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检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便捷检测预应力空心方桩桩身应力一应变的桩身预埋装置。
技术介绍
预应力空心方桩在工业、民用建筑及桥梁结构等土木工程中,作为基础已广泛使用;但由于桩的受力状态受到其制作工艺、桩身材料性能、桩的几何特征,场地内土层性质及荷载等多方面的影响,即使在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单桩,其内部受力传递及其与周边土层的相互作用关系,尚未完全弄清。而现场静载试验,作为判定预应力空心方桩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已在实际工程及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预应力空心方桩的现场静载试验主要包括:竖向荷载静载试验及水平荷载静载试验。但该方法的缺点主要在于:桩身侧摩阻力大小及桩端阻力大小无法确定。传统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在桩顶施加竖向或水平应力,使桩产生位移直至桩身产生破坏,或桩身沉降过大失效。通过上述方法,只能检测出桩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而不能详细了解桩身应力的分布特征。预应力空心方桩为新型桩型,由于其制作流程及承载特性与预应力管桩相似,目前用于测量预应力管桩应力一应变的检测方法则主要为通过在预应力管桩桩身埋设应变片,以在现场静载试验中增加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桩身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本体(10),所述预埋件本体(10)外形呈管套状,其内腔构成用于填充可清除物料的填充腔;管套状预埋件本体(10)的管壁上贯穿开设有用于桩身待测主筋穿过的孔道(11)且该孔道(11)轴线与预埋件本体(10)管长方向相交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身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本体(10),所述预埋件本体(10)外形呈管套状,其内腔构成用于填充可清除物料的填充腔;管套状预埋件本体(10)的管壁上贯穿开设有用于桩身待测主筋穿过的孔道(11)且该孔道(11)轴线与预埋件本体(10)管长方向相交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身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埋件本体(10)长度与桩身的待测区段厚度吻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桩身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本体(10)外形呈方管状,预埋件本体(10)的一端端口处内凹设置有凹形槽且该凹形槽对称布置于方管状预埋件本体(10)的相对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炜,张武,杨飞,徐子龙,耿鹤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技桩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