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31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包括设置在冲压机上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在上模座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凸模,在下模座上设置有对称的两块对开式凹模,两块对开式凹模连接形成U型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优点,而且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方便运输、能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U型零件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成形模具对U形件成形时,由于成形后的零件会回弹,必然会卡死在凹模形腔内而难以取出,常常造成零件卡死在模具中难以取出,影响生产效率,如果以硬橇或敲打的方式强行取出,不但费工耗时,也会造成零件的损坏变形报废,即使在凹模形腔下部增加凹槽用于橇起零件,由于零件太过细长取件也会非常困难,且易造成零件变形,若采用两次成形的方式就需要两套模具、两道工序还要进行二次定位,不但投入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而且也难以保证零件尺寸,所以现有的成型方法并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安全可靠、定位精准、方便操作、保证U型零件加工精度的一种U型零件的成型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构成如下:一种U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包括设置在冲压机上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在上模座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凸模,在下模座上设置有对称的两块对开式凹模,两块对开式凹模连接形成U型形槽。对开式凹模的长度大于下模座的长度。在下模座上设置有能放置对开式凹模的凹模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合模前,首先将两块对开式凹模放入到下模座上设置的凹模槽内,利用工件成形时的下压力和下模座的凹槽两侧斜面实现模具对开凹模型芯自锁,保证零件的成形精度,而取件时抬起对开式凹模则型芯自动张开,因此可以将U型零件直接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优点,而且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可靠性高、能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上模座,2-上模座,3-凸模,4-对开式凹模,5-U型形槽,6-凹模槽,7-螺钉,8-U型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一种U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包括设置在冲压机上的上模座I和上模座2,在上模座I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凸模3,在下模座2上设置有对称的两块对开式凹模4,两块对开式凹模4连接形成U型形槽5。对开式凹模4的长度大于下模座2的长度。在下模座2上设置有能放置对开式凹模4的凹模槽6。本技术工作时,首先将上模座I和上模座2安装在冲压机上,然后将两块对开式凹模4放入到下模座2上设置的凹模槽6内,工作时,利用工件成形时的下压力和下模座2的的凹模槽6两侧斜面实现模具对开式凹模型芯自锁,保证零件的成形精度,而取件时抬起对开凹模则型芯自动张开,因此可以防止U型零件8卡死在成形模具中,达到顺利取件、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包括设置在冲压机上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座(1)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凸模(3),在下模座(2)上设置有对称的两块对开式凹模(4),两块对开式凹模(4)连接形成U型形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包括设置在冲压机上的上模座(I)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座(I)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凸模(3),在下模座(2)上设置有对称的两块对开式凹模(4),两块对开式凹模(4)连接形成U型形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刘瑞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