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莉专利>正文

录井用钢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41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录井用钢绳,所述钢绳外表面包裹有由碳化硼制成的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量轻、耐磨性好、单人即可完成油井内数据的测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绳,尤其涉及一种探测油井下有关参数的录井用钢绳
技术介绍
在采探油井过程中,需要对封闭状态下油井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记录。传统的做法是将测录仪器用一根钢丝缚住,通过井口开设的密封孔送至井下,然后根据测录需要,上、下抽送钢丝以改变测录仪器所在高度。但实践中表明,由于井下状况复杂多变,常常出现钢丝被磨损、拉断现象,从而使测录仪器落入井内毁坏,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中国专利号“99223995.8”公开了一种录井钢缆,其公开日为2000年05月17日。其技术方案由多根钢丝集束而成,在钢丝集束外表面包有外表面光滑的耐磨层。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由于采用多根钢丝集束而成,并在钢丝集束外表面包裹有耐磨层,钢缆的制造工艺复杂,导致其成本较高;二、由多根钢丝集束而成,生产的钢缆重量较重,在测录较深油井时,需要多人配合操作才能完成,测录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录井钢缆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重量轻、耐磨性好、单人即可完成测量的录井用钢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录井用钢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外表面包裹有由碳化硼制成的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2 — 0.8cm。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中,所述钢绳外表面包裹有由碳化硼制成的耐磨层;由于碳化硼具有重量轻、硬度高、与酸、碱溶液皆不起反应以及容易制造而且价格相对便宜的特点,因此采用碳化硼作为耐磨层,不仅耐磨效果更好,还更能适应油井下复杂多变的环境,即使只有一个操作人员也能完成数据的测录,大幅节约了测录成本。二、本技术中,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2—0.8cm ;此结构使整个录井用钢绳的重量较轻,但又保持了钢绳的强度,可以根据测录油井的深度选择不同厚度的钢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钢绳,2、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录井用钢绳,所述钢绳I外表面包裹有由碳化硼制成的耐磨层2。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耐磨层2的厚度为0.2—0.8cm ;所述耐磨层2的厚度可以为0.2cm,也可以为0.8cm,优选耐磨层2的厚度为0.5cm。本技术中,耐磨层2优选由碳化硼制成,但并不局限于此设置方式,耐磨层2也可由镀锌层制成。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将测录仪器系缚在钢绳I的端部,打开井口开设的密封孔,将测录仪器放入油井内,然后根据测录需要,上下抽送钢绳I改变测录仪器的位置,完成对油井内各部位数据的测量,由于只有一根钢绳1,其体积较小,通过密封孔测录时,井下的压力不会渗泄出来,因此测录的数据非常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录井用钢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1)外表面包裹有由碳化硼制成的耐磨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录井用钢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I)外表面包裹有由碳化硼制成的耐磨层(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李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