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堆内构件表面处理工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517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核反应堆堆内构件表面处理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下压板、支撑连接柱和支撑筒,所述支撑连接柱上套有两个支撑筒,所述支撑连接柱和支撑筒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与支撑连接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筒上设有窗口和小孔,所述窗口和小孔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通过螺钉与支撑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筒之间设有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两个支撑筒工装设计,提高了电镀效率;小孔电镀时阳极与电镀面距离非常近,极大地提高了电镀效率;小孔同心圆设计,保证镀层的均匀致密;两个电镀零件之间的保护措施,防止零件磕碰伤,同时可以有效阻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反应堆堆内构件表面处理工艺装置,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部件支撑筒的表面处理工作。
技术介绍
支撑筒表面处理包括小孔镀硬铬,内圆镀硬铬,外圆镀硬铬,属于局部电镀,其中小孔与内圆电镀后需要经过上海电气的磨削加工,磨削完毕后还需要经过PT无损探伤。其中在支撑筒的“L”型外表面,要求“L”型外表面的镀层要均匀一致,对电镀工艺要求非常苛亥IJ。因此,急需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部件支撑筒的电镀工艺以及电镀保护工装,来填补了国内核电行业针对局部电镀硬铬产品的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反应堆堆内构件表面处理工艺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核反应堆堆内构件表面处理工艺装置,包括上压板、下压板、支撑连接柱和支撑筒,所述支撑连接柱上套有两个支撑筒,所述支撑连接柱和支撑筒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与支撑连接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筒上设有窗口和小孔,所述窗口和小孔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通过螺钉与支撑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筒之间设有垫圈。本技术的优点是:两个支撑筒工装设计,提高了电镀效率;小孔电镀时阳极与电镀面距离非常近,极大地提高了电镀效率;小孔同心圆设计,保证镀层的均匀致密;两个电镀零件之间的保护措施,防止零件磕碰伤,同时可以有效阻镀。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压板,2、下压板,3、支撑连接柱,4、支撑筒,5、螺栓,6、窗口,7、小孔,8、挡块,9、螺钉,10、垫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表面处理工艺装置,包括上压板1、下压板2、支撑连接柱3和支撑筒4,所述支撑连接柱3上套有两个支撑筒4,所述支撑连接柱3和支撑筒4设于上压板I和下压板2之间,所述上压板I和下压板2与支撑连接柱3之间通过螺栓5连接,所述支撑筒4上设有窗口 6和小孔7,所述窗口 6和小孔7上设有挡块8,所述挡块8通过螺钉9与支撑连接柱3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筒4之间设有垫圈10,两个支撑筒4工装设计,提高了电镀效率,小孔7电镀时阳极与电镀面距离非常近,极大地提高了电镀效率,小孔7同心圆设计,保证镀层的均匀致密,两个电镀零件之间的保护措施,防止零件磕碰伤,同时可以有效阻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核反应堆堆内构件表面处理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下压板、支撑连接柱和支撑筒,所述支撑连接柱上套有两个支撑筒,所述支撑连接柱和支撑筒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与支撑连接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筒上设有窗口和小孔,所述窗口和小孔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通过螺钉与支撑连接柱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8 CN 201220427975.91.反应堆堆内构件表面处理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下压板、支撑连接柱和支撑筒,所述支撑连接柱上套有两个支撑筒,所述支撑连接柱和支撑筒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士学张建峰东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申海工业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