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9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冲击板手含外壳(1),装有扳轴(5)和轴(2)。扳轴可转动,轴上装有冲击头(4)含套圈(10)。在套圈的纵向孔(16)中安有可进行轴向移动的栓钉(20),在一个方位上处于与扳轴(5)相啮合的状态。在套圈(10)的中心孔(15)中安有传动构件(18)与轴(2)相连,轴可以转动和进行轴向移动。传动构件同套圈相连,以便它们共同转动,同弹簧(19)相互作用,以便使栓钉(20)的支撑面(22)或(23)啮合或脱开扳轴,从而达到旋转或停转。(*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工具,用来安装或拆卸彼此之间用螺纹接合的部件和机械,是一种带有动力传动装置和器件的手工工具,用于把冲击扳手的作用力传导给端帽。新推荐的冲击扳手可供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用来安装和拆卸螺纹接合物,例如,在机器制造业用于汽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传送安装作业线上。安装的劳动条件,以及生产率和质量取决于冲击扳手的重量、外形尺寸、使用可靠性和振动的程度。冲击扳手的一个重要部件是冲击头,冲击头把动力传动的能变成拧紧螺纹接合的功,从而保证劳动的高生产率和拧紧所需的作用力。现有的冲击扳手(SU.A.180147),含外壳,其中装有可旋转的扳轴它与传动轴相联。扳轴有一段是用来固接套筒扳手的。在冲击头的两个位置之间传动轴可转动并可进行轴向移动。在冲击头和扳轴彼此转接的面上有卡爪。卡爪在冲击头的一个位置上相互啮合。冲击扳手还含有一弹簧。弹簧装在壳内,与轴是同轴线的,与冲击头协同动作,使冲击头朝着这样一个方位移动,即在这个方位上,冲击头和扳轴处于彼此啮合状态。由于冲击头应具有相当大质量(拧紧螺纹接合的力矩取决于它的大小),在冲击扳手这种结构操作下,它的振动程度由于冲击头的轴向移动而相当大,同时产生传动能的非生产性的消耗。现在还有一种冲击扳手(US,A,2753965),它的振动程度较小,含外壳,其中装有扳轴和与传动装置相联的轴。扳轴能够转动并有一段用于固接套筒扳手。轴上装有冲击头,冲击头一端的套圈朝向扳轴。冲击头有一个中心孔和至少两个纵向孔。每一个纵向孔内安置一个拴钉。拴钉装置在两个方位之间,能够进行轴向移动。在其中的一个方位上,它与扳轴呈啮合状态。拴钉有一个支撑面,在拴钉朝另一方位移动时,同传动构件的相应支撑面相接触,而传动构件同轴相联系。轴能够转动,能够在两个方位之间进行轴向移动。传动构件还同套圈相联系,同套圈共同转动,同弹簧相互作用,使传动构件朝着能使拴钉与扳轴处于啮合状态的方向移动。套圈和传动构件顺序装置在轴上。在移动时,传动构件趋向轴。传动构件是一个板片,在板片相反的方向有两个凹口。板片与轴套刚性联接。借助轴套作用,将转动构件装置在轴上。套圈有一个中心孔和两个与它平行的纵向孔。中心孔的直径由轴的直径所决定,而纵向孔的直径由安置在轴上的拴钉的直径所决定。根据冲击负荷情况下拴钉的强度条件来选择拴钉。这些孔之间的距离,大约等于拴钉的直径。这距离取决于板片上凹口所分别配布的距离,因为每一个拴钉的一端都安放在板片的相应凹口上。在拴钉的这一端上有一个环形槽。拴钉的直径就其截面而言等于板片凹口的宽度。同时,槽的一个端面是拴钉的支撑面,在拴钉朝着它与扳轴呈啮合状态的方向移动时,与板片的一面相接触,而槽的另一端面是拴钉的另一个支撑面,在拴钉朝另一个方位移动时,与板片的另一表面接触。冲击头的这种结构操作以及传动构件和套圈在轴上的依次排列导致,在工作中,它们可能相互倾斜和卡住,因为传动构件是由轴定向的,而拴钉是由套圈定向的。这就造成拴钉的倾斜和它们卡住在套圈和传动构件的支撑面之间。此外,在传动构件倾斜时,拴钉可能在环形槽所在处折断。所有这一切是冲击扳手报废的原因,并降低了它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期限。同时,冲击头,特别是套圈的重量和外形尺寸相当大,由于传动构件板片的凹口(拴钉的一端安装在其中)之间的距离应当大于传动构件轴套的外形尺寸,这样就增大了冲击扳手的总尺寸和总重量。本专利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创造这样一种冲击扳手,其冲击头的结构设计将提高冲击扳手的工作可靠性,同时又能减少它的外形尺寸。解决这一任务的方法是在冲击扳手(含外壳)中,安装一个扳轴和与传动装置相联的轴。扳轴能够转动,有一段用于固接套筒扳手。轴上安装一个冲击头。冲击头的套圈一端朝向扳轴,并有一个中心孔和至少两个纵向孔。每个纵向孔中安置一个拴钉。拴钉能够在两个方位之间进行轴向移动。在一个方位上,拴钉与扳轴处于啮合状态。拴钉有一个支撑面,在拴钉向另一个方位移动时,与传动构件的相应支撑面接触。传动构件与轴相联系,能够转动,能够在两个方位之间进行轴向移动。传动构件与套圈相连,与它共同转动,与弹簧相互作用,使传动构件朝着拴钉与扳轴呈啮合状态的方位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纵向孔是朝着套圈中心孔方向开的,同时,传动构件位于中心孔内,移动时朝向中心孔,而在每一个拴钉上,有一部分突向套圈的中心孔,拴钉的支撑面就位于这一部分上。为了减轻扳轴和拴钉的磨损,根据本专利技术,冲击扳手按照拴钉的数目增加一些弹簧。弹簧安装在套圈纵向孔中,拴钉与套圈一端之间,套圈的这一端是与它面对扳轴的一端相对的。以便使拴钉的支撑面在拴钉移动时顶紧传动构件的支撑面。本专利技术认为,最好是在每个拴钉的一端有一个纵向孔。在纵向孔内安置一个杆,能够进行轴向移动。杆带有一个顶端。在杆上,它的顶部和拴钉的端面之间增加一个弹簧。同时,在传动构件上增加一些支撑面,支撑面与相应的杆的顶端相接触。为了降低主弹簧的刚度,本专利技术认为,最好使冲击扳手装有一个垫圈,垫圈装置在套圈的一端上,这一端与其面对扳轴的一端是相对的。同时,新增添的每个弹簧的一端顶住相应的拴钉端面,而另一端顶住垫圈。为了降低在同扳轴啮合时在冲击力下在拴钉中产生的应力,本专利技术认为,在冲击扳手中,套圈的纵向孔的一部分应向套圈面对扳轴的一端扩大。传动构件设置在套圈的中心孔内(这个传动构件在移动时由中心孔定向),实际上排除了拴钉卡在传动构件和套圈之间,因为拴钉和传动构件是由同一个零件-套圈来定向的。冲击头的这种结构设计排除了拴钉在套圈的纵向孔中卡住和破裂,因而能够把冲击扳手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比现有的大约提高20-30%。这样布置冲击头,可达到拧紧螺纹接合所必要的惯性力矩,同时它的体积又减小,这就使冲击扳手的重量和外形尺寸减小。所推荐的冲击扳手的一个重要优越性,是它比现有的冲击扳手的振动程度降低,这是由于朝前移动的冲击头构件的尺寸和重量减小,也由于在冲击头的结构中使用了所增添的弹簧,这些弹簧限制拴钉相对传动构件的移动。冲击扳手的可靠性之所以提高,还在于与扳轴啮合时,在冲击力作用下,拴钉折断的可能性降低了。下面,通过对它的操作的具体实例的描述和附图来阐述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冲击扳手总图(纵剖面);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上的Ⅱ-Ⅱ线的剖面;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上Ⅲ-Ⅲ线的剖面(未标明弹簧);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上的Ⅳ-Ⅳ线的剖面;图5为图4上的箭头A向视图,表明传动构件内部表面的一部分(放大视),在它同轴接连的地方;图6为本专利技术增添弹簧的冲击扳手总图,每个弹簧安置在套圈的相应纵向孔内拴钉与杆的顶端之间(纵剖面);图7为本专利技术增添弹簧的冲击扳手总图,每个弹簧安置在套圈纵向孔内,拴钉与垫圈之间(纵剖面);图8为本专利技术带有套圈纵向孔的冲击扳手总图,纵向孔朝着套圈端部扩大(纵剖面);所推荐的冲击扳手包含一个外壳(1)(图1),在其内部,沿它的轴线放置一个轴(2),轴安置在壳(1)内,能够转动。轴(2)的一端与传动装置(3)相连(图纸上标明部分传动装置)。轴(2)的一部分,从它的杂啥似穑本缎∮谒闹饕糠值闹本丁T谕饪牵 )中,沿轴(2)的轴线,放置着冲击头(4)和扳轴(5)。在扳轴(5)的一端,有一个连接盘(6),在另一端,有一小段(7),是从外壳(1)外面安装的,用于固接套筒扳手(图纸上未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冲击扳手(含外壳),内装有板轴与传动装置相连的轴。扳轴可以转动,有一段用于固接套筒扳手。轴上装有冲击头。冲击头的套圈一端朝向扳轴,有一个中心孔,至少两个纵向孔。每个孔中放置一个拴钉,拴钉安置在两个方位之间,能够进行轴向移动。在其中一个方位上,它处于同扳轴相啮合的状态。拴钉有一个支撑面,在拴钉向另一个方位移动时,支撑面与传动构件的相应支撑面相接触。传动构件与轴相联系,轴能够转动,在两个方位之间进行轴向移动。传动构件还同套圈相联系,同套圈共同转动,同弹簧相互作用,使传动构件朝着拴钉与扳轴相啮合的状态移动。冲击扳手的特点在于,纵向孔是朝着套圈的中心孔开的,同时,传动构件安放在中心孔内,在移动时导向中心孔,而在每个拴钉上有一部分突向套圈的中心孔,拴钉的支撑面就位于这一部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阿法纳希维奇安蒂波夫米克哈尔沃维奇吉尔芬德波里斯格里格里维奇格尔德施蒂恩根纳迪阿卡迪维奇科尼利尼科拉斯塔尼斯拉沃维奇科尼利亚科夫伊萨科维奇希盘朱克彼得斯帕诺维奇亚库伯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莫斯科机械化施工工具和装修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企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U[苏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