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延性框架填充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73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延性框架填充墙,包括横向的框架梁、竖向的框架柱,所述框架梁、竖向的框架柱之间为框架填充墙,在所述框架填充墙的竖向灰缝中埋有若干根短钢筋;沿框架填充墙水平方向布置有若干根竖向的钢板带;沿框架填充墙高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根横向的钢带,每根钢带沿框架填充墙绕一周形成闭合的钢带箍;在框架填充墙外表面均匀涂覆有高延性纤维混凝土面层,所述高延性纤维混凝土面层将框架填充墙以及所有的短钢筋、钢板带、钢带箍包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改善了框架填充墙的抗震性能和变形能力,有效避免框架填充墙发生脆性破坏,可用于地震区框架填充墙的抗震加固,提高填充墙的抗震性能和防倒塌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抗震与加固领域,具体为ー种高延性框架填充墙抗震。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ー种广泛用于宾馆、学校、办公楼等建筑物的抗侧カ结构。框架填充墙是框架结构房屋的围护墙和隔墙,一般均为非承重墙。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填充墙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承担了较大的地震作用,但墙体本身的变形能力较差,使得填充墙的破坏严重,甚至发生倒塌,引起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在我国框架结构的应用相当广泛,因此对框架填充墙的加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从宏观震害和试验研究中发现,地震作用下框架填充墙的开裂和倒塌,主要由于框架填充墙的抗剪强度和变形能力不足。常用的框架填充墙加固技术有增大截面法、钢筋网面层加固法等。上述加固补强技术整体水平比较落后,施工方法和エ艺比较复杂,对加固后框架填充墙的受カ性能提高不明显,且加固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寻求ー种抗震性能尤其是变形能力好的框架填充墙,以避免地震作用下框架填充墙发生脆性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高延性框架填充墙,该框架填充墙利用较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高延性纤维混凝土对框架填充墙形成包裹,并通过钢带箍和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延性框架填充墙,包括横向的框架梁(1)、竖向的框架柱(2),所述框架梁(1)和框架柱(2)之间设置框架填充墙(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填充墙(3)的竖向灰缝中埋有若干根短钢筋(6);沿框架填充墙(3)水平方向布置有若干根竖向的钢板带(4);沿框架填充墙(3)高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根横向的钢带,每根钢带沿框架填充墙(3)绕一周形成闭合的钢带箍(5);在框架填充墙(3)外表面涂覆有高延性纤维混凝土面层(7),所述高延性纤维混凝土面层(7)将框架填充墙(3)以及所有的短钢筋(6)、钢板带(4)、钢带箍(5)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延性框架填充墙,包括横向的框架梁(I)、竖向的框架柱(2),所述框架梁(I)和框架柱(2)之间设置框架填充墙(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填充墙(3)的竖向灰缝中埋有若干根短钢筋(6);沿框架填充墙(3)水平方向布置有若干根竖向的钢板带(4);沿框架填充墙(3)高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根横向的钢带,每根钢带沿框架填充墙(3)绕一周形成闭合的钢带箍(5);在框架填充墙(3)外表面涂覆有高延性纤维混凝土面层(7),所述高延性纤维混凝土面层(7)将框架填充墙(3)以及所有的短钢筋(6)、钢板带(4)、钢带箍(5)包覆。2.按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科梁兴文代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