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承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建筑保护屏系统,液压承重装置包括油缸,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支座铰接有第一承重舌;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建筑保护屏系统包括竖向设置的导轨,导轨的外侧设有保护屏,导轨通过承重机构支撑在挂座上,挂座与导轨之间设有上述的液压承重装置,可以通过液压系统自动提升导轨架体,实现爬架的爬升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程度高、施工速度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建筑架体,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承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建筑保护屏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保护屏系统为高楼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架体,现有技术中的建筑保护屏系统,都是随着建筑过程中在建楼层的提高,拆除下层的保护屏,然后在上层楼层上重新搭建保护屏。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结构复杂、安装困难、操作麻烦、安全程度低、施工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液压承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建筑保护屏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液压承重装置,包括油缸,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所述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铰接有第一承重舌;所述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所述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U型状,所述长边和短边分别插入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定位孔中,所述长边的后端与其定位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两块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折弯板。本技术的建筑保护屏系统,包括竖向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的外侧设有保护屏,所述导轨的内侧设有多个挂座,所述导轨通过承重机构支撑在所述挂座上,所述挂座支撑在楼板上并与楼板之间通过预埋件连接;所述多个挂座中,至少ー个挂座与所述导轨之间设有上述的液压承重装置,所述导轨的内侧横向设有多个梯挡,ー个梯挡压在所述撑钩上,所述限位销卡在所述导轨两侧的槽中;所述挂座上设有开ロ的铰孔,并设有限位板,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一承重舌之间的铰轴自开ロ处推入到所述开ロ的铰孔中后,通过限位板挡住,另ー个梯挡压在所述第一承重舌上。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所述的液压承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建筑保护屏系统,液压承重装置包括油缸,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支座铰接有第一承重舌;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限位销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U型状,长边和短边分别插入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定位孔中,长边的后端与其定位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两块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折弯板。建筑保护屏系统包括竖向设置的导轨,导轨的外侧设有保护屏,导轨通过承重机构支撑在挂座上,挂座支撑在楼板上并与楼板之间通过预埋件连接;多个挂座中,至少ー个挂座与导轨之间设有上述的液压承重装置,可以通过液压系统可自动提升导轨架体,实现爬架的爬升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液压承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撑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c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承重舌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楼面埋件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b、图2c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墙面埋件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a、3b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a、4b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承重销和承重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建筑保护屏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7、支座与第一承重舌之间的铰轴,8、支座,9、第一承重舌,10、折弯板,11、侧板,12、顶板,13、背板,14、拉紧弹簧,15、油缸,16、限位销,17、复位弹簧,18、垫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液压承重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油缸,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所述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铰接有第一承重舌;所述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所述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U型状,所述长边和短边分别插入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定位孔中,所述长边的后端与其定位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两块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折弯板。本技术的建筑保护屏系统,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竖向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的外侧设有保护屏,所述导轨的内侧设有多个挂座,所述导轨通过承重机构支撑在所述挂座上,所述挂座支撑在楼板上并与楼板之间通过预埋件连接;所述多个挂座中,至少ー个挂座与所述导轨之间设有上述的液压承重装置,所述导轨的内侧横向设有多个梯挡,ー个梯挡压在所述撑钩上,所述限位销卡在所述导轨两侧的槽中;所述挂座上设有开ロ的铰孔,并设有限位板,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一承重舌之间的铰轴自开ロ处推入到所述开ロ的铰孔中后,通过限位板挡住,另ー个梯挡压在所述第一承重舌上。本技术的建筑保护屏系统为附楼板自爬升架体,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它的动力来源是本身自带的液压顶升系统,通过液压系统可自动提升导轨架体,实现爬架的爬升功能,在爬升施工过程中无需其它起重设备。避免了反复吊装的麻烦,使保护屏随楼层升高这ー过程更为简单快速。系统标准化程度高、可重复使用,降低建筑成本。可实现多元化组合功能,能够解决复杂的施工工程方案。建筑保护屏系统适应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要求,是先进的现代化建筑施工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施工工程。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各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如图la、图lb、图1c所示,液压承重装置的功能通过操作液压系统完成,控制油缸15伸縮,通过撑钩带动导轨上升。两个承重舌9中间用轴套焊接成组合件,铰轴7穿过承重舌9的连接孔和油缸15的支座8的连接孔,然后插上销子固定。铰轴7卡到挂座钢板2的U型槽,将限位板5向下压紧限位,即可完成油缸组合件与挂座的连接。油缸15的一端与撑钩的孔用轴连接,将拉紧弹簧14的一端钩到背板13上的孔中,另一端钩到油缸的孔上,即可实现油缸和撑钩的组合。顶板12上的两边各焊接两个定位孔,将限位销16的一端长的圆钢插入定位孔,把复位弹簧17穿进长的圆钢里,在长的圆钢的端部焊接垫圈18,以防复位弹簧掉出来。侧板11的凹槽是为了支撑梯档20,从而支撑导轨04向上爬行,折弯板10起到导向的作用。当油缸组合件要和导轨04连接的时候,将两个限位销16往两边拉,顶板12的ー边靠紧导轨04的翼缘,再将限位销16的一端短圆钢插进定位孔,由于复位弹簧17的作用,使得限位销16紧紧的抱住导轨的翼缘,此时,液压承重装置和导轨04完成连接。当导轨爬升到指定位置时,需要拆除油缸组合件时,可将限位板5向上敲起,移出铰轴7,再将两个限位销16同时向两边拉出短圆钢,旋转ー个角度。即可实现油缸拆除,非常方便。如图2a所示,对于楼面埋件挂座,挂座的固定是在槽钢上打孔I与楼板上的埋件板用螺栓连接,钢板2与限位板5用铆钉连接组合使用,当液压承重装置05中的铰轴7卡到钢板2的U型槽中时,将限位板5向下压紧限位。导轨04穿过垂直导向板4和平行导向板6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承重装置,包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所述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铰接有第一承重舌;所述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所述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U型状,所述长边和短边分别插入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定位孔中,所述长边的后端与其定位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两块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折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承重装置,包括油缸,其特征在干,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所述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铰接有第一承重舌; 所述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绞接; 所述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 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U型状,所述长边和短边分别插入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定位孔中,所述长边的后端与其定位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两块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良,刘志坚,魏玲,古文辉,刘新平,孙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卓良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