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146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透镜边框,在所述透镜边框内设置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内有多条横向槽和纵向槽,所述的横向槽和纵向槽相互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LED透镜,采用高透光学玻璃和超薄的结构设计,透镜主体内设计多条横向槽和纵向槽,达到防炫光效果,从而使照射出来的光更加柔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透镜
技术介绍
LED透镜一般用光学玻璃材料,优点:丰富的光学参数特性(可选择),具有透光率高(3mm厚度时穿透率97%)、耐温高等特点;缺点:易碎、批量生产不易实现、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不过目前此类生产设备的价格高昂,短期内很难普及。此外玻璃较PMMA、PC料易碎的缺点,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探索,以现在可以实现的改良工艺来说,只能通过镀膜或钢化处理来提升玻璃的不易碎特性,虽然经过这些处理,玻璃透镜的透光率会有所降低,但依然会远远大于普通光学塑料透镜的透光效果,但目前LED透镜体积大质量重、形状单一,不能有效的聚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透镜,采用高透光学玻璃和超薄的结构设计,透镜主体内设计多条横向槽和纵向槽,达到防炫光效果,从而使照射出来的光更加柔和,是一种理想的LED透镜。本技术提供一种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透镜边框,在所述透镜边框内设置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内有多条横向槽和纵向槽,所述的横向槽和纵向槽相互交叉设置。本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LED透镜,采用高透光学玻璃和超薄的结构设计,透镜主体内设计多条横向槽和纵向槽,达到防炫光效果,从而使照射出来的光更加柔和。本技术公开的一种LED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透镜边框为圆弧形。本技术公开的一种LED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横向槽和纵向槽呈辐射状连接透镜边框。本技术公开的一种LED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透镜边框长度为100mm-200mm,宽度为 50mm-10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透镜主体内设计多条横向槽和纵向槽,达到防炫光效果,从而使照射出来的光更加柔和,透镜边框为圆弧形,有效的防止风力改变其方向,使LED透镜固定更加牢固,该结构减少了散光、炫光,设计新颖、独特,结构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LED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LED透镜的侧视图;图3、为LED透镜的立体图。附图标记列表:21、透镜主体;31、透镜边框;41、横向槽;51、纵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21、透镜边框31,在所述透镜边框31内设置透镜主体21,所述透镜主体21内有多条横向槽41和纵向槽51,所述的横向槽41和纵向槽51相互交叉设置,透镜主体内设计多条横向槽和纵向槽,达到防炫光效果,从而使照射出来的光更加柔和,所述透镜边框31为圆弧形,透镜边框为圆弧形,有效的防止风力改变其方向,使LED透镜固定更加牢固,所述横向槽41和纵向槽51呈辐射状连接透镜边框31,所述透镜边框31长度为135mm,宽度为78mm。本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LED透镜,采用高透光学玻璃和超薄的结构设计,透镜主体内设计多条横向槽和纵向槽,达到防炫光效果,从而使照射出来的光更加柔和。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21)、透镜边框(31),在所述透镜边框(31)内设置透镜主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主体(21)内有多条横向槽(41)和纵向槽(51),所述的横向槽(41)和纵向槽(51)相互交叉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21)、透镜边框(31),在所述透镜边框(31)内设置透镜主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主体(21)内有多条横向槽(41)和纵向槽(51),所述的横向槽(41)和纵向槽(51)相互交叉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透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敏华陈开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