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628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9:02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端子的盲孔,所述在盲孔的底部设有一贯穿盲孔内外表面的开孔,使意外进入盲孔内的水可以从开孔排出,从而不会影响插拔功能,也避免了触电危险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电连接器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与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参阅公开号为CN201690079的公开专利。该公开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空间、位于收容空间后方的底壁、自底壁向前延伸入收容空间的筒状部、及位于收容空间前方用以盖住绝缘本体对接端口的盖子,所述筒状部设有供对接端子插入导电端子的插入口。然而,对这样的设计,如果万一水进入到导电端子的内部,那么就很难将水排出。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筒状部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能够排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端子的盲孔,所述在盲孔的底部设有一贯穿盲孔内外表面的开孔,使意外进入盲孔内的水可以从开孔排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通过在导电端子的盲孔底部开设一贯穿盲孔内外表面的开孔,使意外进入盲孔内的水排出,从而不会影响导电端子的插拔功能,也避免了触电危险的产生。`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整体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爆炸图。图4是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导电端子安装在固持架上且连接着线缆的立体图。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导电端子的爆炸图。图7是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导电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8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9是图1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20、用以固持导电端子20的固持架30、安装在绝缘本体10后端的防水垫40、及与导电端子20相连的线缆50。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可与绝缘本体10分离的插座口 11、夹持在绝缘本体10和插座口 11之间的塑胶垫12、及安装在绝缘本体10和插座口 11上的密封圈13,塑胶垫12和插座口 11上都开设有螺钉孔,当通过螺钉把绝缘本体10和插座口11组装在一起时,由于塑胶垫12具有弹性,所以螺钉的锁紧对电连接器100不会造成损坏。当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图中未示)连接时密封圈13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空间101、位于收容空间101后方的底壁102、及自底壁102向前延伸入收容空间101的收容筒103,所述导电端子20收容于收容筒103内。如图5至9所示,导电端子20包括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端子的盲孔21、设有上述盲孔21的外导体22、收容于盲孔21内的第一套管23、收容于第一套管23内的第二套管24、及安装在第二套管24上的贯簧25。所述导电端子20的盲孔21的底部设有一贯穿盲孔21内外表面的开孔210,使意外进入盲孔21内的水可以从开孔210排出。所述收容筒103设有可供对接端子插入导电端子之盲孔21的开口 104、及与盲孔21之开孔210相对的缺口105,使盲孔21内的水流出后不会进入导电端子20和收容筒103的夹层中。所述缺口 105与绝缘本体10的收容空间101相通。所述收容筒103设有后端口 106,导电端子20自后端口 106向前安装于收容筒103内,所述缺口 105自后端口 106向前延伸,所述防水垫40密封住后端口 106和缺口 105。所述绝缘本体10还设有与收容空间101的后端连通的导流嘴107,使收容空间101内的水流排出收容空间101,所述导流嘴107突伸出绝缘本体10的外表面。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与导流嘴107相连的导流管108,从而使进入电连接器100内的水流彻底排除电连接器100之外。如图6和7所示,贯簧25包括两端部250、连接在两端部250之间的若干弹性栅条251、及延伸出两端部250的固持爪252,所述栅条251向同一方向倾斜且相互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所述栅条251围成的贯簧25的中间部分向内凸,当对接端子插入贯簧25,由于栅条251具有弹性,所以整个贯簧25都与对接端子接触,但向内凸的中间部分与对接端子接触最紧密,从而使导电端子20与对接端子有较好的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100是包括上述若干导电端子20的圆形连接器。如图3和4所示,所述固持架30大致为梅花形,其设有若干卡槽31,所述卡槽设有向一侧张开的开口 310,所述卡槽31的内壁设有凸缘311,所述导电端子20的外导体22上设有固持槽220,所述导电端子20自卡槽31的侧边安装入卡槽31内,此时卡槽31内的凸缘311正好卡持在固持槽220内,因此导电端子20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相同的正确位置,当导电端子20收到向后的外力时,卡槽31上的凸缘311受到固持槽220的干涉而使导电端子20无法往后松弛。所述卡槽31的开口 310宽度相对缩小且卡槽31的侧壁具有弹性,当导电端子20安装到卡槽31时,导电端子20先把卡槽31的开口 310撑开,安装到卡槽31后,由于弹性作用卡槽31之侧壁固定前述导电端子20。所述卡槽为圆弧形且弧度大于半圆的弧度。所述固持架30是通过螺栓32固持在绝缘本体10上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通过在导电端子20的盲孔21底部开设一贯穿盲孔21内外表面的开孔210,使意外进入盲孔21内的水排出,从而不会影响导电端子20的插拔功能,也避免了触电危险的产生。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端子的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盲孔的底部设有一贯穿盲孔内外表面的开孔,使意外进入盲孔内的水可以从开孔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空间、位于收容空间后方的底壁、及自底壁向前延伸入收容空间的收容筒,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收容筒内,所述收容筒设有可供对接端子插入导电端子之盲孔的开口、及与盲孔之开孔相对的缺口,所述缺口与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相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筒设有后端口,导电端子自后端口向前安装于端子本体内,所述缺口自后端口向前延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绝缘本体后端的防水塾,所述防水塾S封住后端口和缺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与收容空间的后端连通的导流嘴,使收容空间内的水流排出收容空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嘴突伸出绝缘本体的外表面。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导流嘴相连的导流管。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有上述盲孔的外导体、收容于盲孔内的第一套管、收容于第一套管内的第二套管、及安装在第二套管上的贯簧。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簧包括两端部、连接在两端部之间的若干弹性栅条、及延伸出两端部的固持爪,所述栅条向同一方向倾斜。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端子的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盲孔的底部设有一贯穿盲孔内外表面的开孔,使意外进入盲孔内的水可以从开孔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华张金江吴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