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7485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内照明灯具,属于汽车照明灯领域。所述的车内照明灯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安装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并置于所述本体前面的透光灯罩,所述透光灯罩上设置有花纹,所述花纹包括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多边形结构。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所述车内照明灯具,不仅解决光形分布不均、出现暗区、照明效果不佳、炫目等问题,而且还得到最佳的照明效果,使整车背光与内饰顶棚搭配完美和谐,给终端客户带来最舒适的视觉感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照明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而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且每年仍在快速增加,汽车工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当前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汽车照明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照明质量的好坏,对行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灯具的设计不但要符合法规上安全性的要求,还要满足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外型要以整个汽车的造型融为一体,美观实用,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坐寸ο顶灯是车辆内部的照明灯具,是用于在夜间方便司机和乘客上下车、提取和存放行李及看地图、文件等。虽然法规对于顶灯的配光没有特殊的要求,但是作为汽车常用的功能,特别在司机查看地图和文件时,要求得到合适的照明效果,以及与内饰顶棚与整车背光达到和谐的效果,给终端客户带来最舒适的视觉感受。这种舒适的感主要是由灯具上的透光灯罩对光的透射效果来实现的。而透光灯罩对光的透射效果主要取决于透光灯罩上的花纹结构,不同的结构对光的投射效果是不一样的,终端客户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最初设计开发的车辆内部的照明灯具上的花纹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花纹结构10为弧线形条纹状。弧线形条纹状的花纹结构10对光线的透射虽然能满足亮度要求,但是光线经过弧线形条纹结构折射后,光型会分布不均,而且在面罩两端的角落处会出现明显的暗区,并有炫目感。如果将照明灯具上的发光体的安装位置抬高,虽然能消除部分暗区,但是光型分布不均、炫目感仍然存在,还是没有给终端客户带来最舒适的视觉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内照明灯具,能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给终端客户带来最舒适的视觉感受。一种车内照明灯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安装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并置于所述本体前面的透光灯罩,所述透光灯罩上设置有花纹,所述花纹包括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多边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多边形结构为从所述透光灯罩的外表面向外凸起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凸起高度为0.5mm至0.8_。优选地,相邻所述多边形结构间设有间隔间距。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间距为0.1mm至0.3mm。优选地,所述多边形结构为四边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四边形结构为等边长的正四边形结构,边长范围为1.3mm至1.5mm。优选地,所述本体的背面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两端用连接件与所述本体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边形结构的面罩花纹,能使光源得到最优的分布,可以解决光形分布不均、出现暗区、照明效果不佳、炫目等等问题。同时还得到合适的照明效果,内饰顶棚与整车背光搭配和谐,给终端客户带来最舒适的视觉感受。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内照明灯具上面罩环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内照明具的拆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内照明具的组装图;图4为图3中A局部放大图;图5为遮光板安装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是不能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内照明具的拆分图,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照明灯具,包括本体3,所述本体3上安装有发光体4,以及与所述本体3连接的并置于所述本体3前面的透光灯罩5,所述透光灯罩5上设置有花纹6,所述花纹6为多个多边形结构,这些多边形结构呈矩阵式排列在所述透光灯罩5的整个外表面。采用多边形结构的面罩花纹,不仅使折射光的光线得到最优的分布,解决光形分布不均、出现暗区、照明效果不佳、炫目等问题,而且还得到合适的照明效果,使得内饰顶棚与整车背光搭配和谐,给终端客户带来最舒适的视觉感受。车内照明具的拆分图组装成型后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图3中的A局部放大图如图4所示,参照图4,所述多边形结构为从透光灯罩5的外表面向外凸起的凸块8,所述凸块8的凸起高度设置在0.4_至0.8_之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凸块8的凸起高度为0.6mm。相邻所述多形结构间设有间隔间距9,为了得到最佳的投射效果,将所述多形结构间的间隔间距9设置在0.1mm至0.3mm之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最佳的间隔间距9设计成0.2mm。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边数为4,且边长相等,相邻边两轴互相垂直,即为等边长的正四边形结构,边长范围设计在1.3mm至1.5mm之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最优选的边长长度为1.3mm。图5为遮光板安装位置示意图,结合图5,为了使光源最大程度地反射出去,并向四周发散,在所述本体3的背面还设置有遮光板11,所述遮光板11大致呈“几”字形,遮光板11两端用螺栓12与所述本体3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内照明灯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安装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并置于所述本体前面的透光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灯罩上设置有花纹,所述花纹包括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多边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结构为从所述透光灯罩的外表面向外凸起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凸起高度为0.5mm至0.8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多边形结构间设有间隔间距。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间距为0.1mm至0.3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结构为四边形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内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结构为等边长的正四边形结构,边长范围为1.3mm至1.5_。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背面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两端用连接件与所述本体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内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内照明灯具,属于汽车照明灯领域。所述的车内照明灯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安装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并置于所述本体前面的透光灯罩,所述透光灯罩上设置有花纹,所述花纹包括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多边形结构。依照本技术,采用所述车内照明灯具,不仅解决光形分布不均、出现暗区、照明效果不佳、炫目等问题,而且还得到最佳的照明效果,使整车背光与内饰顶棚搭配完美和谐,给终端客户带来最舒适的视觉感受。文档编号F21V3/04GK202938190SQ20122061789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姜浙, 陈新, 郑艳刚, 富娜, 张进明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内照明灯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安装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并置于所述本体前面的透光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灯罩上设置有花纹,所述花纹包括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多边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浙陈新郑艳刚富娜张进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