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同成专利>正文

天然水系列组合泵抽水膜沟渗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280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08
一种天然水系列组合泵抽水膜沟渗灌装置,该装置包括抽水装置、发电机,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井、设置在抽水井顶部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顶部转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涡轮通过连杆与活塞泵上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发电机转轴延伸至在沉淀池内,转轴的底端设置有发电叶轮;所述沉淀池入口与虹吸管连接,虹吸管绕过河堤延伸至水面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节约水资源等优点。其虹吸管吸水促使发电机发电,而且不受水位高低的限制,水资源的利用很充分,在土壤的下层渗灌的水不蒸发,利用的渗灌管、细石粗砂都是取材很方便的,容易大范围的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灌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水系列组合泵抽水膜沟渗灌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水旱灾害频繁,特殊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决定了中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灌溉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滴灌,这种方法的配套设施造价较高,同时存在管材容易堵塞、紫外线的照射容易使管材老化,所以很难大范围推广。目前普遍使用的渗灌方法,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渗灌方法,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但现有的渗灌方法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其存在在渗漏的情况下,水易从毛管下部渗出无法充分积存在农作物的根部,致使水无法充分的被农作物吸收,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流失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天然水系列组合泵抽水膜沟渗灌装置,以解决现有渗灌的方法存在水分无法被农作物充分吸收、水资源的流失浪费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水系列组合泵抽水膜沟渗灌装置,该装置包括抽水装置、发电机,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井、设置在抽水井顶部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底部转轴延伸至抽水井内与抽水叶轮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顶部转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涡轮通过连杆与活塞泵上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发电机转轴延伸至在沉淀池内,转轴的底端设置有发电叶轮;所述沉淀池入口与虹吸管连接,虹吸管绕过河堤延伸至水面下,所述沉淀池左部出水口与过滤池进水口连接,过滤池左部出水口与抽水井进水口连接,抽水井顶部出水口与活塞泵底端进水口和总出水管连接,总出水管分别与抽水装置出水管、喷灌塑料管、渗灌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泵下端设置有四组单向阀,其中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活塞泵底端入水口处,第二、第三单向阀设置在总出水管内、活塞泵底部入口处的左右两端,第四单向阀设置在活塞泵侧部的出水口处。作为优选,所述发电机、双轴电机与配电箱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池出水口与抽水井进水口之间设置有阀门。作为优选,所述总出水管上设置有水表和调节开关。作为优选,所述喷灌塑料管设置在田间的垄沟内,喷灌塑料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作为优选,所述渗灌管安装在农田土壤的翻耕层以下,渗灌管的预埋段设置有多个微孔,渗灌管下端设置有塑料膜,渗灌管与塑料膜之间设置有细石、粗砂。本专利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节约水资源等优点。其虹吸管吸水促使发电机发电,而且不受水位高低的限制,水资源的利用很充分,在土壤的下层渗灌的水不蒸发,利用的渗灌管、细石粗砂都是取材很方便的,容易大范围的推广。渗灌管上的多个微孔是渗灌不堵塞,使用年数长,同时塑料膜能储蓄少量的水,保持土壤的具有一定的湿度,水分能充分积存在农作物的根部,被农作物吸收。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中A处的放大 图3是图I中B处的放大 图4是图I中C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I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I中C处的放大图。由图I结合图2、3、4可知,该天然水系列组合泵抽水膜沟渗灌装置主要由抽水装置I、活塞泵3、渗灌管4等构成。抽水装置包括抽水井2、设置在抽水井顶部的双轴电机16。沉淀池21入口连接有虹吸管11,虹吸管11沿着河堤18延伸至河水下。沉淀池21顶端设置有配电箱17,配电箱17与发电机22、双轴电机16连接,发电机22的转轴23延伸至沉淀池21内与发电叶轮24连接,发电叶轮24设置在沉淀池21内。沉淀池2左部出水口 52与过滤池25进水口 53连接,过滤池25左部出水口 51与抽水井2进水口 28连接,过滤池25出水口 51与抽水井2进水口 28之间设置有阀门5。抽水井2顶部出水口 29与活塞泵3底端进水口 39连接。抽水装置I中,双轴电机16底部转轴161延伸至抽水井2内与抽水叶27轮连接。双轴电机16顶部转轴162与蜗杆12连接,蜗杆12与涡轮13啮合,涡轮13通过连接杆14与活塞泵顶端的活塞杆31铰接,蜗杆12采用两段式自动分离结构,通过自动分离推拉杆7控制。活塞杆31底端连接有活塞32,活塞泵3也可以采用电磁往返活塞式。活塞泵3底部设置有气液传感器33,其利用气液电阻的大小差别作用继电器,通过自动分离推拉杆7推拉蜗杆12实现结合分离。活塞泵3下端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单向阀(34、35、36、37),其中第一单向阀34设置在活塞泵3底端进水口 39处,第二、第三单向阀(35、36)在分别设置在总出水管6内、活塞泵3底部入口的左右两端,第四单向阀37设置在活塞泵3侧部,并与出气口 15连接。总出水管6上设置有水表62和调节开关63,水表62能够记录水的流量,调节开关能63根据气候环境的需要作出调节。总出水管6上连接多组渗灌管4,渗灌管4上设置有多个微孔41,渗灌管4下端设置有塑料膜42,渗灌管4与塑料膜42之间设置有细石、粗砂。活塞泵3的左端出水口 15上连接有出水管61。总出水管6上还与多组喷灌塑料管47连接,喷灌塑料管47设置在田间的垄沟内,喷灌塑料管47上设置有多个喷头46。当河流的水位高于土地的水平面时,过滤池25与抽水井2之间通道上的阀门5、第一单向阀34开启,抽水装置I通过蜗杆12、涡轮13减速转动控制活塞泵3的转动速度,避免过度磨损。抽气时,蜗杆12在自动分离推拉杆7带动下与涡轮13结合。抽气过程中,空气从第一单向阀34进入,在活塞的作用下,将活塞泵3左端的出水口 15处的第四单向阀37顶开并从此排除。气抽完后,涡轮13、蜗杆12在自动分离推拉杆7带动下分离。活塞泵3通过气液传感器33传感空气是否抽完,当空气抽完时,活塞泵3停止工作,第一单向阀34关闭。然后水通过虹吸管11自然地进入沉淀池21沉淀,同时水的流动带动发电叶轮24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22发电。而后再通过过滤池25过滤。再打开过滤池25与抽水井2之间通道上的阀门5,将水放入抽水井2中,再推动第二、第三单向阀(35、36),水通过总出水管6进入渗灌管4,渗灌管4填埋在翻耕层43下。通过渗灌管4上多个微孔41进入土壤中,渗灌管4与塑料膜42之间设置有细石、粗砂,其能储蓄少量的水,保持土壤的具有一定的湿度,水分能充分积存在农作物的根部,被农作物吸收。农田8侧部设置有排水管45和排水渠44,方便下雨等水量过多的时候排水。当河流的水位低于土地的水平面时,过滤池25与抽水井2之间通道上的阀门5、第一单向阀34开启,抽水装置I通过蜗杆12、涡轮13减速转动控制活塞泵3的转动速度, 避免过度磨损。抽气时,蜗杆12在自动分离推拉杆7带动下与涡轮13结合。抽气过程中,空气从第一单向阀34进入,在活塞的作用下,将活塞泵3左端的出水口 15处的第四单向阀37顶开并从此排除。气抽完后,涡轮13、蜗杆12在自动分离推拉杆7带动下分离。活塞泵3通过气液传感器33传感空气是否抽完,当空气抽完时,活塞泵3停止工作,第一单向阀34关闭。抽水装置I开始工作,水通过虹吸管11抽入沉淀池21沉淀,此时不带动发电机22工作。而后再通过过滤池25过滤将水抽入抽水井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水系列组合泵抽水膜沟渗灌装置,该装置包括抽水装置、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井、设置在抽水井顶部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底部转轴延伸至抽水井内与抽水叶轮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顶部转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涡轮通过连杆与活塞泵上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发电机转轴延伸至在沉淀池内,转轴的底端设置有发电叶轮;所述沉淀池入口与虹吸管连接,虹吸管绕过河堤延伸至水面下,所述沉淀池左部出水口与过滤池进水口连接,过滤池左部出水口与抽水井进水口连接,抽水井顶部出水口与活塞泵底端进水口和总出水管连接,总出水管分别与抽水装置出水管、喷灌塑料管、渗灌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水系列组合泵抽水膜沟渗灌装置,该装置包括抽水装置、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井、设置在抽水井顶部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底部转轴延伸至抽水井内与抽水叶轮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顶部转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涡轮通过连杆与活塞泵上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发电机转轴延伸至在沉淀池内,转轴的底端设置有发电叶轮;所述沉淀池入口与虹吸管连接,虹吸管绕过河堤延伸至水面下,所述沉淀池左部出水口与过滤池进水口连接,过滤池左部出水口与抽水井进水口连接,抽水井顶部出水口与活塞泵底端进水口和总出水管连接,总出水管分别与抽水装置出水管、喷灌塑料管、渗灌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然水系列组合泵抽水膜沟渗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泵下端设置有四组单向阀,其中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活塞泵底端入水口处,第二、第三单向阀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同成
申请(专利权)人:赵同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