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545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包括用于配合垫装在轨枕下表面的板状本体,在板状本体的上表面水平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在板状本体的下表面竖直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竖直条状凹槽;在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中,位于最中间的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条状凹槽的长度,大于其两侧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凹槽的长度;在板状本体的下表面,设有远离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多个底脚;在板状本体的一对侧边,对称设置有用于与轨枕固定连接、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一对侧部固定件。该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可以实现减振效果好、应力分散均匀、使用寿命长和节能环保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配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
技术介绍
—般地,在铁路、高速铁路、城市轨枕交通等轨枕结构中,一般需要在轨枕(如钢轨或铁轨)和轨枕之间通常采用弹性垫板,以吸收车辆通过时产生的振动能量,减弱振动带来的噪声污染,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轨枕。但是,上述弹性垫板大都为橡胶板,受温度影响较大,对轨枕的保护效果较差,使用寿命短,回收也不方便。若采用热塑性弹性材料制作弹性垫板,虽然可以克服橡胶板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缺陷,但由于这种垫板的沟槽具有尖角,使得这种垫板在受力时应力分散不均,从而也影响了使用寿命。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减振效果差、应力分散不均匀、使用寿命短和节能环保性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以实现减振效果好、应力分散均匀、使用寿命长和节能环保性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包括用于配合垫装在轨枕下表面的板状本体,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上表面水平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下表面竖直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竖直条状凹槽;在所述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中,位于最中间的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条状凹槽的长度,大于其两侧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凹槽的长度; 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下表面,设有远离所述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多个底脚;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一对侧边,对称设置有用于与轨枕固定连接、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一对侧部固定件。进一步地,在所述多个底脚中每个底脚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相应底脚粘贴在地面或其他接触面上的底脚粘贴片。进一步地,在所述一对侧部固定件中每个侧部固定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相应侧部固定件粘贴在轨枕上的侧部粘贴片。进一步地,所述板状本体具体为矩形板本体,且各顶角均具有圆弧倒角。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底脚具体包括四个底脚;所述四个底脚,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矩形板本体的四角。进一步地,所述板状本体,采用热塑性聚氨酯TPU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TPE-S)制成。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由于包括用于配合垫装在轨枕下表面的板状本体,在板状本体的上表面水平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在板状本体的下表面竖直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竖直条状凹槽;在所述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中,位于最中间的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条状凹槽的长度,大于其两侧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凹槽的长度;在板状本体的下表面,设有远离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多个底脚;在板状本体的一对侧边,对称设置有用于与轨枕固定连接、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一对侧部固定件;可以减少轨枕磨损和消耗,并在受力振动时分散应力;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减振效果差、应力分散不均匀、使用寿命短和节能环保性差的缺陷,以实现减振效果好、应力分散均匀、使用寿命长和节能环保性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的正面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的反面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板状本体;21_水平条状凹槽;22_竖直条状凹槽;31_底脚;32_底脚粘贴片;41-侧部固定件;42_侧部粘贴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包括用于配合垫装在轨枕下表面的板状本体(如板状本体I ),在板状本体的上表面水平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如水平条状凹槽21),在板状本体的下表面竖直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竖直条状凹槽(如竖直条状凹槽22);在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中,位于最中间的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条状凹槽的长度,大于其两侧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凹槽的长度;在板状本体的下表面,设有远离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多个底脚(如底脚31);在板状本体的一对侧边,对称设置有用于与轨枕固定连接、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一对侧部固定件(如侧部固定件41)。该板状本体,可以采用动态硫化橡胶/热塑性塑料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V或聚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如Hytrel等)或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如聚酯酰胺、聚醚酯酰胺、聚碳酸酯-酯酰胺、聚醚_b-酰胺等硬段为聚酰胺,软段为聚醚和/或聚酯的分段型嵌段共聚物)或离聚体型热塑性弹性体(如杜邦的Surlyn等)制成。在上述多个底脚中每个底脚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相应底脚粘贴在地面或其他接触面上的底脚粘贴片(如底脚粘贴片32)。在一对侧部固定件中每个侧部固定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相应侧部固定件粘贴在轨枕上的侧部粘贴片(如侧部粘贴片42)。板状本体具体为矩形板本体,且各顶角均具有圆弧倒角;多个底脚具体包括四个底脚;四个底脚,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矩形板本体的四角。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热塑性聚氨酯TPU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制成板状本体,使得该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受温度影响变小,性能稳定,有利于延长该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的使用寿命;在板状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水平条状凹槽和竖直条状凹槽,可以减少轨枕磨损和消耗,在轨枕受力振动时分散应力,从而能够均匀的分散垫板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应力,提高了抗压能力和使用寿命;在板状本体的下表面设置底脚及底脚粘贴片,在板状本体的侧边设置侧部固定件和侧部粘贴片,可以加固该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与轨枕及地面或其他接触面之间的稳定连接,进一步减弱轨枕受力时的振动,延长轨枕的使用寿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配合垫装在轨枕下表面的板状本体,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上表面水平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下表面竖直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竖直条状凹槽;在所述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中,位于最中间的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条状凹槽的长度,大于其两侧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凹槽的长度; 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下表面,设有远离所述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多个底脚;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一对侧边,对称设置有用于与轨枕固定连接、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垫装轨枕的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配合垫装在轨枕下表面的板状本体,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上表面水平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下表面竖直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竖直条状凹槽;在所述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中,位于最中间的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条状凹槽的长度,大于其两侧水平条状凹槽和/或竖直凹槽的长度;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下表面,设有远离所述多个水平条状凹槽和多个竖直条状凹槽、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多个底脚;在所述板状本体的一对侧边,对称设置有用于与轨枕固定连接、且与板状本体固定连接的一对侧部固定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煜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张泾铁路配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