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套圈的圆度优异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2);两列球(3);在内圈(1)和外圈(2)之间分别对各列球(3)进行保持的保持器(4、4);以及由大致圆板状部件构成的非接触式的密封装置(5、5)。密封装置(5)由钢等金属材料构成,密封装置(5)通过将径向外侧(5a)压入槽(2b)中来进行安装,所述槽(2b)形成于外圈(2)的内周面的轴向两端部。密封装置(5)的厚度(Ts)与外圈(2)在槽(2b)的底部处的厚度(Tr)的比(Ts/Tr)不大于0.07。而且,球(3)的直径在轴承宽度的一半的75%到83%之间。并且,截面大致呈U字状的径向外侧(5a)的轴向宽度(Tc)不大于2.7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将水中泵的旋转轴支承成能够旋转自如的滚动轴承,使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作为泵用轴承所要求的性能,要求有较长的寿命,作为用于实现较长的寿命的轴承性能,要求高额定载荷(高负载能力)。并且,作为实现高负载能力化的手段,一直以来,已知使滚动体(球)大径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而且,作为用于实现较长的寿命的轴承性能,还要求密封性。即,需要在泵用轴承上设置密封装置,以防止异物、尘埃从外部侵入内部以及防止润滑剂从内部泄漏至外部。作为密封装置,例如已知由钢板构成的防尘盖。在将防尘盖安装至滚动轴承的情况下,例如在将防尘盖的径向外端部嵌合于在外圈的内周面形成的防尘盖槽内后,将其压入来进行固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6-105384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可是,由于在压入时较大的力被施加至外圈,因此存在外圈变形而导致外径面的圆度恶化的情况。特别是,在从防尘盖槽的底部至外圈的外径面的径向距离(即,外圈在防尘盖槽的底部处的厚度)较小的情况下,由于外圈的刚性较低而容易发生圆度的恶化。其结果是,可能导致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安装于泵的壳体时的安装性降低,或者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旋转时产生异响。因此,本技术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套圈的圆度优异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技术的形态由下面这样的结构构成。即,本技术的一个形态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多个滚动体,其以能够滚动自如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内圈的滚道和所述外圈的滚道之间;以及大致呈圆板状的密封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中的一个套圈,并且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中的另一个套圈滑动接触或者与该套圈以间隙相隔地对置,所述滚动体的直径在轴承宽度的一半的75%到83%之间,所述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的径向一侧压入所述一个套圈的凹部,所述密封装置的厚度Ts和所述一个套圈在所述凹部的底部处的厚度Tr的比Ts/Tr不大于0.07。在上述形态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圈,并且与所述内圈滑动接触或者与所述内圈以间隙相隔地对置。所述密封装置的径向一侧通过将末端部向径向相反方向折回而形成,其截面呈U字状,并且,其轴向宽度不大于2.7mm。所述滚动体的直径在轴承宽度的一半的80%到83%之间。而且,可以使所述外圈的外径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140mm。技术的效果对于本技术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密封装置的径向一侧压入套圈的凹部,密封装置的厚度Ts和套圈在凹部的底部处的厚度Tr的比Ts/Tr不大于0.07,因此,套圈在凹部的底部处的厚度较大。由此,套圈的刚性较高,因此,套圈的圆度在压入时不容易恶化,本技术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套圈的圆度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纵剖视图。图2是装配于图1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密封装置和其周围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示出测量实施例的轴承的外圈的圆度而得到的结果的图。图4是示出测量比较例的轴承的外圈的圆度而得到的结果的图。图5是示出测量参考例的轴承的外圈的圆度而得到的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纵剖视图。而且,图2是装配于图1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密封装置和其周围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内圈I ;外圈2 ;两列球3,其以能够滚动自如的方式配置于内圈I的滚道la、la和外圈2的滚道2a、2a之间;保持器4、4,其用于在内圈I和外圈2之间分别对各列球3进行保持;以及非接触式的密封装置5、5,其由大致圆板状部件构成。并且,在由内圈1、外圈2以及密封装置5、5围成的空隙部(轴承内部空间)内配置有用于对两个滚道la、2a和滚动体3的滚动面3a之间进行润滑的未图示的润滑剂(例如润滑油、润滑脂)。另外,密封装置5也可以是与套圈(在图1的情况下为内圈I)滑动接触的接触式的密封装置。而且,也可以不具备保持器4。内圈1、外圈2以及球3由作为滚动轴承的套圈或滚动体的材料而普遍采用的钢铁材料(例如不锈钢、轴承钢)构成。而且,保持器4由作为滚动轴承的保持器的材料而普遍采用的树脂材料(例如聚酰胺、聚苯硫醚)或金属材料(例如钢、黄铜、铝合金)构成。而且,密封装置5由钢等金属材料构成(作为这样的密封装置的例子,可以列举出钢板制成的防尘盖),其径向外侧5a被安装于外圈2的内周面的轴向两端部。详细而言,密封装置5的径向外侧5a被压入槽2b (凹部)来进行安装,所述槽2b (凹部)形成于外圈2的内周面的轴向两端部。密封装置5的径向外侧5a通过将所述大致圆板状部件的径向最外端部向径向相反方向(即,径向内端侧)折回而形成,其截面大致呈U字状(由沿着轴向的平面所形成的截面),该截面大致呈U字状的径向外侧5a被压入槽2b中。此时,与以往的相同尺寸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相比,构成密封装置5的所述大致圆板状部件的厚度Ts形成得薄,并且,外圈2在槽2b的底部处的厚度(即,外圈2的外径面与槽2b的底部之间的径向距离)Tr形成得大。而且,密封装置5的厚度Ts与外圈2在槽2b的底部处的厚度Tr的比Ts/Tr不大于0.07。而且,截面大致呈U字状的径向外侧5a的轴向宽度Tc不大于2.7mm。并且,密封装置5的径向内侧5b与内圈I的外周面以间隙(曲路(labyrinth)间隙)相隔地对置。内圈I的外周面中的作为与径向内侧5b对置的部分的对置面Ib通过与径向内侧5b隔开间隙地对置而形成曲路。如上所述,与以往的相同尺寸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相比,本实施方式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构成密封装置5的大致圆板状部件的厚度Ts较薄,因此,能够增大外圈2在槽2b的底部处的厚度。其结果是,外圈2的刚性变高,因此在压入安装密封装置5时不容易发生外圈2的变形。如果所述厚度的比Ts/Tr超过0.07,则外圈2的刚性会变得不足,从而在压入安装密封装置5时可能发生外圈2的变形。而且,由于截面大致呈U字状的径向外侧5a的轴向宽度Tc较小,因此,压入密封装置5所需要的力较小。其结果是,在压入安装密封装置5时施加至外圈2的力变小,因此在压入安装时不容易发生外圈2的变形。如果径向外侧5a的轴向宽度Tc超过2.7mm,则压入密封装置5所需要的力会变大,因此,在压入安装密封装置5时施加至外圈2的力变大,从而可能会在外圈2上产生变形。这样,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在压入安装密封装置5时不容易发生外圈2的变形,因此外圈2的外径面的圆度优异。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安装至泵等的壳体时的安装性优异,并且,在旋转时不容易产生异响。而且,现有产品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中的球的直径通常在轴承宽度的一半的68 %到71%之间,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中,将球3的直径形成得较大,将球3的直径设定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轴承宽度的一半的75%到83%之间。如果使球3为大径而增大球3的直径相对于轴承宽度的比例,则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负载能力变高,且其寿命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2.24 JP 2011-038077;2012.02.14 JP 2012-029871.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多个滚动体,其以能够滚动自如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内圈的滚道和所述外圈的滚道之间;以及呈圆板状的密封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中的一个套圈,并且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中的另一个套圈滑动接触或者与该套圈以间隙相隔地对置,所述滚动体的直径在轴承宽度的一半的75%到83%之间,所述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的径向一侧压入所述一个套圈的凹部,所述密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晃一,瀬户敏明,阿部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