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包括:后浇带;位于后浇带两侧的板筋,与板筋相连的后浇带模板;与板筋焊接相连,用于拦截混凝土的拦截网;与拦截网两侧相连的保护层,其中拦截网一侧的保护层与后浇带模板相连,另一侧的保护层与后浇带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用于拦截混凝土的拦截网与板筋焊接相连,与现有技术中钢丝网与板筋绑扎相连,很显然,提高了钢丝网与板筋的连接强度,降低了拦截网脱落的几率,从而加强了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拦截,进而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后浇带的剔凿工作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后浇带拦截混凝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防止浇注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不均、收缩不均等原因产生有害裂缝,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縫,即后浇带。通过后浇带将浇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在后浇带处浇捣混凝土,将部分连成整体。传统施工中留置后浇带时,在钢筋绑扎完成后,需要钢丝网覆盖在后浇带两侧的板筋上,并绑扎在板筋上,拦截混凝土,避免向后浇带两侧浇注混凝土吋,混凝土浇到后浇带内。目前,大多采用单层钢丝网拦截混凝土。一般还需要设置钢丝网保护层,保护层一般为木条,绑扎在钢丝网的上下。但是,钢丝网通常绑扎在板筋上,在混凝土的重力作用下,较易导致绑扎钢丝网的连接件滑移,使得钢丝网部分脱落(钢丝网脱落,很容易导致钢丝网保护层脱落),最终导致部分钢丝网不能实现拦截混凝土的作用,出现混凝土泄露,使得混凝土的浪费较多,建筑成本较高;同时,混凝土泄露,导致后浇带处出现混凝土,増加了后浇带的剔凿工作量。综上所述,如何加强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拦截,以减少混凝土的浪费,降低建筑成本,同时减少后浇带的剔凿工作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加强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拦截,以减少混凝土的浪费,降低建筑成本,同时减少后浇带的剔凿工作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包括:后浇带;位于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板筋,与所述板筋相连的后浇带模板;与所述板筋焊接相连,用于拦截混凝土的拦截网;与所述拦截网两侧相连的保护层,其中所述拦截网ー侧的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后浇带模板相连,另ー侧的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后浇带相连。优选的,上述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中,所述拦截网具体包括梯形筋和缠绕在所述梯形筋上的钢丝网。优选的,上述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中,所述钢丝网至少为两层。优选的,上述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中,所述梯形筋与所述板筋通过斜撑钢筋焊接相连。优选的,上述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还包括止水板;位于所述后浇带ー侧的所述梯形筋具体为两个;所述止水板位于两个所述梯形筋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梯形筋焊接相连。优选的,上述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还包括位于所述板筋和所述后浇带模板之间的木方。优选的,上述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中,所述保护层具体为木挡板,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mm。优选的,上述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中,所述梯形筋的长度具体为2_4m,所述梯形筋的宽度为60-120mm,所述梯形筋的梯杆间距为150-300mm。本技术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用于拦截混凝土的拦截网与板筋焊接相连,与现有技术中钢丝网与板筋绑扎相连,很显然,提高了钢丝网与板筋的连接强度,降低了拦截网脱落的几率,从而加强了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拦截,进而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后浇带的剔凿工作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图2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中梯形筋与止水板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上图1-4 中:后浇带1、梯形筋2、钢丝网3、保护层4、后浇带模板5、木方6、止水板7、梯杆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加强了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拦截,进而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后浇带的剔凿工作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图2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中梯形筋与止水板相对位置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包括:后浇带I ;位于后浇带I两侧的板筋,与板筋相连的后浇带模板5 ;与板筋焊接相连,用于拦截混凝土的拦截网;与拦截网两侧相连的保护层4,其中拦截网一侧的保护层4与后浇带模板5相连,另一侧的保护层4与后浇带I相连。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用于拦截混凝土的拦截网与板筋焊接相连,与现有技术中钢丝网与板筋绑扎相连,很显然,提高了拦截网与板筋的连接强度,降低了拦截网脱落的几率,从而加强了对后浇带I两侧混凝土的拦截,进而減少了混凝土的浪费,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也減少混凝土泄漏至后浇带I的量,进而減少了后浇带I的剔凿工作量。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中,拦截网具体包括梯形筋2和缠绕在梯形筋2上的钢丝网3。这样,更加便于拦截网的焊接,优先选择将先将钢丝网3缠绕在梯形筋2上,在将梯形筋2焊接在板筋上,当然,在焊接过程中,部分钢丝网3可能也被焊接在板筋上。由于先前将钢丝网3缠绕在梯形筋2上,又将梯形筋2焊接在板筋上,很显然,钢丝网3较难脱落,提高了钢丝网3与板筋的连接强度;同时梯形筋2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拦截网的拦截强度,进ー步加强了对后浇带I两侧混凝土的拦截,进而进ー步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后浇带I的剔凿工作量。同时,将钢丝网3缠绕在梯形筋2上,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钢丝网3,降低了钢丝网3被损坏的几率,提高了钢丝网3的拦截强度,延长了钢丝网3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中,钢丝网3至少为两层,这样可进ー步增强拦截网的拦截强度,同时也进一歩降低了钢丝网3被损坏的几率,提高了使用可靠性。为了有效的加强拦截网的拦截强度,可通过加强梯形筋2与板筋的连接强度来实现,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中,梯形筋2与板筋通过斜撑钢筋焊接相连。当然,也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在地下室施工吋,留置后浇带I需要设置止水板7,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混凝土拦截总成,还包括止水板7 ;位于后浇带I ー侧的梯形筋2具体为两个;止水板7位于两个梯形筋2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梯形筋2焊接相连。具体的,止水板7为止水钢板。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金属板,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后浇带混凝土拦截总成,还包括位于板筋和后浇带模板5之间的木方6,进ー步增强拦截网的拦截强度,減少混凝土的泄露。木方6的大小根据后浇带I的大小以及拦截网的大小而设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包括:后浇带;位于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板筋,与所述板筋相连的后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板筋焊接相连,用于拦截混凝土的拦截网;?与所述拦截网两侧相连的保护层,其中所述拦截网一侧的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后浇带模板相连,另一侧的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后浇带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包括:后浇带;位于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板筋,与所述板筋相连的后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板筋焊接相连,用于拦截混凝土的拦截网; 与所述拦截网两侧相连的保护层,其中所述拦截网一侧的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后浇带模板相连,另一侧的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后浇带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网具体包括梯形筋和缠绕在所述梯形筋上的钢丝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至少为两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拦截混凝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筋与所述板筋通过斜撑钢筋焊接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丰,李峰,李献勇,张鹏飞,仲维义,黄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