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待检测发动机的水循环系统进水口、出水口分别通过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发动机出水管路和发动机进水管路与水箱连通,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测油仪,测油仪的进水口、出水口通过测油仪进水管路和测油仪出水管路分别与发动机出水管路、水箱连通,测油仪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测油仪进水管路的开闭;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测油仪、电磁阀和待检测发动机控制连接。该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测油仪对发动机循环水含油量及时精确检测,实现准确判断发动机水循环系统漏油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生产过程中,发动机往往需要分析、判断发动机是否存在“三漏”质量隐患,提高故障把关率。目前,通过观察外表面泄漏情况判断发动机外表面“三漏”故障已有较成熟的方法,通过检测润滑油品质判断发动机润滑系统漏水情况已有较可靠的方法,同时市场上自动测油仪的应用技术已经成熟,但缺乏检测发动机水循环系统漏油故障情况的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检测效率和质量均高的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待检测发动机的水循环系统进水口、出水口分别通过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发动机出水管路和发动机进水管路与水箱连通,该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测油仪,测油仪的进水口、出水口通过测油仪进水管路和测油仪出水管路分别与发动机出水管路、水箱连通,测油仪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测油仪进水管路的开闭;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测油仪、电磁阀和待检测发动机控制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测油仪为紫外荧光在线式测油仪。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模块,输出端与待检测发动机连接,用于控制待检测发动机的开关;水路控制模块,输出端与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关;测油仪控制模块,输出端与测油仪连接,用于控制测油仪的开关;测油信息接收模块,输入端与测油仪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测油仪检测的发动机循环水的含油量信息;含油量分析模块,输入端与测油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分析判断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含油量是否合格;输出端分别与发动机控制模块输入端、水路控制模块输入端和测油仪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用于根据含油量检测结果通过发动机控制模块、水路控制模块和测油仪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待检测发动机、电磁阀和测油仪的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测油仪对发动机循环水含油量及时精确检测,实现准确判断发动机水循环系统漏油情况,能够满足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要求,减少发动机“三漏”故障,检测效率和质量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的漏油检测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发动机试验台架,11-水箱,12-发动机出水管路,13-发动机进水管路,2_待检测发动机,3-控制系统,4-测油仪,41-测油仪进水管路,42-测油仪出水管路,43-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利用发动机试验台架I的固有设备水箱11、发动机出水管路12和发动机进水管路13对待检测发动机2进行水循环漏油检测,其具体结构包括:控制系统3和测油仪4。其中,待检测发动机2的水循环系统进水口、出水口分别通过发动机出水管路12和发动机进水管路13与水箱11连通。测油仪4实质就是根据特殊情况的需要,限定了波长范围的紫外荧光在线式测油仪,用于检测流经的发动机循环水的含油量。测油仪4的进水口、出水口通过测油仪进水管路41和测油仪出水管路42分别与发动机出水管路12、水箱11连通。测油仪进水管路41上设置有电磁阀43,用于控制测油仪进水管路41的开闭。控制系统3包括:发动机控制模块、测油信息接收模块、含油量分析模块、测油仪控制模块和水路控制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与待检测发动机2连接,用于控制待检测发动机2的开关。水路控制模块与电磁阀43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43的开闭。测油信息接收模块与测油仪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测油仪4检测的发动机循环水的含油量信息,并将该含油量信息传递给含油量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判断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含油量是否合格,再根据该判断结果通过测油仪控制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和水路控制模块对测油仪4、待检测发动机2和电磁阀43作出下一步工作指令。如图2所示,应用该检测系统进行漏油检测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步骤一:发动机试验时,控制系统3通过发动机控制模块、水路控制模块和测油仪控制模块分别打开待检测发动机2、电磁阀43和测油仪4 ;此时,待检测发动机2的循环水通过测油仪进水管路41进入测油仪4,循环水经测油仪4检测后通过测油仪出水管路42流回水箱11,同时测油仪4不断把检测数据送到控制系统3的测油信息接收模块,漏油检测贯穿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整个过程。步骤二:测油信息接收模块将检测数据再传递给含油量分析模块,并由含油量分析模块对测油仪4输送的检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判断,如检测结果不合格则及时通过发动机控制模块关闭待检测发动机2,并通过测油仪控制模块和水路控制模块关闭测油仪4、电磁阀43,待检测发动机2退出试验台架I进行返修处理;如检测结果合格则待检测发动机2继续试验,直到发动机在试验台架I上所有检测项目完成为止。步骤三:检测试验项目完成后,控制系统3通过发动机控制模块关闭与待检测发动机2,通过测油仪控制模块和水路控制模块关闭测油仪4、电磁阀43。至此,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工作完成。该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测油仪对发动机循环水含油量及时精确检测,实现准确判断发动机水循环系统漏油情况,能够满足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要求,减少发动机“三漏”故障,检测效率和质量均高。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待检测发动机的水循环系统进水口、出水口分别通过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发动机出水管路和发动机进水管路与水箱连通,其特征在于,该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测油仪,所述测油仪的进水口、出水口通过测油仪进水管路和测油仪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发动机出水管路、水箱连通,所述测油仪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测油仪进水管路的开闭;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测油仪、电磁阀和待检测发动机控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种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待检测发动机的水循环系统进水口、出水口分别通过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发动机出水管路和发动机进水管路与水箱连通,其特征在于,该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测油仪,所述测油仪的进水口、出水口通过测油仪进水管路和测油仪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发动机出水管路、水箱连通,所述测油仪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测油仪进水管路的开闭;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测油仪、电磁阀和待检测发动机控制连接。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循环漏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油仪为紫外荧光在线式测油仪。3.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际成,姚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