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切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61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切磨机。它的台面板固装在底座机架上,底座机架两侧与立柱机架下端通过机架翻转机构相连,两立柱机架上端与自动走刀系统相连,自动走刀系统通过切磨旋转装置与切磨头相连,切磨旋转装置分别与升降装置和冷却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集切、磨、抛为一体,并采用独特的纵、横向自动走刀系统和切磨旋转装置及机架翻转机构,可多方位、多角度切磨产品,达到一机多用的要求。(*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切磨机。它属于石材、陶瓷、玻璃等材料的切割、磨光、抛光的加工设备。目前,市场上所流行的该类加工设备,切、磨分开,性能比较单一,通用性差,且在同一机器上不能同时加工各种角度、各种方位的型材,因此为满足千变万化的装饰市场,不得不购置各种型式的加工设备,而装饰市场所需的材料都是异形多,批量少,造成加工设备的很大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切、磨、抛为一体,多方位、多角度为一身,采用独特的纵横向自动走刀系统,机器工作平稳可靠,产品光亮度高的多功能切磨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台面板(2)、底座机架(1)、立柱机架(3)、切磨旋转装置、切磨头、升降装置、冷却装置和自动走刀系统及机架翻转机构组成,台面板(2)固装在底座机架(1)上,底座机架(1)两侧与立柱机架(3)下端通过机架翻转机构相连,两立柱机架(3)上端与自动走刀系统相连,自动走刀系统通过切磨旋转装置与切磨头相连,切磨旋转装置分别与升降装置和冷却装置相连;两立柱机架(3)中部均设有一螺栓孔,通过固定螺栓(11)与底座机架(1)两侧板(12)上的弧形槽(13)相连。自动走刀系统由纵向横梁(21)和滑块(22)、蜗轮箱(23)、齿轮(24)、齿条(25)、电机(26)、(27)、蜗轮(28)、蜗杆、丝杠(29)、丝杠母、传动杠(30)构成,两滑块(22)分别与纵向横梁(21)上的导轨相连,主梁轴(31)和齿条(25)两端分别装在两滑块(22)上面的支座(32)上,与蜗轮箱(23)相连的齿轮(24)与齿条(25)相啮合,装于两纵向横梁(21)内的蜗轮(28)、蜗杆相工啮合,两蜗轮(28)上均连丝杠(29),丝杠(29)分别与固装在滑块(22)下面的丝杠母相啮合,丝杠(29)另一端与纵向横梁(21)相连,两蜗杆相向一端分别与纵向横梁(21)外的传动杠(30)两端相连,其中一蜗杆另一端与纵向横梁(21)外电机(26)相连,蜗轮箱(23)与另一电机(27)相连。两滑块(22)外侧均设有锁紧手柄(33),用于固定滑块(22)。切磨旋转装置由切磨体、切磨座构成,切磨体由固定体(41)和旋转体(42)组成,固定体(41)为双半圆件,通过螺钉(45)连接成整体,并通过外锥度的轴瓦(43)、锁紧母(44)固装在有滑动键(34)的主梁轴(31)上,旋转体(42)两端设有子口,卡装在两端的固定体(41)内,固定体(41)上设有凹槽孔(46),锁紧螺栓(47)卡装在凹槽孔(46)内,其下端拧在旋转体(42)螺孔内;旋转体(42)一侧表面设有±0~45°的刻度,松开锁紧螺栓(47),旋转体(42)可作±45°调整,拧紧锁紧螺栓(47),固定旋转体(42),切磨座由上座体(51)和底座(52)组成,上座体(51)和底座(52)通过中间的夹紧螺栓(53)、螺母(54)相连,松开螺母(54),底座(52)可沿中间夹紧螺栓(53)旋转360°,底座(52)上设有一圈定位孔(55),孔间距为15°,上座体(51)上设有两个定位弹簧销轴(56),其底部顶在定位孔(55)内,进行15°累加定位用。两根立轴(48)穿过旋转体(42)前后侧的立轴孔,其下端与上座体(51)相连,立轴孔处设有锁紧手柄(49),用于固定立轴(48)。固定体(41)后侧与自动走刀系统的蜗轮箱(23)固连。切磨头由电机(61)和切磨具(62)构成,切磨具(62)装在电机(61)带螺纹主轴上,主轴带螺纹,用紧固盘(63)固定。电机(61)固装在切磨旋转装置的底座(52)下面。升降装置由升降手轮(71)、丝杠(72)、升降螺母(73)、支架(74)构成,丝杠(72)上端穿过支架(74)与升降手轮(71)相连,丝杠(72)与升降螺母(73)啮合;升降螺母(73)与立轴上端固连,丝杠(72)下端的底座与支架(74)下端固装在切磨装置中的旋转体(42)上。转动升降手轮(71),升降螺母(73)在支架(74)内作上下运动、立轴随着升降螺母(73)带动切磨座上下运动。机架翻转机构由翻转手轮(81)、轴瓦(82)、(89)、小轴(83)、链轮(84)、(84’)、蜗轮箱(85)、锥形齿轮(86)、(86’)、主轴(87)和固定套(88)构成,翻转手轮(81)与轴瓦(82)套装在小轴(83)凸台一侧,链轮(84)套装在小轴(83)凸台另一侧,分别用键(91)、(91’)和螺母(92)、(92’)固定,链轮(84)通过链条(90)与蜗轮箱链轮(84’)相连,蜗轮箱(85)上的锥形齿轮(86)与主轴上的锥形齿轮(86’)相啮合,主轴(87)两端分别套装轴瓦(89)和固定套(88),用键(93)固定,轴瓦(89)固装在底座机架(2)两侧,轴瓦(82)固装在底座机架(1)其中一侧,两固定套(88)用螺栓分别固装在两立柱机架(3)上,使立柱机架(3)与固定套(88)一起作90°旋转;蜗轮箱(85)用螺栓固装在底座机架下托板(14)上。冷却装置由水泵(95)、电机和水管构成,电机与水泵(95)相连,水泵(95)与进水管(96)通过软管相连,进水管(96)与出水管(97)之间设有水管开关(98),进水管(96)固装在切磨装置中的固定体(41)上;出水管口对着切磨具(62),使水浇在切磨具(62)与材料的切割口上,用于冷却切磨具(62)。台面板(2)由条形板等间距排列而成,用螺栓固定底座机架(1)上;其条形间隙用于漏冷却水;接水盘(99)设在台面板(2)下面,用于接漏下的冷却水;机架翻转机构设在台面板(2)下面。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集切、磨、抛为一体,采用独特的纵、横向自动走刀系统和切磨旋转装置及机架翻转机构,可多方位、多角度切磨产品,加工平稳可靠,质量稳定,产品光亮度高,并可配套使用各种规格的锯盘、磨光轮、抛光轮及圆弧轮等异型磨轮,达到一机多用的要求。运动部位采用轴瓦设计,淘汰了原有轴承,避免了石粉飞溅,堵塞轴承,造成机器损坏,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是石材加工企业的理想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切磨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切磨旋转装置中的切磨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左视剖面图图4为切磨旋转装置中的切磨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A-A剖面图图6为切磨旋转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机架翻转机构分解组合结构示意图图8为机架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B-B剖视图图10为图8右视图图11为图10C-C剖面图结合附图将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多功能切磨机,是利用安装在切磨座电机上的金刚石锯盘或金刚石磨光轮及抛光轮的高速旋转,来完成对石材、玻璃、陶瓷等建筑装饰材料的切割、磨光、抛光的。1.横向走刀系统切磨体装在主梁轴(31)上,通两端的轴瓦(43)可沿轴线滑动,用滑动键(34)控制切磨体的前后翻转,行走蜗轮箱(23)用螺栓与切磨体的固定体(41)固定,通过电机(27)、蜗轮箱(23),齿轮(24)、齿条(25),达到切磨体的横向运动。利用蜗轮组的自锁能力,实现切磨体的横向自锁。2.纵向走刀系统纵向横梁(21)用螺栓固定在立柱机架(3)上,通过纵向横梁(21)一端的电机(26)带动蜗杆、蜗轮(28)、丝杠(29)及与滑块(22)固定在一起的丝杠母,当电机(26)旋转,通过蜗杆、蜗轮(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切磨机,其特征在于由台面板(2)、底座机架(1)、立柱机架(3)、切磨旋转装置、切磨头、升降装置、冷却装置和自动走刀系统及机架翻转机构组成,台面板(2)固装在底座机架(1)上,底座机架(1)两侧与立柱机架(3)下端通过机架翻转机构相连,两立柱机架(3)上端与自动走刀系统相连,自动走刀系统通过切磨旋转装置与切磨头相连,切磨旋转装置分别与升降装置和冷却装置相连;两立柱机架(3)中部均设有一螺栓孔,通过固定螺栓(11)与底座机架(1)两侧板(12)上的弧形槽(1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紫玉电子产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