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2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交换器,它包括集流管,在集流管之间延伸的扁平管和在扁平管之间延伸的翅片装置。集流管包括多个在其一侧上用于接收扁平管的孔。在集流管的相对一侧上至少有一个槽口,其内插入一块隔板。当集流管成型时,在各个槽口上形成一对突出部。隔板插入集流管之后,这些突出部被弯折,直到它们触到隔板为止,由此将隔板牢固地固定在集流管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指一种组装用于蒸发器或冷凝器的热交换器的方法及这种热交换器的结构。图1显示一个常规的制冷循环系统,例如,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系统。循环系统1包括压缩机10,冷凝器20,贮液器30,膨胀装置40和蒸发器50,这些部件用管件60依次将一个部件的出口与下一个部件的入口相连接。蒸发器50的出口通过管件60连接在压缩机的入口上,从而形成环路。管件60对于循环系统1的各个部件的连接使得该循环系统是密封的。循环系统1工作时,制冷剂气体从蒸发器50的出口排出,流入压缩机10的入口并被压缩,然后排至冷凝器20。压缩的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20中将热量散发到流过冷凝器20的外部流体中去,例如散发到常压空气中,并冷凝成液体状态。然后,液态制冷剂流至贮液器30并贮存在里面。贮液器30中的制冷剂流至膨胀装置40,例如一个热力膨胀阀,在膨胀装置40中液态制冷剂的压力降低。降低压力的液态制冷剂流过蒸发器50并由流过蒸发器的液体,例如,常压空气吸热而汽化。接着,气态的制冷剂从蒸发器50回到压缩机10的入口,以便进一步压缩并通过循环系统1再循环。图2和图3显示公开在日本技术公开昭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热交换器的集流管的方法,所述的集流管上具有多个用于容纳热交换器管子的连接孔和至少一个用于在所述的集流管中折转热介质的隔板,其特征包括下列步骤: 在所述的集流管上加工一个槽口; 在所述的槽口上加工一个向外伸出的固定件; 将所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的槽口中; 以及向内弯折所述固定件以便牢固地连接所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可做出其它一些变化和变更型。权利要求1.一种制造热交换器的集流管的方法,所述的集流管上具有多个用于容纳热交换器管子的连接孔和至少一个用于在所述的集流管中折转热介质的隔板,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所述的集流管上加工一个槽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槽口上加工一个向外伸出的固定件;将所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的槽口中;以及向内弯折所述固定件以便牢固地连接所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用一种钎接材料包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其形状大致为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大致垂直于所述集流管的轴线定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管上的所述槽口由一冲头形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槽口扩大的步骤。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通过在其内插入一个模子而被扩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模子插入所述槽口中时,所述槽口的两端向外翻。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步骤包括用一工具将两端向内弯折使所述端部盖在所述集流管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步骤。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被扩大时,形成一对径向的突出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的突出部形成所述的固定件。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将一个工具靠近所述集流管定位的步骤,所述的工具具有一个大致对应于所述集流管的外表面的工作表面。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谷和树门浩隆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