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属于钻机控制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在钻机本体上设置有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供油机构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发动机和电机组,所述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与供油机构分别连接于电机组上受其驱动,且电机组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驱动;所述行走机构还连接于发动机上受其驱动,所述发动机与电机组分别连接于控制柜上受其控制,且所述控制柜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可行,使用维护简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保证使用的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机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钻机电气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主要用于隧道施工,由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地质地貌的特点,就要求钻机具有较多的功能,同时需要钻机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因此对其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较高,但是目前的控制系统并不能满足多功能钻机的要求,使其功能不能完全被实施和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维护简便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在钻机本体上设置有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供油机构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发动机和电机组,所述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与供油机构分别连接于电机组上受其驱动,且电机组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驱动;所述行走机构还连接于发动机上受其驱动,所述发动机与电机组分别连接于控制柜上受其控制,且所述控制柜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控制。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该电气控制系统分别独立控制两种动力源,一是发动机,主要为钻机的行走机构提供动力;二是电机组,主要为走机构、钻进机构与供油机构动力,且要求发动机和电机组不能同时工作,也即控制柜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控制发动机和电机组之间的工作,从而确保发动机和电机组同时只有一个在运行,因此行走机构被控制而行走的过程中,只能由发动机或电机组驱动;同时电机组分别驱动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与供油机构,但是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与供油机构之间的工作状态相互锁定,也即只能有一个状态在进行实时工作,因此控制柜能够控制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与供油机构之一在进行实时操作,避免各种状态之间的相互干涉,确保使用安全。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所述控制柜上连接有操控台,可通过操控台进行手动控制。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钻机动作包括两种工作模式:一是自动工作模式,也即控制柜实现自动工作的模式;二是手动工作模式,也即操控台实现手动控制的模式,既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又可以保证在出现险情或者特殊情况时的手动操作,保证使用的安全可靠。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机组包括设置于行走机构上的推动马达、设置于钻进机构上的旋转马达以及设置于供油机构上的功率调节液压泵,其中推动马达、旋转马达以及功率调节液压泵之间相互锁定,使控制柜仅择其一进行工作。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电机组主要由推动马达、旋转马达以及功率调节液压泵组成,其中在电机组工作的情况下,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供油机构的三种工作状态之间相互锁定,而且只能有一种状态实时工作,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柜控制其中之一进行工作,避免电机组内部的各个电机之间发生干涉,从而发生险情,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了使用安全。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所述推动马达、旋转马达以及功率调节液压泵均采用恒功率控制。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电机组的三种电机均采用恒功率控制,从而便于控制柜在三者之间的切换与转换,从而便于控制。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在钻进机构上还设置有行程开关和位移传感器,且所述行程开关与位移传感器均连接于控制柜上,当钻进机构超出限位时,控制柜切断电源,停止电机组工作。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安装行程开关和位移传感器,对钻机的钻进机构进行保护,当钻进机构超出限位时,控制柜切断电源,停止电机组工作,从而保证钻机的使用安全。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钻进机构上还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连接于控制柜上,所述控制柜记录信号并显示钻杆深度。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钻进机构上安装的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柜内,并且计算出钻机钻杆的位置,同时通过记录孔号,计算出钻杆深度,并在控制柜上显示该深度。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所述供油机构上设置有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连接于控制柜上,并受到控制柜或者操控台控制。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冷却风扇可实现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当液压油温达到65 °C,冷却风扇自动启动;当手动控制时,可随时控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可行,使用维护简便;2、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各个机构之间相互锁定,仅能处于一种状态,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可靠;3、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既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又可以保证在出现险情或者特殊情况时的手动操作,保证使用的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在钻机本体上设置有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供油机构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发动机和电机组,所述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与供油机构分别连接于电机组上受其驱动,且电机组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驱动;其中所述电机组包括设置于行走机构上的推动马达、设置于钻进机构上的旋转马达以及设置于供油机构上的功率调节液压泵,其中推动马达、旋转马达以及功率调节液压泵之间相互锁定,使控制柜仅择其一进行工作,所述推动马达、旋转马达以及功率调节液压泵均采用恒功率控制;在钻进机构上还设置有行程开关和位移传感器,且所述行程开关与位移传感器均连接于控制柜上,当钻进机构超出限位时,控制柜切断电源,停止电机组工作;所述钻进机构上还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连接于控制柜上,所述控制柜记录信号并显示钻杆深度;所述供油机构上设置有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连接于控制柜上,并受到控制柜或者操控台控制;所述行走机构还连接于发动机上受其驱动,所述发动机与电机组分别连接于控制柜上受其控制,且所述控制柜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控制,所述控制柜上连接有操控台,可通过操控台进行手动控制。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可行,使用维护简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各个机构之间相互锁定,仅能处于一种状态,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可靠;既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又可以保证在出现险情或者特殊情况时的手动操作,保证使用的安全可靠。本技术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经试运行年时间里,完全达到了控制要求,运行、维护、使用方便,效果理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钻机本体上设置有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供油机构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电机组,所述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与供油机构分别连接于电机组上受其驱动,且电机组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驱动;所述行走机构还连接于发动机上受其驱动,所述发动机与电机组分别连接于控制柜上受其控制,且所述控制柜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钻机本体上设置有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供油机构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电机组,所述行走机构、钻进机构与供油机构分别连接于电机组上受其驱动,且电机组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驱动;所述行走机构还连接于发动机上受其驱动,所述发动机与电机组分别连接于控制柜上受其控制,且所述控制柜采用择一的方式进行实时控制。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上连接有操控台,可通过操控台进行手动控制。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包括设置于行走机构上的推动马达、设置于钻进机构上的旋转马达以及设置于供油机构上的功率调节液压泵,其中推动马达、旋转马达以及功率调节液压泵之间相互锁定,使控制柜仅择其一进行工作。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施工多功能钻机电气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中彬,杨斌,贾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晨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