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019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透镜,供引导一发光二极管之光线而产生一类椭圆光形,而该光学透镜具有一透镜本体,其包含一出光面及一入光面。该出光面为一曲面,且该出光面之投射面呈一类椭圆形而具有一长轴及一短轴,该长轴之长度为a,该短轴之长度为b。该入光面具有一内曲面及一底面,且该透镜本体具有一透镜高度为c。其中,该长轴之长度a、该短轴之长度b及该透镜高度c符合下列关系式:1<a/b≤1.67;及2≤a/c≤6。因此达到适用性极高且可减少发光二极管使用颗数并增加照射均匀度之发光二极管背光源或一般照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照明领域相关,特别是指一种引导发光二极管之光线照射出类椭圆光形的光学透镜,可应用于背光模块或广告广告牌。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因具有低耗电、高效能及寿命长等特性,因此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照明灯具或背光模块等
中。然而,发光二极管与传统光源相比发光二极管之光线发散角度较小,因而若应用于照明灯具时,则需增加发光二极管之数量。例如在背光模块方面,是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发光条上为点光源发光,然而,发光二极管出光范围具有指向性,故须根据其出光调整至所需之范围,以适用于背光模块上。因此,如何有效针对该LED光源之投射强度、投射范围,以及其照射均匀度进行改善,为本领域相关从业者极欲改善之课题。以需求来说,设计一个可以引导一发光二极管之光线而产生一类椭圆光形之光学透镜,可于各种不同之使用条件下,皆能提供最佳之照射状态,已成市场应用上之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之问题,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提供一种引导发光二极管光线以照射出类椭圆光形,可适用于背光模块以减少其光条数量的光学透镜,来解决已知技术之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透镜,供引导一发光二极管之光线而产生一类椭圆光形,而该光学透镜具有一透镜本体,其包含:一出光面,为一曲面,且该出光面之投射面呈一类椭圆形而具有一长轴及一短轴,该长轴之长度为a,该短轴之长度为b,该短轴垂直于该长轴;又该出光面之中心位置具有一顶点P;以及一入光面,是与该出光面连接形成该透镜本体之外表面,该入光面具有一内曲面及一底面,该内曲面供以容置该发光二极管;其中该透镜本体具有一透镜高度为c,且该长轴之长度a、该短轴之长度b及该透镜高度c符合下列关系式: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透镜,供引导一发光二极管之光线而产生一类椭圆光形,而该光学透镜具有一透镜本体,其包含:一出光面,为一曲面,且该出光面之投射面呈一类椭圆形而具有一长轴及一短轴,该长轴之长度为a,该短轴之长度为b,该短轴垂直于该长轴;又该出光面之中心位置具有一顶点P ;以及一入光面,是与该出光面连接形成该透镜本体之外表面,该入光面具有一内曲面及一底面,该内曲面供以容置该发光二极管;其中该透镜本体具有一透镜高度为C,且该长轴之长度a、该短轴之长度b及该透镜高度c符合下列关系式:l<a/b 刍 1.67 ;及 2 刍 a/c 刍 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设有一锯齿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唐德龙魏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