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及其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1130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3:51
一种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包括一改良式喷孔片及一驱动元件。该改良式喷孔片由一高分子材料层与一支撑片组成,该支撑片包括多个连接部与一穿孔,该高分子材料层包覆于该支撑片,且对应于该穿孔处设有多个通孔。该驱动元件通过该多个连接部连接该改良式喷孔片,供电后经由压电效应产生高频率的振波,并带动该改良式喷孔片使其振动,以将溶液的分子结构打散为雾状分子结构,达到雾化效果,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装设于一雾化装置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利用该改良式喷孔片及该驱动元件,即可达到高效益的雾化效果,且制作过程容易,节省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的改良,尤其是一种仅利用一改良式喷孔片及一驱动元件作动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
技术介绍
雾化结构可常见于喷雾器或墨水匣等物品,其利用电子震荡原理,产生高频率的振波将溶液分子结构打散,使其成为雾状分子。早期的雾化结构包括一压电片及一雾化片。该压电片设于该雾化片的一侧。对该压电片施加一电场后,使其产生高频率的振波,该雾化片即受该压电片连动并产生形变弯曲,而产生振动将溶液的分子结构打散,形成雾化效果,溶液的雾状分子并由该雾化片上的喷孔喷出。由于金属材料的振动能量传导性较佳,该雾化片由金属材料制成,但在长期高速振荡下,金属材料容易产生材料脆化或疲劳的现象,而使该雾化片破裂或降低振荡效果,令雾化效果下降。而后,为了解决金属制雾化片的问题,即出现利用高分子材料层制成的雾化片,其相较于金属制的雾化片,使用寿命较长,但由于高分子材料层的分子结构松散,其振荡能量传导效果较差而降低雾化效果。为了解决高分子材料层所包含的缺失,于是增设一结构片,利用金属材料制成。将该雾化片设于该压电片与该结构片之间,且令该压电片自两侧直接接合于该结构片,该压电片产生的高频振荡可直接传递至该结构片,该结构片再牵动该雾化片振动以产生雾化效果。然而,此种设计须加设该结构片来带动该雾化片使其震动,其成本较高,因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构思一种仅利用压电片与高分子材料层雾化片结合并可避免上述问题的雾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使其制作过程简化、成本低廉且可达到高效益的雾化效果。本技术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包括一改良式喷孔片与一驱动兀件,该改良式喷孔片由一高分子材料层与一支撑片组成,且该高分子材料层包覆于该支撑片上,使其可经由该驱动元件带动产生共振以将该溶液分子结构打散成微小雾状分子,达到雾化的功效。相较于传统的雾化结构,可免除金属制雾化片易破裂的问题,保留高分子材料层雾化片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并同时解决其需要加设结构片的问题,简化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的制作过程以降低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供电驱动后而能使一溶液产生雾化效果,包括:该喷孔片,其呈片状构造体,且由一高分子材料层及一支撑片所组成,其中该高分子材料层包覆于该支撑片的至少一面上,且该支撑片上设有多个连接部及一穿孔,该高分子材料层对应该穿孔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及一驱动元件,连接该多个连接部且与一电力源作电连接,供电后而产生压电效应并带动该支撑片连同该高分子材料产生共振,以将该溶液被打散成为微小的分子。所述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其中,该支撑片是以金属材质而制成的片状结构体,且于该穿孔内设有多根肋条,该高分子材料层并未填充于该多根肋条之间。所述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其中,该多根肋条平行排列设置。所述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其中,该多根肋条交错排列设置。所述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其中,该驱动元件为一压电陶瓷片。所述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其中,该高分子材料层为聚酰亚胺(Polyimide)。所述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其中,该多个连接部不被该高分子材料层所包覆。所述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其中,该多个连接部凸出于该高分子材料层的一面。所述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其中,该多个连接部的高度大于等于该高分子材料层的厚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的雾化装置,其包括:一雾化基座,其对应该喷孔片与该驱动元件设有一容置部,以置放该喷孔片与该驱动元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该高分子材料层包覆于该支撑片上以组成该改良式喷孔片,使其可经由该驱动元件带动产生共振以将该溶液分子结构打散成微小雾状分子,达到雾化的功效。相较于传统的雾化结构,本技术于制作过程上较简易且节省成本,并可达到较传统雾化结构更佳的雾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细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实施例:1-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10-改良式喷孔片;101-高分子材料层;102-支撑片;103-连接部;104-穿孔;105-通孔;11-驱动元件;111_电力源;第二实施例:2_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20_改良式喷孔片;201-高分子材料层;202-支撑片;203-连接部;204-穿孔;2041_肋条;2042_透孔;205_通孔;21~驱动元件;第三实施例:3_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30_改良式喷孔片;301-高分子材料层;302-支撑片;303-连接部;304-穿孔;3041_肋条;3042_透孔;305_通孔;31_驱动元件;4_雾化基座;40_容置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附图,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剖面图与细部放大剖面图。本技术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I于供电后令一溶液的分子结构,打散为更细小的雾状分子结构,其包括:一改良式喷孔片10及一驱动元件11。该改良式喷孔片10较佳的为一片状结构体,且由一高分子材料层101与一支撑片102组成,该支撑片102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为一片状结构体,其上设有多个连接部103以及一穿孔104。该多个连接部103用于连接该驱动元件11,以令该改良式喷孔片10作动,该穿孔104用于令该溶液通过,以经由该改良式喷孔片10而将该溶液的分子结构打散至微小的雾化分子结构,达到雾化效果。该高分子材料层101包覆于该支撑片102的至少一面上,于本实施例中,该支撑片102整体被该高分子材料层101所包覆,且该高分子材料层101的厚度相当薄。由于该高分子材料层101包覆该支撑片102整体,因此于该高分子材料层101的正反面对应于该穿孔104处皆设有该多个通孔105。供该溶液雾化后的分子结构可由此处喷散。较佳的是,该高分子材料层101为聚酰亚胺(Polyimide),选用聚酰亚胺(Polyimide)可延长该改良式喷孔片10的使用寿命,不会因长期使用而脆化断裂。该驱动元件11设于该多个连接部103上以连接至该改良式喷孔片10,且与一电力源111作电连接,较佳者,该驱动元件11为一压电陶瓷片。该驱动元件11供电后凭借压电效应使其产生高频率的振波,并传递至该改良式喷孔片10以产生共振效应,如图3所示,该溶液由位于该高分子材料层101反面的该多个通孔105进入,经由共振效应而使其分子结构打散成较小的分子结构后,再从位于该闻分子材料层101正面的该多个通孔105处喷散,以达到高效益的雾化效果。请参阅图4及图5,其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剖面图,其元件及结构同于该第一实施例者,即不再加以详述。本技术的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2,包括:一改良式喷孔片20及一驱动元件21。该改良式喷孔片20为一片状结构体,由一高分子材料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改良式喷孔片的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该喷孔片,其呈片状构造体,且由一高分子材料层及一支撑片所组成,其中该高分子材料层包覆于该支撑片的至少一面上,且该支撑片上设有多个连接部及一穿孔,该高分子材料层对应该穿孔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及一驱动元件,连接该多个连接部且与一电力源作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淑品方敦盈黄美惠陈昱达
申请(专利权)人: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