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型驱动马达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0886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驱动马达的壳体,该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包括顶壁和与顶壁相连的四个侧壁,该四个侧壁围成底部具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顶壁中心处设有透光孔;所述底座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包括基本形状是平直板状的导磁本体,其中心处设有中心孔,导磁本体外周边缘向上突出形成连接壁,该连接壁与上盖侧壁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底座的结构,极大简化了传统微型驱动电机的结构,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微型马达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型驱动马达的壳体
技术介绍
微型摄像装置已经广泛应用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其中的微型驱动马达(也叫透镜驱动马达)也越做越小。传统的微型驱动马达一般包括上盖、上垫片、上弹簧片、透镜载体、磁石组件、线圈组件、下垫片、下弹簧片组件和底座;传统的上盖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磁石组件位于上盖顶壁下方,且磁石组件下方无导磁材料,所以磁石组件中各磁石的绝大多数磁力线在穿过线圈组件后向上进入上盖顶壁,并从上盖侧壁回归该磁石,形成闭合磁路;从而使得各磁石在靠近上盖顶壁一侧的磁力线较为密集,而远离上盖顶壁一侧的磁力线较为稀疏,导致线圈组件在随着载体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所处磁场发生变化,影响其线性移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化,制造成本较低的用于微型驱动马达的壳体。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微型驱动马达的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包括顶壁和与顶壁相连的四个侧壁,该四个侧壁围成底部具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顶壁中心处设有透光孔;所述底座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包括基本形状是平直板状的导磁本体,其中心处设有中心孔,导磁本体外周边缘向上突出形成连接壁,该连接壁与上盖侧壁固定相连。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盖采用非导磁材料或导磁材料制成。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连接壁上或导磁本体上设有缺口。本技术通过改进底座的材质和结构,可极大简化传统微型驱动马达的结构,有效提闻了生广效率和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壳体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壳体的一种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壳体的一种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中壳体第二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采用图1所示壳体制成的微型驱动马达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微型驱动马达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所不微型驱动马达的一种正视图;图8是图7所不微型驱动马达沿A-A线的首I]视图;图9是图5所示微型驱动马达的一种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壳体)图1至图3显示了本技术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技术中壳体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壳体的一种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壳体的一种爆炸图。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微型驱动马达的壳体,见图1至图3所不,包括上盖I和底座2 ;所述上盖I包括顶壁11和与顶壁相连的四个侧壁12,该四个侧壁12围成底部具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顶壁中心处设有透光孔13 ;所述底座7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包括基本形状是平直板状的导磁本体71,其中心处设有中心孔74,导磁本体71外周边缘向上突出形成连接壁75,该连接壁75与上盖侧壁12固定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I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导磁本体71上设有缺口 76。(实施例2、壳体)图4是本技术中壳体第二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技术壳体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4所示,所述缺口 76设置在底座连接壁上。(实施例3、壳体)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盖I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应用例1、微型驱动马达)图5至图9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应用方式,其中,图5是采用图1所示壳体制成的微型驱动马达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微型驱动马达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微型驱动马达的一种正视图;图8是图7所示微型驱动马达沿A-A线的剖视图;图9是图5所示微型驱动马达的一种爆炸图。本应用例是一种驱动微型摄像头透镜组件的微型驱动马达,见图5至图9所示,包括上盖1、上垫片120、上弹簧片2、载体3、线圈组件4、磁石组件5、下弹簧组件6、底座7和下垫片9。本应用例中,所述上盖1、上垫片120、载体3均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上盖I包括顶壁11和与顶壁11相连的四个侧壁12,四个侧壁12组成方形的基本形状,且所述四个侧壁12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顶壁11中心处设有透光孔13。所述上弹簧片2包括外圈21、内圈22以及连接所述外圈21和内圈22的丝簧23 ;所述外圈21紧贴在上垫片120底表面上,所述内圈22固定在载体3顶部上。所述载体3采用塑料制成,其中心处设有内螺孔,外接透镜组件设置在该内螺孔中。所述线圈组件4固定在载体3外壁上,所述磁石组件5套设在线圈组件4外侧,并位于上弹簧片2和下弹簧组件6之间。本应用例中,所述磁石组件5包括四块基本形状为梯形的磁石51,各磁石51接近线圈组件4的一侧面是N极或S极,远离线圈组件4的一侧面是S极或N极。本应用例中,线圈组件4只有一个线圈,在具体实践中,该线圈组件4也可由多个线圈组合而成。所述下弹簧组件6包括两个彼此绝缘的下弹片61,各下弹片61包括内边611、外边612和连接内边611及外边612的丝簧613 ;各下弹片61的内边611固定在载体3底部,外边612紧贴下垫片9底表面设置。所述底座7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包括基本形状是平直板状的导磁本体71,其中心处设有中心孔74,导磁本体71外周边缘向上突出形成连接壁75,该连接壁75与上盖侧壁12固定相连。所述底座的连接壁75的顶表面和上盖侧壁12的底表面通过激光焊接或胶接方式固定相连。所述上盖I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导磁本体71上设有缺口 76,所述各下弹片61的部分板体从该缺口中伸出作为接电端子。各磁石51接近线圈组件4的一侧面是N极或S极,远离线圈组件4的一侧面是S极或N极;所述磁石组件5接近线圈组件4的一侧面和该底座7形成穿过线圈组件4的磁通路。为了使得更多的磁力线穿过线圈组件4,所述磁石,51的内侧边缘沿着从上向下方向的投影位于底座7的板状导磁本体71上,而不是位于中心孔74或者板状导磁本体71外侧。所述下垫片9采用非导磁金属材料制成,包括基本形状是矩形框状的压板91和从压板91向上突出的支撑板92。本应用例中,所述上盖顶壁11,、上垫片120、上弹簧片2的外圈、下垫片支撑板92的顶壁均是依次通过激光焊接或胶接方式固定相连。另外,下垫片的压板91、两下弹片61的外边612、底座7也依次通过激光焊接或胶接方式固定相连。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本应用例所用下垫片9和底座7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两者紧贴两下弹片61设置,所以为了避免两下弹片61短路,至少需要使底座7、下垫片9在与两下弹片61接触的一面上绝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底座7、下垫片9或下弹片61的外表面上,通过化学处理、或表面涂覆形成绝缘层;当然也可以通过在底座7、下垫片9、下弹片61之间的邻接面上加设绝缘垫片层或绝缘膜层来克服。(应用例2、微型驱动马达)本应用例与应用例I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盖I米用导磁材料制成;磁石组件5接近线圈组件4的一侧面和上盖顶壁11之间也形成一穿过线圈组件4的磁通路。这种结构可以有效提供磁石组件磁场的使用效率,并能在线圈组件随着载体移动的过程中,为线圈组件提供一个更为恒定的磁场,从而有效提高线性驱动效果。从上述应用例I和应用例2可以得出:当上盖采用导磁材料制成时,磁石组件接近线圈组件的一侧面也和上盖顶壁形成一磁通路,这种结构可以有效提供磁石组件磁场的使用效率,并能在线圈组件随着载体移动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微型驱动马达的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包括顶壁和与顶壁相连的四个侧壁,该四个侧壁围成底部具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顶壁中心处设有透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包括基本形状是平直板状的导磁本体,其中心处设有中心孔,导磁本体外周边缘向上突出形成连接壁,该连接壁与上盖侧壁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