轴承;所述辊箱有四个,它们分为两组,同一组的两个辊箱之间连接一个轧辊;两组辊箱上下排列,机架在两组辊箱之间;对于两组辊箱的位于同一侧的辊箱分别为上辊箱和下辊箱;所述连接拉杆至少有两根,它们分别连接位于同一 侧的上、下辊箱;上、下辊箱以及机架上开有与连接拉杆对应的孔;机架上的孔为通孔,上下辊箱上的孔为螺孔; 所述连接拉杆包括柱形拉杆本体,柱形拉杆本体的组成部分为:机架连接部、辊箱连接部和转动连接部;所述机架连接部在柱形拉杆本体的中间位置,且机架连接部外壁平滑;辊箱连接部有两个,分别是上辊箱连接部和下辊箱连接部;上、下辊箱连接部分别在机架连接部两侧,上、下辊箱连接部外壁分别设有与上、下辊箱上的螺孔对应的螺纹,且两部分螺纹的方向相反;所述转动连接部在上棍箱连接部的不与机架连接部连接的一侧; 所述连接拉杆有相同四个,上、下辊箱分别与上、下辊箱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机架连接部穿在机架上的通孔; 还包括辊缝调节驱动电机;四个柱形拉杆本体的转动连接部上都连接有蜗轮,蜗轮相应地啮合有蜗杆;每个蜗杆再通过蜗轮蜗杆结构连接辊缝调节驱动电机的输出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立式通用轧机,其特征是对于轧机辊缝同步调节结构,所述辊缝调节电机靠近一侧的上、下两个辊箱;且辊缝调节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为用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祥朱世明顾伟东江守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精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