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同成专利>正文

组合式抽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661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0
一种组合式抽水装置,包括支架,抽水井、所述抽水井顶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底部转轴延伸至抽水井内与抽水叶轮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顶部转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涡轮通过连杆与活塞泵上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活塞泵的左端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管,活塞泵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节约水资源等优点。其活塞泵能将井内空气抽出,在河流水位的较低时,能快速完成抽水工作,而且自动分离推拉杆的设置能够将偏心涡轮、蜗杆结合分离,能够很好的控制调节活塞泵的抽动,防止活塞泵内的活塞过度磨损影响抽气的效率。同时不需要考虑河水与需渗灌的田的距离,直接能将水抽入田间进行渗灌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抽水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水旱灾害频繁,特殊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决定了中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灌溉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渗灌,现有的渗灌一般都是河流水位高于蓄水井水位,其自然地进行渗灌,但是当河流的水位低于蓄水井的水位,就必须通过抽水来完成渗灌。目前,抽水装置没有接通抽气的装置,这样造成效率的下降,而且当河流与需渗灌的田之间间隔很远,这样需要很长的管道来对田进行抽水渗灌,这样就造成了渗灌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组合式抽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抽水装置存在效率低、间隔远所需成本增加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抽水装置,包括支架,抽水井、所述抽水井顶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底部转轴延伸至抽水井内与抽水叶轮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顶部转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涡轮通过连杆与活塞泵上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活塞泵的左端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管,活塞泵底部设置有进水口。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泵底部设置有气液传感器。本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节约水资源等优点。其活塞泵能将井内空气抽出,在河流水位的较低时,能快速完成抽水工作,而且自动分离推拉杆的设置能够将偏心涡轮、蜗杆结合或分离,能够很好的控制调节活塞泵的抽动,防止活塞泵内的活塞过度磨损影响抽气的效率。同时不需要考虑河水与需渗灌的田的距离,直接能将水抽入田间进行渗灌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该组合式抽水装置主要包括支架1,抽水井2、活塞泵3。抽水井2顶部设有支架1,支架I顶部设有双轴电机16,该双轴电机16底部转轴161延伸至抽水井2内与抽水叶27轮连接;双轴电机16顶部转轴162与蜗杆12连接,蜗杆12与涡轮13啮合,涡轮13的连接杆14上铰接在活塞泵顶端的活塞杆31上,蜗杆12采用两段式自动分离结构,通过自动分离推拉杆7控制。活塞杆31底端连接有活塞32,活塞泵3也能采用电磁往返活塞式。活塞泵3底部设置有气液传感器33,其利用气液电阻的大小差别作用继电器,推拉蜗杆12实现结合分离。活塞泵3底部设置有进水口 39。当河流的水位低于土地的水平面时,双轴电机16通过蜗杆12、涡轮13减速转动控制活塞泵3的转动速度,避免过度磨损。需抽气时,涡轮13、蜗杆12在自动分离推拉杆7带动下结合。在抽气过程中,空气由活塞泵3底部设置有进水口 39抽进,在活塞泵3活塞作用下,空气从左端的出水口 15连接的出水管61内排出。气抽完后,涡轮13、蜗杆12在自动分离推拉杆7带动下分离。活塞泵3上下抽动,将空气抽出。活塞泵3通过气液传感器33传感空气是否抽完,当空气抽完时,活塞泵3停止工作,双轴电机16底部抽水叶轮27工作抽水工作,然后后续渗灌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抽水装置,包括支架,抽水井、其特征是所述抽水井顶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底部转轴延伸至抽水井内与抽水叶轮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顶部转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涡轮通过连杆与活塞泵上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活塞泵的左端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管,活塞泵底部设置有进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抽水装置,包括支架,抽水井、其特征是所述抽水井顶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底部转轴延伸至抽水井内与抽水叶轮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顶部转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涡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同成
申请(专利权)人:赵同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