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管件加工机械,专指一种集切管、扩管暨整圆三效特能于一身的管件加工机械;本案所诉求的构造中,大致可区分为切管机构、扩管暨整圆机构三大部分;可使管件实施配管或接管工程时,除能大幅提升配管品质及速度外,并得以降低切管与扩管耗增的加工成本;尤其是本案采以微型化体积设计,将可随工作环境需要发挥随携机动配合,以符合各种接管、配管环境所需;因此,藉由本案所设计的加工机械,除能解决管件预先加工或回厂加工的限制外,并得以完全突破习者管件加工方式,特别是管件加工所实施切管、扩管暨整圆机能,是以一气呵成的快速效率达成,将使配管、接管工程备具省力、便捷的进步效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为一种多功能管件加工机械,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切管、扩管暨整圆三重效能集一身的管件加工机械;以针对管路配管或接管工程时,备具机动携带、便捷、快速等特能,进而获得最终的提升配管品质及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
技术介绍
查,习用的切管机乃为一种利用马达带动的中小型加工机具,如图8所示,该切管机主要是由其内的马达A1利用齿轮传动,将动力引出于端面的双导轨A2上,使双导轨A2形成同向运转,进而带转跨置于上的管件A3形成反向性自转,并藉由抵压刀具杆A4的刀具A41施压,以管件A3的自转性,达到管件裁切的功能。其次,对于管件扩管结构的利用,已有相当的历史,其主要目的是为使管件在配管与接管时,得以因扩管部份的设计,而可令扣件嵌扣固定,达到嵌接管件目的;然而,习者的扩管加工方式,截至目前为止均是为一种手持扩管器,由双滚轮配合一迫紧螺结构组成,以迫紧螺迫合后再经由手旋转,使管壁因迫合而渐向外隆起,然而需经过相当多次不断迫合、旋转方可达成;若是对于管壁较厚的管件,实施上则必显具费力而耗时,相当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因,本技术特别提供一种多功能管件加工机械,经由本案设计将可避免上述所发生的各种缺失与问题;同时,亦可有效增泛各种管件使用范围限制,可完全配合管件环境所需直接进行加工,不再因切管、扩管暨整圆的所需,一再重回厂中实施加工,增加多重不便与运输困扰,特别是本案所达的切管与快速完成扩管机能,将使管件的扩管不再是一件棘手、困难、耗时、费力工作,除能大幅提升配管品质及速度外,并降低扩管加工工时及成本,完全突破习者的扩管器暨广增切管机的实用性。有关本案多功能管件加工机械所具有的切管、扩管暨整圆三大效能说明;其中切管,是以所定的长度实施切断管件的功能,所裁切的管件是可为塑胶管、合金管或高硬度金属管等;实施理念及方式是采旋盘螺杆以下为进刀、上为退刀方式实施,可使盘刀依螺杆往下位移进刀量,渐次深入于管壁之中直至切断为止,再实施旋盘螺杆上提而退刀,即完成单一切管程序;本案切管机能中,仍需藉由底部两组的辅助基轮,以同步实施带转管件所达成;也就是说管件处于裁切时,是由两组的辅助基轮加以带转于管件,使盘刀顺著管件的滚动外周围渐次深入管壁之内,实施呈划切管件直至切断为止。依照此法所进行的切管,将不致破坏管件应有的圆形度减少变形率;同时,亦可有效保护于盘刀及管件裁切后应有的平直裁切口。扩管,是指位于管件端实施隆起凸缘加工,以能配置于管路对接、三通、十字暨多向位型式接管实施,并依此隆起凸缘加工做为配管与接管内元件嵌挚的效果;所实施的管件扩管加工是指定于塑胶管需加热、合金管或高硬度金属管等;实施理念及方式,同样是采旋盘螺杆以下为迫合滚札扩管、往上则为退出方式实施;在实施迫合性的滚札扩管时,是以一滚札扩管器伸入于管件的内,实施渐次性进量;当迫合施力时,该扩管器乃是依照下方所设两组辅助基轮中央面所开设的凹槽沟,同步以基轮带转于管件,而扩管器即可顺著管件内壁往外迫合渐次成形为隆起凸缘状的扩管效果。依照此法所进行的扩管,将不致破坏管件应有的圆形度减少变形率;同时,亦可有效保护管件不因迫合力道过大,而使隆凸扩管部份发生变形或遭到破坏等情形。整圆,是指实施扩管同步即达成整圆效能;由于前述的扩管是由一滚札扩管器所为,因此在实施迫合施力暨滚札同步之际,该长条状的滚札扩管器乃是经由下方所设的辅助基轮做为基面,使管件再一次实施滚札整圆的功能,以确保管件配管与接管的圆形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为一种高机能辅助管件产业加工机械,可使配管施工品质大幅提升,强化管件产业高等利用价值,再加上本案结构诉求明朗而简单,效能并为预期可达,在新颖及进步双重要件并存下,当以转化习法与习者所面临各种缺失;为便于贵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案的特征及实质效能,特以实施方式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切管机构各部元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切管机构正视平面动作实施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扩管机构各部元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扩管机构侧视平面动作实施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扩管机构动作实施放大示意图;图7是管件于扩管后的结构型态示意图;图8是习用切管机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号说明1 切管机构2 扩管机构11 辅助基轮21 辅助基轮111轴 211凹缘槽12 旋盘螺杆22 旋盘螺杆120螺杆221旋盘螺杆轴121轴 23 扩管器座体13 刀座体 231槽体131贯轴孔 24 滑式扩管器插合架132滑槽241培林轴孔14 滑式刀架242中心轴孔141内槽沟 25 扩管器142培林轴孔251扩管凸缘槽15 盘刀252轴部 151中心螺孔 26架体16 锁轴 27撑轴17 刀座架体 3 动力箱171贯轴孔 31传动齿轮18 撑轴 B 管件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案整体结构是由一切管机构1、一扩管机构2与动力箱3三大部份所组成;其中的动力箱3是位于切管机构1与扩管机构2的下方,并呈一箱体态样结构,该动力箱3是藉由传动齿轮31,可同步带动于切管机构1与扩管机构下方所设的辅助基轮1I、21,以分别实施切管与扩管机能。续请参阅图2所示,其中的切管机构1主要是由一组辅助基轮11、一旋盘螺杆12、一刀座体13、一滑式刀架14、一盘刀15、一锁轴16、刀座架体17与撑轴18等元件所组成;其中的刀座架体17是固定于前述动力箱3上,藉由两撑轴18分别贯穿于刀座架体17与刀座体13所开设的贯轴孔171、131后,即可将刀座体13架置定位于刀座架体17上,使刀座体形成为跨置结构态样。其次,由于刀座架体17是设有高低不等的贯轴孔171,因此在施配撑轴18时,即可令刀座体13实施架置高度调整的功能,以配适于大小不同管径裁切机能。切管机构1中的盘刀15,是藏置于滑式刀架14内部所开设的内槽沟141中,并由一锁轴16贯锁于滑式刀架14后,一并贯穿并螺固于盘刀15所设的中心螺孔151,使盘刀15仅能显露出一小部份于滑式刀架14外侧如图3所示,以便进行裁切管件B。前述的滑式刀架14是依刀座体13内部所开设的滑槽132配设于内,可使滑式刀架14于刀座体13内,依旋盘螺杆12旋转控制,进行上、下滑位性的进刀与退刀;该滑式刀架14是以顶部所设的培林轴孔142,与旋盘螺杆12轴121相固接;当旋转于旋盘螺杆12时,由于螺杆120轴121与滑式刀架14为活枢状态;因此当旋盘施以旋转时,即使整个滑式刀架14随螺杆120的螺进与螺退方式完成进刀与退刀机能;如图3所示。此外,位于刀座体13的下方,另具有一组辅助基轮11,该基轮11轴111是延通至扩管机构2辅助基轮轴,可接受由动力箱传动齿31传递出的动力,使该基轮11形成具转动性的切管机能;当进入切管程序时,辅助基轮11即会因动力传递带转于被切管件B,使被切管件B以自转方式令盘刀15顺著管件B外周围渐次深入管壁的内,实施划切管件B直至切断为止。续如图4所示,延由切管机构1后向位置,则为扩管机构2;该扩管机构2主要是由一组辅助基轮21、一旋盘螺杆22、一扩管器座体23、一滑式扩管器插合架24、一扩管器25、架体26与撑轴27等元件所组成;其中的扩管器座体23,同样是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管件加工机械,整体结构是由切管机构、一扩管机构与动力箱三大部份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切管机构,是由一组辅助基轮、一旋盘螺杆、一刀座体、一滑式刀架、一盘刀、一锁轴、刀座架体与撑轴元件所组成;其中:刀座架体是由两撑轴分别贯穿于刀座体的贯轴孔,将刀座体架置定位于刀座架体;其次,盘刀是藏置于滑式刀架内部所开设的内槽沟中,由一锁轴贯锁于滑式刀架一并螺固于盘刀中心螺孔,该盘刀仅露出一部份于外侧;该滑式刀架是依刀座体内部所开设的滑槽配设于内,滑式刀架于刀座体内,依旋盘螺杆旋转控制,进行上、下滑位性的进刀与退刀;该滑式刀架是以顶部的培林轴孔与旋盘螺杆轴活枢固接;此外,刀座体的下方另具一组辅助基轮,该基轮轴是延通至扩管机构辅助基轮轴,接受由动力箱传动齿传递的动力;该扩管机构,是由一组辅助基轮、一旋盘螺杆、一扩管器座体、一滑式扩管器插合架、一扩管器、架体与撑轴元件所组成;其中:扩管器座体同样是由撑轴贯设架设于架体上,并令扩管器座体呈跨置结构型态;其次,该扩管器座体内设有供滑式扩管器插合架上、下滑移的槽体,且滑式扩管器插合架的顶部另开设有一培林轴孔,与旋盘螺杆形成为活枢的固接结构,整个滑式扩管器插合架,随旋盘螺杆旋进与旋退形成具上、下滑动式位移机能;扩管器是呈一棒体结构,前端具有一扩管凸缘槽,并以轴部插设于滑式扩管器插合架的中心轴孔内,且令扩管凸缘槽部份延出;其次,位于所延出的扩管器下方,另设有一组辅助基轮,位于基轮中央面开设有与扩管器扩管凸缘槽相符且配合的凹缘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义,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