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36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18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包括喷嘴、引射管、基座和混气室;引射管的一端与喷嘴连接,另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连,基座的另一端安装有隔板,隔板下方的基座空间构成混气室,隔板上具有网状火孔,火孔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火孔间距优选为1.5~2.0mm,火孔高度优选为0.5~1.0mm。火孔目数优选为300至500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网状火孔集中布置,加热均匀,降低了火孔与锅底的距离,增加了高温烟气与锅底的接触时间,大幅度提高热效率和降低CO排放,达到国家节能环保标准。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红外辐射加热,燃烧充分,不污染炊具,燃烧器功率调节方便,不受档间火力的约束和困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厨房设备,尤其涉及家用燃气灶具,具体为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燃气灶具采用的燃烧方式是大气式的开放燃烧,其热效率低下,大多不超过55%。而大气式燃烧的预混空气量一般为理论空气需要量的60%。为了使燃气燃烧完全,需供给大量二次空气,这就形成了烟气量大,烟气温度低,从而影响换热,故热效率低。提高灶具热效率,不仅可以减少燃气资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亦能减少用户的燃气费开支,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解决现有燃烧器CO排放较大且热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闻的问题,以达到国家节能环保标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喷嘴、引射管、基座和混气室;引射管的一端与喷嘴连接,另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连,基座的另一端安装有隔板,隔板下方的基座空间构成混气室,隔板上具有网状火孔,火孔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火孔间距为1.5 2.0mm,火孔高度为0.5 1.0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火孔目数为300至500个。本技术燃烧器上的网状火孔目数是可调的。利用网状燃烧不产生回火,不脱焰,气流均匀,燃烧充分无黄焰,火孔可调,燃气通用互换性能良好。本技术网状火孔集中布置,均匀加热,降低了火孔与锅底的距离,增加了高温烟气与锅底的接触时间,大幅度提高热效率和降低CO排放,达到国家节能环保标准。同时,在目前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发展普及的今天,灶具的互换通用性较差,当燃气种类改变时,因喷嘴与原来的火孔面积不相适应,必须在更换喷嘴的同时,灶具也得换新,也有将喷嘴换了,灶具不换。前者因扔弃灶具浪费金钱,后者因灶具不能与燃气性能相适应导致不能充分燃烧造成能源的浪费和污染。同时,采用特殊耐火材料制成的红外线辐射板,在火焰燃烧的时候,将火焰转变成红外线,加快物体的受热过程。由于红外线辐射传递,从而使燃气灶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燃烧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中标记:火孔1、火盖2、混气室3、基座4、引射管5、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包括喷嘴6、引射管5、基座4和混气室3。引射管5的一端与喷嘴6连接,另一端与基座4的一端固连,基座4的另一端安装有隔板,隔板下方的基座空间构成混气室3,隔板上具有可调网状火孔1,火孔目数是可调的,N = 300 500,火孔I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火孔间距为1.5 2.0mm,火孔高度为0.5 1.0mm。各个火孔的布置位置决定了火力集中的程度以及燃烧的状况。如果燃料不同,燃气灶功率不同,则其CO的形成的条件和位置不同,则单个火孔的尺寸参数就不同,通过调整网状火孔尺寸可以使得燃料在合适的区域燃烧,有利于燃烧完全,以达到高效清洁燃烧。本技术工作时,燃料由喷嘴6喷出,在一定的压力下引射一部分空气(一次空气)由引射管5进入混气室3,二次空气可由基座4上部进气孔补充。经过预混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经网状火孔I喷出(一次空气是指由于喷嘴6引射作用随燃料一起进入混气室,由喷嘴6喷出的空气,二次空气是指燃烧过程中从周围空气补充的空气)。另外,本技术采用红外辐射加热,燃烧充分,不污染炊具,燃烧器功率调节方便,不受档间火力的约束和困扰。实例:火孔间距1.7mm,火孔高度0.6mm。火孔的个数为500个,并允许根据燃气灶功率需要进行调整以上参数。该燃烧器的使用能够大量降低烟气中CO的排放,同时提高整体的吸热效率。若将一、二次空气系数进行优化设计,将各个火孔位置合理布置{ 一次空气系数可采用调节喷嘴距离优化,二次空气系数可通过调节空气进口面积优化},则锅面的吸热效率进一步升高,同时烟气中CO的排放量将进一步降低。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技术不应该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技术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喷嘴、引射管、基座和混气室;引射管的一端与喷嘴连接,另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连,基座的另一端安装有隔板,隔板下方的基座空间构成混气室,隔板上具有网状火孔,火孔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喷嘴、引射管、基座和混气室;引射管的一端与喷嘴连接,另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连,基座的另一端安装有隔板,隔板下方的基座空间构成混气室,隔板上具有网状火孔,火孔在圆周方向上规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春罗畅操时英黄志军李国元罗刚宋昱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