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050LED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981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1:20
一种5050LED透镜,包括透光本体、容置孔、容置孔槽、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透光本体为碗状;所述容置孔槽设置在透光本体的底部;所述入光面设置在容置孔内;所述出光面设置在透光本体的顶部;所述出光面为非球面或者球面。其既能达到高效的所要求聚光效果,又能达到丰富照明的目的,使LED光源发出的光得到合理运用,而且节能、耐用、稳定,对长时间室内光学合理效果起到重大的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透镜,尤其涉及一种5050LED透镜
技术介绍
目前LED所用的透镜大多为连体或非贴片式LED上所用,其操作不方便,且容易出现压断LED内线路隐患。市场上严重缺乏一种放置于灯具上,曲面光轴对称,使照射到聚光透镜上的光线可按设定要求传向被照明处,进行重新分布,可以满足多方面不同需要,并呈现光学效果好、节能、耐用、稳定性好的透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难题,提供一种5050LED透镜,其既能达到高效的所要求聚光效果,又能达到丰富照明的目的,使LED光源发出的光得到合理运用,而且节能、耐用、稳定,对长时间室内光学合理效果起到重大的作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5050LED透镜,包括透光本体、容置孔、容置孔槽、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透光本体为碗状;所述容置孔槽设置在透光本体的底部;所述入光面设置在容置孔内;所述出光面设置在透光本体的顶部;所述出光面为非球面或者球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透镜结构,使其既能达到高效的所要求聚光效果,又能达到丰富照明的目的,使LED光源发出的光得到合理运用,而且节能、耐用、稳定,对长时间室内光学合理效果起到重大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灯具里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5050LED透镜,包括透光本体1、容置孔、容置孔槽12、入光面13和出光面14 ;所述透光本体I为碗状;所述容置孔槽12设置在透光本体I的底部;所述入光面13设置在容置孔内;所述出光面14设置在透光本体I的顶部;所述出光面14为非球面或者球面。如图1、图2所示,透镜台阶定位15与透镜支架2定位相连接,容置孔槽12完全套住LED光源4,LED光源4焊接固定在PCB板3上,PCB板3固定在底板7上,底板7 —边固定在散热器8上,另一边固定在内支架6上,内支架6固定在支架5上,电源9用电源线与PCB板3焊点相焊接。电源9与外界连接通电后,LED光源4发光经过入光面13,由透光本体I聚光从透镜出光面14出来,使光线可按设定要求传向被照明处,进行重新分布,可以满足多方面的不同需要。透镜支架2由定位结构、锥形侧边结构、透镜限位、缺口以及卡扣组成,所述定位结构具有定位孔和若干小扇形组成的压力缓冲卡扣,所述卡扣与透镜台阶定位15的缺口相配合,对准容置孔槽12套在LED光源4上,即可使透镜与LED光源4固定。所述透镜支架2为铝板和/或塑胶扣板。透镜支架2的作用是固定透镜,因此除铝板和/或塑胶扣板外,只要能够固定透镜的物料,即可作为透镜支架2。所述LED光源4主要是发光,因此除LED光源4外,只要能够进行发光的材料,即可作为光源。所述PCB板3为铝板或玻纤板。PCB板3主要是作为电路板固定LED光源4,因此除铝板或玻纤板,只要能够作为电路板进行固定LED光源4的材料,即可作为PCB板3。以上实施例说明及附图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局限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所以,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本技术所申请专利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5050LED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本体、容置孔、容置孔槽、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透光本体为碗状;所述容置孔槽设置在透光本体的底部;所述入光面设置在容置孔内;所述出光面设置在透光本体的顶部;所述出光面为非球面或者球面。专利摘要一种5050LED透镜,包括透光本体、容置孔、容置孔槽、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透光本体为碗状;所述容置孔槽设置在透光本体的底部;所述入光面设置在容置孔内;所述出光面设置在透光本体的顶部;所述出光面为非球面或者球面。其既能达到高效的所要求聚光效果,又能达到丰富照明的目的,使LED光源发出的光得到合理运用,而且节能、耐用、稳定,对长时间室内光学合理效果起到重大的作用。文档编号F21V5/04GK202927739SQ20122059349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廖世友 申请人:广州众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5050LED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本体、容置孔、容置孔槽、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透光本体为碗状;所述容置孔槽设置在透光本体的底部;所述入光面设置在容置孔内;所述出光面设置在透光本体的顶部;所述出光面为非球面或者球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众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